加强中药饮片零售环节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1-21
/ 1

加强中药饮片零售环节管理

范洪远毕壮壮

范洪远毕壮壮(本溪市药品检验所117000)

【中图分类号】R9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3-0367-02

近几年,药品安全跳入人们的眼帘,公众越来越重视自身的用药安全。随着2010年版药典的实施,各类药品的检验标准都有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在中药饮片方面,由从前只有中药材检验标准,到现在很多中药材项下都有相对应的饮片标准,为中药饮片的检验提供了更细致的标准。在日常监督工作中,笔者发现,如果能够加强零售环节的管理,很多中药饮片的质量问题都不会出现,所以加强中药饮片零售环节的管理,相当必要。

加强储存管理。零售环节经常出现的问题主要在虫蛀、霉变、泛油和风化等方面。零售企业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药材要采取不同的储存方式,除传统的对抗法外,应注意特殊类型药材采取特殊方式储存。如:易泛油的药材,采取密封储存,不致于发生虫蛀、霉变等损害;易融化的药材,防潮湿,保持干燥、阴凉最重要,一般都适合冷藏于冰箱;易变色及易失散气味的药材,不能与有特殊气味的中药材混合堆放,不应与吸潮、含水分较大、易生虫的中药材堆放一起。经过加强储存管理,可以保证饮片的品质不会改变,保证基本的用药安全。

加强养护管理。零售企业一次性会购进大量的饮片,再逐步零售给市民,这时,饮片的养护就成了一个重点的工作。应该安排专人检查并改善库房储存条件、防护措施、卫生环境。按照计划对库存药品质量状态进行养护检查。按季度对药品进行包装或者外观检查,按月对近效期、质量不稳定、近期出现过质量问题、储存时间较长等重点养护品种进行检查。按特性对中药材和中药饮片采取有效方法进行养护并记录,养护方法应当避免对药品质量造成污染。根据需要采取通风、防虫、防鼠措施。

零售企业应该自觉加强对中药斗的管理。药斗售药是饮片销售与成药销售最大的不同。笔者在日常监管中发现,很多问题都出现在药斗中。中药饮片装斗应该复核,不得错斗,串斗,防止混药。中药存在大量的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现象,装斗前应该认真核对,保证装入药斗中饮片的正确性,同时,饮片斗前应当写正名正字。不同批号的饮片装斗前应当清斗并记录,保证每一斗内饮片质量的均一有效。

药品监督部门应该加强对零售企业销售记录的监管。在日常监管过程中,笔者发现,有的零售企业会将一部分非法途径购进的中药饮片混入正轨渠道购进的中药饮片中出售。加强销售记录的管理,就是要求购进数量与销售数量基本相符,至少销售数量不能大幅超出购进数量。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中药饮片购进的合法性。

药监部门加强对零售企业关键岗位在岗人员的培训。药监部门应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聘请中药鉴定的专家或者专业人员为关键岗位在岗人员进行培训,旨在提高他们区分真伪、鉴别优劣的能力。在药品进店之初就对药品质量有正确的判断,而不是完全听信供货商所谓“质量最好”等。

提高关键岗位在岗人员专业水平。这里提到的专业水平不仅指学历的高低,更包含了在岗人员从事相关专业的经验是否丰富。中药饮片的鉴别对专业知识和经验的要求都非常的高。所以,零售企业在关键岗位人员的选用上应该有所侧重,不是达到GSP要求就可以,而是从企业信誉出发,从百姓用药安全出发,选择最适合此岗位的人员任职。如果在人员问题上得不到很好的解决,零售企业可以通过请教专家等途径,建立适用于本店的常见饮片小型标本库,标注鉴别要点,再次购进饮片时有所对比,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药品安全。

加强中药饮片零售环节的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中药饮片的品质、发挥效能,从而能够保证疗效,使人民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