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肺结核病盗汗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肺结核病盗汗临床观察

邢岚1李钋2

邢岚1李钋2

(1包头市蒙中医院内蒙古包头014025;2包头市第三医院内蒙古包头014040)

【关键词】黄芪注射液盗汗肺结核

【中图分类号】R28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4-0337-01

人体汗腺分泌一定的汗液以保持皮肤湿度,并排泄部分代谢产物。祖国医学认为,肺卫之气不固,则毛孔疏松,易受外邪侵袭,肌表不固,津液外泄,可发生自汗或盗汗,常采用中药固表敛汗。肺结核患者因身体虚弱,常伴有盗汗,我们采用黄芪注射液治疗肺结核盗汗7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肺结核初治伴有盗汗住院患者78例,均明确诊断为肺结核且不伴有其他慢性病,其中男性52例,女性26例,年龄32-65岁之间,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

1.2盗汗程度所有患者盗汗均有汗湿头发或衣服,有皮肤汗湿表现。

1.3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痨治疗,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点,1次/日,5-10日为一疗程。对照组给予口服维生素B610mg、谷维素30mg,每日三次。

1.4疗效标准①治愈:治疗5日内盗汗消失,无汗湿头发和衣服,皮肤亦无汗湿。②有效:治疗5-10日盗汗好转,无汗湿头发或衣服,仍有皮肤汗湿。③无效:治疗前后盗汗无变化或变化不明显。

2疗效结果

治疗组43例患者中盗汗治愈25例(58.1%),有效17例(39.6%),无效1例(2.3%),总有效率97.7%(42/43例)。对照组35例患者中盗汗治愈4例(11.4%),有效10例(28.6%),无效21例(60.0%),总有效率40.0%(14/35例)。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

医学上将在清醒状态下出汗,称为“自汗”,将睡眠中出汗称之为“盗汗”。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人睡着后,阳气潜入阴分,以得到荣养。如果阴液不足,不能滋养阳气,阳气就会外越,逼迫水分外出,是为汗,这就叫盗汗。醒来以后,阳气自然游于体表,没有一个向外的作用,故汗可自止。白天睡觉时大量出汗也算盗汗。盗汗病人出的汗量,相差悬殊很大。盗汗重的病人,时间久了常会使病情恶化,向“脱症”发展,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结核辨证属于肺阴虚,肺结核病人的盗汗以整夜出汗为特点,除此还有,面色潮红、低热消瘦,食欲不振,情绪发生改变等症状。因此及早控制肺结核病人的盗汗也是治疗结核早期的一项监控指标。黄芪作为传统中药,生用益气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炙用补气升阳。黄芪经近代免疫学研究证明可增加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调节体液免疫和促使细胞免疫趋于正常,而且在临床实践中疗效明显,很多学者认为它是一种有效的生物调节剂[1]。

本组病例从临床角度观察抗结核药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肺结核病初期盗汗症状,治疗组效果明显,仅有1例无效,为重症肺结核患者,经调整治疗及延长一疗程黄芪注射液治疗后盗汗好转,表明黄芪注射液治疗肺结核病初期盗汗症状具有见效快、副作用少的优点,对照组口服维生素B6、谷维素作为安慰剂使用,考虑其治疗有效与抗结核药物控制肺结核病有关。因此我们总结应用黄芪注射液是治疗肺结核盗汗的一种有效治疗药物。

参考文献

[1]王振纲,周金黄,主编.中药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第一册).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92:254-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