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08
/ 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齐毳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山东济南250000

摘要: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进入决胜期,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基于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突出问题,为解决脱贫攻坚战后的彻底脱贫,是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本文通过论述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的必要性,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大意义,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具体举措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三农问题;五大振兴

1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必要性

2018年3月7日,习近平同志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讲话中提到要振兴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以“精准扶贫”为核心的脱贫攻坚战已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基于目前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四大突出问题,乡村振兴战略应运而生。

1.1“三农”问题突出

“三农”问题的概念是1990年左右被提出的,具体指农业、农村、农民,表现在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农民增收数量少且幸福感低下。近几年来,“三农”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农业基础地位认识不够、投入依然不足,农业生产方式依然落后,耕地减少、耕地质量下降等。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牵扯到多方的各种利益,使得破解“三农”问题遇到瓶颈,急需找到新的有力工具,比如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的五大振兴,彻底对“三农”问题进行破解。

1.2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突出

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城市的工业、新型产业部门与农村的传统产业部门共同存在,且传统部门的要素占有量过大,使得城市的各部门发展空间不足,挤占创造更大经济效益的新兴产业部门资源,并且城乡收入差距不断加大的经济结构。我国城市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严重落后于工业与其它产业;城乡地区收入、消费差距大。归其原因主要是之前粗放赶超型的经济发展战略使得两地区生产率水平差距逐渐拉大,城乡户籍政策使得城乡地区逐渐割裂开来,并且非农产业发展政策扩大了城乡二元差距。

1.3全面小康短板仍在农村

当前,我国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要有两个历史的耐心,一是关于城市化,对推进农村城镇化,要有历史的耐心;二是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农业规模经营不可能一蹴而就,也要有历史的耐心。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混乱、经营方式落后、人民思想闭塞等都是有历史的愿意,全面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必须关注我国农村地区,农村地区的多方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拦路虎。

1.4产业结构不合理,国际竞争力弱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贫困地区信息闭塞、经营模式单一和思想因循守旧是其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如何搭乘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快车,转变农村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特色产业脱贫,成为解决脱贫致富的又一有效手段。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借力特色产业带动、耐心引导其学习实用技术、创新农业产业化方式等手段,实现贫困地区农业连年丰收、农民收入持续提高、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2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大意义

2.1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有着很高的重合度与契合度,如城乡协调、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等,其关键是人的现代化。人的作用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具有主观能动性,而乡村振兴战略内涵除上述要求外,其核心也是人的振兴和人的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协调、融合新型城镇化的相关政策和举措,在原来方式、方法、成果的基础上达到新的要求和高度,找到历史成功的经验,并分析出发挥作用疲软的原因,乡村振兴战略中“五大振兴”第二点即为人才振兴,优秀的人才涌入新农村建设中,能够强有力的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发展。

2.2“五大振兴”的提出务实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基调

2018年3月7日,习近平同志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讲话中提到要振兴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重点指出“五大振兴”,主要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通过稳产能、提品质、强载体来推动产业振兴;上山下乡、企业家返乡创业等方式是为落实人才振兴而具体实践的;生态振兴是高度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金山银水不如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而靠拢的;组织振兴主要是指我国各省地市的基层组织力建设问题。“五大振兴”的提出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阐述,也说明了如何进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基调。

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胜全面小康的重点

3.1把握农业振兴的主线,培育生产经营主体

乡村振兴首要是在于农村产业振兴,而农村产业振兴又重在农业振兴,发展农业振兴的核心就在于要培育生产经营主体。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全球产业结构发生着巨大变化,服务业已经坐上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头号交椅,我国最近几年服务业成绩斐然,但是在全球化深入的今天,依然赶不上发达国家的步伐,服务业比重过低导致国内需求结构的失衡,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迫在眉睫。传统的经营方式已无法适应现在的市场变革,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创新农村产业生产经营方式,把握住农业振兴的主线,将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

3.2加强基层组织力建设,着重组织振兴

扶贫领域涉及到众多的扶贫资源的配置,也是腐败、懒政、怠政、庸政等多发领域。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坚决纠正四风,依靠全面从严治党,增强党员干部带领人民群众实现精准脱贫的本领。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村民自治实践,严肃查处侵犯农民利益的“微腐败”,建设平安乡村,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3.3重塑城乡关系,促进三次产业联动发展

城乡二元结构根深蒂固,现如今仍然存在城乡户籍制度,使得城市和农村地区存在一层屏障,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的想法占据主导,农村地区的发展严重滞后,与城市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因此,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要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推动城乡融合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促进三次产业联动发展。

3.4坚持绿色发展,实现生态宜居的环境空间

近年来,我国钢铁业、煤炭业等重工业行业采取粗放型的发展方式,短时间内注重产出数量,而对环境的污染破坏置若罔闻,大规模的资金、资源等投入,造成产能大量过剩,资源运用效率低,致使我国产业向前发展寸步难行。因此,传统的粗放型产业发展模式应受到摒弃,坚持绿色发展,走集约型产业发展道路,大力改善水电路气房讯等基础设施,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保护建设,保护好绿水青山和清新清净的田园风光;进一步加强农村资源环境保护,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7(10)

[2]黄承伟.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总结[J].2017(10)

[3]习近平.摆脱贫困.福建人民出版社[M].1992(07)

[4]韩长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2017(11)209-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