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环境与生态角度出发的现代城市地域性建筑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从环境与生态角度出发的现代城市地域性建筑设计研究

彭伊伊

广州市富思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州市510030

摘要:在现代城市地域性建筑设计中,环境与生态是影响建筑设计思路的重要因素,在本次研究中,也将会基于这一点,对现代城市地域性建筑设计的详细思路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案例,对环境与生态因素的体现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环境角度;生态角度;城市地域性建筑;建筑设计

前言:从当前城市地域性建设的设计思路来看,设计人员往往会从环境与生态等多个角度,对建筑物的设计思路进行转变,并尝试将环境与生态因素应用到城市地域性建筑中,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因此在本次研究中,将会基于这一现状,从环境与生态的角度出发,对城市地域性建筑设计的思路进行分析。

1.环境与生态对现代城市地域性建筑设计的影响

1.1微观环境

在城市地域性建筑设计阶段,微观环境艺术对建筑设计的影响最为明显,尤其是在现代设计中,微观环境的某一中特定因素都会对整个方案的形成产生影响。根据当前城市地域性建筑物的现状可以发现,在当前的建筑设计中并不是简单的将诸多因素整合在一起,而是要通过一种复合式的设计思路,将地域性的要素结合在一起,或者在兼顾大多数要素的基础上重点凸显某一种要素,这样的设计方法才能更加科学。例如在一般的建筑物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考虑场地大小、水体环境等诸多微观环境因素的限制。

而在具体的设计阶段,设计人员会在微观环境的基础上汲取诸多要素,并将其作为建筑结构的细节,并且也正是在这种细节的作用下,还能让建筑具有更理想的先进性。也正是在这种设计思路的影响下,建筑物会表现出非常自然并且真实的感觉。也有文献[1]研究指出,在微观环境影响下的建筑物设计中,建筑物可以在可持续性构造的基础上,通过空间形式,对建筑物的布局、构造等作出调整,最终达到了改善建筑环境的目的。

1.2自然要素

在自然因素的影响下,建筑物设计应该做到顺应自然,依据自然因素的特征来进行合理的搭配与设置,并且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对自然要素进行修正,达到提高建筑物设计质量的目的。对于设计人员而言应该注意到的是,自然因素对地域性建筑物设计的影响是深远的、多方面的,包括生物、地形、光照、降水等,都会对建筑物的造型、构造等产生影响。所以在考虑自然要素的设计中,必须要从自然因素角度出发,及时转变建筑物的设计思路。

对于设计人员而言,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全面评估地形、地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环境优势,从多个层次、视角出发,转变地域性建筑物的设计思路,通过合理借助自然环境的优美环境,让建筑物使用者可以充分感受到身心的愉悦,进一步增强建筑物的使用效果。

1.3生态要素

在现代城市地域性建筑物设计中,生态观念是最基本的设计方法,是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下出现的设计理念,要求设计人员在建筑物的设计阶段,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最大程度上合理的运用生态观念。目前生态要素对地域性建筑物设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气候因素下的生态策略。气候因素对于建筑物的影响十分明显,例如太阳的直射角、风速变化等,这些都会决定建筑物结构的设计结果。从气候的角度来看,考虑到气候原因对建筑物设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阳光、温度等与自然地理特征相关的条件上,这些条件的限制下,建筑物的平面布局、朝向等都会发生变化。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及时转变自身的设计思路,从生态角度出发,尽可能的将建筑物能耗控制在理想水平下。

(2)城市住宅的土地策略。从生态气候的角度来看,地域性建筑设计的土地策略往往会集中体现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建筑物所在地域的气候炎热,城市热岛现象显著,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的避免高层建筑物结构的出现。②对于阳光与建筑物阴影的位置,需要更多的考虑建筑物的布局密度情况。在综合上述两点因素的影响下,目前所采用的城市住宅土地策略主要采用低层高密度的布局方法。

2.城市地域性建筑物设计策略分析——基于环境与生态角度的思考

在本次研究中,将结合某城市的实际情况,从环境与生态角度出发,对城市地域性建筑物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

2.1城市地域色彩的体现

在当地地域性建筑物设计阶段,设计人员从环境的角度出发,充分提炼了当地的地域色彩,并将其应用到了建筑物的设计中。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主要开展了以下两方面工作:(1)要保证地域性建筑物的整体色调能够与当地的主体环境相协调,不要求建筑物都严格按照统一的材料以及颜色进行设计,但是要从整体环境色调的基础上进行把握。根据这种设计理念,设计人员依托当地主要以绿色植被以及赭石色的山体颜色,在建筑物设计中定位为暖色调,因此在颜色的选择上主要采用了偏暖色的设计方案,并且在部分公共建筑物设计中,采用了偏冷的色调思路,进而在整个建筑物群上形成了典型的冷暖色的对比结构,不仅有效避免了视觉疲劳问题,还能让建筑物更具有鲜明的特征[2]。(2)根据当地历史色彩,基于原有的地形地貌,形成了层次性的建筑物形式,构建了“红瓦、绿树、黄墙”的色彩基调。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可以发现当地环境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较高的制备覆盖率,再加之当地独特的阳光、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会表现出独具特色的色彩搭配效果。所以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主要以“红黄蓝”三原色为基础,并在这种颜色搭配上逐渐拓展。

2.2基于生态角度下的材料运用

当地地域性建筑物的设计中,其原材料的使用充分体现了生态因素的影响,设计人员在设计人员,遵照因地制宜的基本设计思路,充分利用当地原有的建筑材料,包括花岗岩、砂石等,并形成了很多独具特征的建筑物结构搭配效果(见图1)。

图1建筑石材搭配效果图

在当地的建筑物结构设计中,石材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基座与墙面两种,其中基座主要是蘑菇石,少部分建筑物上也可以发现毛石、剁斧石等形式。而墙面的石材主要可以分为满砌的石墙与“线式”石条,常见的使用方法为:以砖墙、抹灰墙面等为底层,并通过石材作为水平、竖直构图因素,体现建筑物的不同风格。

2.3环境与生态视角下建筑空间的形成

在该地区,建筑空间的形成也一直受到环境与生态因素的限制,主要体现在了自然因素环境与建筑空间的关系上。在地域性建筑物设计阶段,设计人员重视对建筑物细节方面的处理,根据环境原有的形态,合理使用挖填等手法,对环境进行改造,不仅让建筑物的空间分布更加顺应环境,还能营造出跌宕起伏的效果,与当地的地形特征相结合。

在建筑空间的形成中,设计人员考虑到建筑物的体量必须要结合地势的组合过程,所以在所产生的围合空间中,借助现有的山体、丘陵等地势作为建筑物的背景,使建筑物可以与地势融合在一起,让建筑物具有更理想的视觉效果。

结论

在当前城市地域性建筑设计中,生态与环境是影响设计结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对相关人员而言,必须要充分了解上述两种因素对建筑设计效果的影响,做好调整、改进,最终强化建筑物性能。

参考文献

[1]赵继龙,齐广通.遗落的气候建筑原型———杰弗里?巴瓦的马哈维利大厦设计述评[J].中外建筑,2018(4):127-129.

[2]陈伯超.地域性建筑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