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区图书馆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8
/ 2

浅谈社区图书馆建设

李丽波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图书馆黑龙江佳木斯154002

摘要:社区图书馆可以通过提供和优化各项服务解决和满足社区老年人在精神方面的需求。社区图书馆作为社区文化建设中不可缺部分,在国家城市化进程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论述了社区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职能作用。同时也指出我国社区图书馆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社区图书馆;图书馆建设

引言:

作为公共图书馆的补充,社区图书馆向广大社区居民开展社区教育、传递实用信息、为社区居民学习知识、文化交流获取各类知识等服务。有助于培养社区居民阅读和学习习惯,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文化质量,为我国实施“全民阅读工程”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国际社会的接轨,国际竞争力逐渐地转为人才的竞争。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社区图书馆发展的现状

1.1规模小,存量少

我国社区图书馆主要有三种创建模式:一是与公共图书馆合作共建;二是行政社区自建图书馆;三是住宅小区自建图书馆。目前部分社区图书馆仍以第一种模式为主后两种模式并存,在运营管理上欠专业,多以资料室或阅览室的方式呈现,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就第一种模式而言,其具体创建形式也有两种,一是依托公共图书馆,开设社区分馆;二是以自助图书馆的方式,在市区人流量大的公共区域,设置小型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

1.2资金投入不足

资金投入不足是影响和制约社区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把社区图书馆建设成一个环境优美、资源丰富、网络化、信息化的现代型图书馆是离不开一定的资金支持的。我国社区图书馆还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来确保社区图书馆正常运行经费的落实。由于资金投入不足,造成图书更新缓慢、信息量小、藏书质量差、现代化设备缺乏。大多数社区图书馆建设往往是一次性投资,几乎没有后期的投资,重建设轻服务,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单一。

1.3缺乏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体制

经营管理上缺乏有效的、科学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社区图书馆在建设上缺少统一的规划,许多社区图书馆在建设上没有整体规划,有的只是响应上级政策。受经济水平的影响,造成社区图书馆发展不平衡,经济水平发展好的地区优于发展滞后地区。在社区图书馆的管理上存在着官本位为基础的管理体制。这种粗放式的管理,造成资源配置的不合理,管理不规范,降低了社区图书馆的使用率,影响着社区图书馆功能的发挥,牵制着社区图书馆的持续向前发展。

1.4缺乏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员

目前我们社区图书馆管理上,没有专职的管理人员,多以兼职人员担任平时的管理工作,存在着服务人手不足的问题。管理人员知识素质和文化素质低、缺乏专业素养,工作责任心不强。只能局限于简单的传统的借还服务,服务模式单一,缺乏对文献信息开发和利用,对于图书馆深层次的服务根本开展不了。这种状况制社区读者对图书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影响社区图书馆功能发挥。

2我国社区图书馆的构建措施

2.1结合社区位置,选择合适的创建模式

每个社区的情况是不同的,其资源优势一样。可以结合社区位置选择合适本社区的创建模式。例如,既可以选择与公共图书馆资源合作的模式,也可以根据社区环境位置和资源优势选择最恰当的创建模式。例如大学旁边的社区就选择与高校图书馆合作共建社区图书馆,为高校附近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开放性的文化交流空间。

2.2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

政府部门不仅是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管理者和领导者也是决策者。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应当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把社区图书馆的建设作为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必备标配,制定出相关的政策,让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把社区图书馆的建设纳入到政府的惠民工程中,保障居民享受到优质的文化服务,让老百姓充分地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1]。政府部门还应积极推进社区图书馆的建设,优化社区图书馆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环境,拟定社区图书馆的发展规划、建设目标。成为社区图书馆建设的主体力量,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同时政府部门还应发挥本身具有的权威性,调动一切力量来鼓励和赞助社区图书馆的建设,把这项利国利民工程搞好。

2.3努力提高社区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

图书馆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社区图书馆职能作用的发挥往往取决于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怎样才能拥有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呢?首先是提高社区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待遇,吸引广大的、高素质的、有为的青年投身到社区图书馆的建设中,解决好生活的后顾之优。爱岗、敬业充满职业自豪感,为社区图书馆的建设补充新鲜血液。第二就是对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现代技术的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使之能胜任现有的工作。对培训之后仍然不合格者,采取优胜劣汰的原则,将其调离到相适应的岗位。第三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积极地参加学术讲座,掌握最新的学术动态[2]。不断地更新和充实专业知识、业务知识、现代技术知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第四对于服务人手不足问题可吸纳优秀的人士到图书馆志愿者队伍中来,并且加以科学的管理和培训,便于开展好各种形式的读者服务。这一低投入、高产出的举措作为长效机制坚持下去。

2.4实行战略管理机制

把战略管理机制始终贯穿到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并成为图书馆理工作的核心。在馆藏政策、资源投入、服务模式等方面实行战略管理明确发展目标,提高发展高度,保障着社区图书馆稳定、持续、科学的向前发展[3]。它应包含发展的目标、应尽的职责、可测量的战略目标、人力资源、基础设施、运营管理、保障机制等等。

2.5加强馆际协作、实现资源共享

加强馆际协作、实现资源共享是新时期社区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想拥有相对健全的信息数据必须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制定新的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协调采购、规范加工进行馆际互借等。从而达到数据资源、设备资源、人力资源、及文献资源的共享[4]。在实施资源共享时应遵循以下的原则:a、法规原则:制定有一定约束效应的法规,达到文献资源的共享。突出优势互补、互利互惠。b、历史性原则:考虑各社区的历史特点,使之尽其所长。c、协作性原则:就是各协作单位要严格按照实施条例去执行,认真完成自己的职责。d、经济性原则:就是无偿共建,有偿使用。e、标准化原则:各成员馆之间要严格执行文献工作的标准化。

2.6重社区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

社区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离不开现代技术在社区图书馆的应用,现代技术为图书馆的管理提供一种全新的模式。电子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存储技术、文献复印技术、文献保护技术、监测技术、自动化传递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让图书馆显示出了蓬勃的生机,推动着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结束语

我国社区图书馆的建设是经济和城市建设发展的产物,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进程,整个经历都是比较年轻,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们除了对物质的追求外,更多的是对精神和文化的需求。社区图书馆的建设越来越得到政府和相关部门及有识之士共识。怎么建、如何建?已经成为社区图书馆建设面临的问题。我们除了参照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外,更应该结合实际国情,因地制宜走出一条我国社区图书馆建设的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郑丽芬,李红澄.我国社区图书馆发展保障综述——以相关政策和法规为视角[J].图书馆,2017(02):1-7.

[2]高小军.以社区为中心的现代社区图书馆服务模式研究——以深圳市罗湖区“悠•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论坛,2017,37(03):57-66.

[3]郑直,张欣.基于公共服务理念的社区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6(04):33-36.

[4]李晓新,付璐,陆秀萍.社区图书馆社会资本凝聚力研究——基于苏州市四个社区的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4(06):37-4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