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施工新技术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水利施工新技术的应用

俞卫明薛冬

1嘉善县太湖流域红旗塘管理所浙江嘉兴嘉善314100;2嘉善县机电排灌站浙江嘉兴嘉善314100

摘要: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以及国家对水利工程投入的加大,水利施工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使水资源供需矛盾得到了有效缓解,还缩短了施工进程,保障了工程质量,实现了各方利益的最大化。目前的新技术涵盖水利、机械、能源各个方面。本文着重对目前所采用的水利施工新技术进行简要分析以及探究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新技术;水利工程;具体应用

1导言

现如今,伴随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水利工程项目实施技术等也在某种程度上展开了革新,而且将信息化元素加入其中,例如利用计算机等通讯设备开展项目,不但能够对于项目实施带来帮助,还能够提升其实施速度。另外,在材料运送上也开展了革新,利用大型设备运输,很大程度减少了项目实施时间。可是,新技术里面也存在非常多问题,所以相关项目实施人员必须逐渐改善它,让它能够在相关项目里发挥更大作用。

2水利施工新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2.1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对于水利工程而言,其施工建设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及社会均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另外还因为水利工程自身的性质,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之中所产生的各类建筑垃圾等均会对周边河流以及生态环境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在水利工程之中应用先进的新技术可以降低对于周边环境的污染程度,譬如可以充分的保障绿色植物很好生长的绿化混凝土技术,其可以很好降低对于周边环境的破坏力度。

2.2提高工程质量标准

在社会经济发展不断进度的背景之下,人们对于用水的需求以及防旱防涝灾害的要求自然也在不断的提高,从而也就对水利工程的质量有了更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对于在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之上的要求也在逐渐的提升。所以,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之中,为了使其可以达到工程质量的相关标准,那么就得必须应用相应的新技术。譬如对于混凝土大面积碾压技术的应用,使得混凝土的耐久性以及稳定性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最终也将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得到了提高。

2.3降低水利工程成本

对于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而言,其会用到大量资金,其中主要包括了各类建材、人工费用以及各类施工机械等等诸多方面的资金。因为水利工程的施工周期一般都是比较长的,也就是说其消耗资金的费用也十分的客观。在水利工程之中有效的应用到各类新技术就可以有效的控制资金成本。在应用新技术的同时使得水利工程的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之上的提高,对于在施工过程之中遇到的各类质量问题,也均可以得到优化,因此,先进技术的出现,不仅仅将水利工程建设的工期缩减,最终将水利工程的成本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

3水利施工新技术的应用

3.1防水复合材料新技术

传统的防渗漏技术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新型防水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不仅能高效地完成防渗漏的作用还能降低对环境的破坏程度。防水复合材料采用成熟的纳米技术,将Na基膨胀土掺入土工织物中进行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复合成高分子聚合物,对特定需要加固的部位进行铺设达到防水防渗漏的作用,与灌浆技术相比,具有抗拉强度大,质量轻,操作简便的特点,目前得到广泛应用。

3.2GPS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与其他施工工程相比,水利工程施工条件比较差,传统的测量工具已经不能满足施工需求。但随着GPS测量技术的出现,水利工程的测量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GPS测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建设中,可以提供高度精确的三维速度、三维坐标以及时间信息等重要的技术参数。GPS在水利工程测量中主要发挥的是动态、静态功能,利用所接收到的卫星信息确定地面上某一点的三维坐标,测量技术人员通过三维信息的计算结果得到实际地面信息。在水利工程测量中使用GPS,大大提高了施工测量数据的精确性,不仅减少了施工人员的工作量,还提升了水利工程的施工进度。GPS测量技术的应用,为水利工程施工测量的实时性、精确性、有效性提供了技术支持,从而为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条件。

3.3堤防工程和地基处理的新技术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

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之中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部分就是地方加固,尤其是在科学技术不断进度的背景之下,促使着水利工程应用新技术的迫切要求。在这之中堤防加固的新技术主要涵盖了深搅法、挤压法以及置换法,这对于水利工程而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之中,较为复杂的环节就要属地基的建设,所以,水利工程地基的建设主要采用的是防渗帷幕灌浆的方法。值得主要的就是在进行帷幕灌浆的时候,要均匀的灌注水泥,且还得要均匀分布水泥浆。

3.4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

目前,许多水利工程施工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土工膜材料,这种材料是以高分子聚合物为原材料的,在使用的过程中,防水效果明显,而且其极有重量轻、操作简单、施工方便等特点,深受广大水利工程施工部门欢迎。在环保方面,这种材料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较小,不易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在施工中,运用这种材料能够减少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省一定的人力,而且这种材料的应用也相应地提升了混凝土结构的防渗能力,对坝体的裂缝问题有很好的作用。

3.5混凝土施工新技术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

第一,应用堆石混凝土技术。在其施工的过程之中主要应用的是自密实混凝土,其优点是流动性高、抗分离性好等等,这是由于这些优点,我们在进行堆石混凝土的过程之中,其中颗粒较大的石块就可以很好的将其中的空隙填充,最终也形成了混凝土的堆石体。这种技术的优点诸多在,主要体现在成本低、水化温升小、水泥用量少等方面之上,所以在进行筑坝的时候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以及认可。其次,应用变态混凝土技术。变态混凝土实际上指的就是将碾压混凝土以及水泥会将尽心搅拌,将变态混凝土总量控制在4%~7%之间,在这之中其就具备了可振性,之后再用震捣器插入进行充分的震动,最终使得原先的混凝土呈现出来常规的状态。最后,应用绿化混凝土施工技术。这种新技术可以有效的将植物的生态功能和混凝土的防护功能进行一个高度的融合,其实质上就是在施工的过程之中通过制作一部分大小不一的孔径,其孔径的大小就是可以使得植物的根系穿过混凝土,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加大混凝土的防护性。

4水利施工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4.1水利施工信息化

水利施工技术必将迎来全面的数字化以及信息化革命。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有了强大的技术支撑。现代信息技术涵盖着工程领域的各个方面,主要有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技术,遥感技术等;以及涵盖PC、图形工作站等硬件基本组成;另外囊括了光纤通信传输协议等通讯手段和计算机仿真技术。未来水利系统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将首先实现办公自动化,同时水情测报、水务管理和水资源管理以及灾情处置等都会实现信息联网,最终实现全面的水利施工信息化。

4.2水利施工现代化

水利施工现代化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和系统发展的宏观理论作为依托,并大量采用世界前沿的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制造设施、高性能的机械装置,实现施工过程的精确化,高效化操作。随着现代计算机通信技术,远程遥控技术,实时监测技术的发达,动态的水情、工情动态监测网络已经初具规模。未来水利施工现场一定会应用大量水利施工新技术,整个施工过程将迎来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现代化,这是未来水利施工技术的又一发展趋势。

结语:通过上文叙述,能够知道相关项目因为太过繁杂,并且施工量大且时间长,所以都属于大型项目。这一项目对于国家和人民都有好处,并且其项目质量好坏都和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对我们生活质量水平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在我们国家经济技术水平发展的时候,也要将其相关技术开展创新,如此才可以更好保证其项目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莉,王侠.新技术新工艺在水利工程中的运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8):236-238.

[2]何力.浅谈新技术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J].房地产导刊,2014(34).

[3]葛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与环境保护[J].中国水运,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