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学生叙事写景类教学的一点想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针对学生叙事写景类教学的一点想法

王舒

(义乌市佛堂镇第三小学,322002)

摘要:针对新课程实施以来,小学语文课堂开放有余,规范不足;感性泛滥,理性缺失的实际现象进行反思。本论文以小学语文写景类课文为例,分学段对教材文本的梳理,发现语言特点,探索语言规律,谈谈基于“语用”,此类文章的教学怎样落实“立足阅读,面向写作”的理念。

关键词:语用;语言特点;语言规律;一课一得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发现孩子们思维开放了,个性张扬了,语文课堂呈现方式更多元了,孩子们对语文知识的积累日渐丰厚,然而与之相对的是,他们对于语文知识的迁移、运用并不让人乐观。

接下来,我将以小学语文写景类课文为例,谈谈基于“语用”,此类文章的教学怎样落实“立足阅读,面向写作”的理念。

一、梳理语言现象发现语言特点

通过对小学语文课本二——六年级中关于写景类的文章题目、内容、语用点进行梳理。归纳出主要的语言特点。

第一学段:

1.拟人、比喻(修辞手法):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典型课例:《秋天的图画》,选读课文《四季的脚步》、《秋天》(二年级上册)

2.详略结合,一段一景,一段多景。《黄山奇石》(二年级上册)

3.疑问句式,拟人写法: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

典型课例:《找春天》(二年级下册)

第二学段:

1.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比喻、拟人、总起句: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2.总分总结构。典型课例:《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三年级上册)

3.三年级下册《燕子》:由远及近的观察顺序;动静结合写法;情景交融。

4.三年级下册《荷花》: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写法特点。

5.四年级上册《雅鲁藏布大峡谷》:运用数字作比较;排比句式:“从……到……”;多词同义:“堪称”、“号称”、“美誉”;引号用法——特定的称谓:“世界屋脊”、“植物类型博物馆”、“动物王国”。

6.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抓景物特点描写(大榕树);点面结合写法(画眉鸟);引号用法关键句理解;(两处“鸟的天堂”)

7.四年级上册《颐和园》:写作顺序(移步换景);首尾呼应(呼应词:美丽);

8.四年级上册《迷人的张家界》:比喻、排比;丰富的语言形式(山:有的像……;有的……像……);先概括后具体;抓有特点景物描写(最难忘“金鞭岩”、最高“黄狮寨”);首尾呼应(呼应词:仙境、迷人);关键句、过渡句(因为有了这奇山秀水,张家界便成了植物的宝库,动物的乐园。)

二、探索语言规律尝试迁移运用

我们在教学写景类文章时,既要注意年段特点,又要联系前后所学,帮助学生逐步认识各种有价值的语言现象,发现蕴含其中的语言规律,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关注精巧的句式表达。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以上两组句子,都出自二年级课文,细读这类句子,发现在表达上有其鲜明的特点:比喻、拟人化的修辞手法,新颖的句式,形式多样的遣词造句,使句子显得那么活泼、生动,富有诗意。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美美读一读,仿照说一说,这是极好的学习语言的范例。

2.梳理典型的段式结构。

写景类课文的构段形式不尽相同,但也有规律可循。最常见、学生需要了解并能尝试运用的有:总分式、并列式、概括具体式等。

3.发现不同的写作顺序

写景类的文章之所以难写,就难在写作顺序上,边走边看孩子们会按移步换景的顺序来写,孩子们则显得力不从心,不妨领他们读读《颐和园》的游览过程,游览过程中可以走马观花,一笔带过——“走进大门,绕过大殿,来到著名的长廊”,也可驻足细细观赏,既可从下往上看,也可站在山上远眺。学了《颐和园》,孩子们自己写游玩中洲公园,写作顺序明显较以往更加清晰明朗。

三、强化整体意识重视一课一得

我们在写景类课文的阅读教学中应专注一种语言现象,重视一课一得,进行巧妙训练,通过训练使学生悟得语言外在规律,发现语言内在奥秘,总结语言使用方法,并在语文实践中加运用。一篇课文可教可学的内容实在太多,从文字到语言,从语法到修辞,从内容到情感,不一而足。在一个文本中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语用点实为难得,实为珍贵,要尽可能多地调动、整合教材资源对此语用点进行捶打,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1.感悟情景交融的语言魅力

一切景语皆情语,脱离了作者真挚情感的文章是冷漠、呆板的,让人产生距离感,更别说打动人心,引起共鸣。可以说,没有叶圣陶的《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文章,就没有双龙洞后来的名扬天下。

《荷花》一文也是如此,跟随作者的笔端,随着一池荷花翩翩起舞,进入忘我境界的不仅仅是“我”一人,还有一位位全神贯注的读者。

2.领会详略得当的材料安排

我们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有时“米”太多,安排不当,效果也不理想。可见,如何详略得当地安排材料,是一门重要学问。选读课文《迷人的张家界》中,围绕课题从“山、水、动植物、价值”四方面安排材料,其中写“山”的部分最具体,先概括写山的千姿百态,再抓住最有代表性的“金鞭岩”和“黄狮寨”展开描写,浓墨重彩地写出了山的奇特之美。3.解析匠心独到的谋篇布局。

在小学语文写景文章中,选取了多种小学生需要了解、掌握和尝试运用的文章结构和布局方法,如总分结构式、首尾呼应式、内容的过渡等。如《迷人的张家界》、《颐和园》、《彩色的非洲》等,采用总分总的文章结构,首尾呼应,过渡自然,是不可多得的优秀范文。

参考文献

[1]《将文本当作语用教学的立足之本》福建省厦门实验小学李静《作文成功之路旬刊》2014年12月

[2]《语用教学须立足文本主旨》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张晓华《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5年11月

[3]《以“语用”为核心的阅读教学新视野》福建省连江县实验小学刘仁增201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