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结核病住院部空调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浅谈结核病住院部空调设计

魏刚

陕西建工第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710054

摘要:本文介绍了结核病医院住院部的通风及空调特点,并结合实际工程实例对其住院部设计原理和方法进行阐述。

关键词:结核病医院;住院部空调通风设计;负压病房

1、前言

结核病主要传染途径是呼吸道,目前我过每年新发结核病患者90万例,位居全球第3,随着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中的政策支持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于结核病的防治服务体系也日趋完善。结核病医院作为结核病诊疗机构,其暖通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根据国家相关现行规范的要求,同时结合陕西省某结核病防治院—结核公共卫生综合楼工程实例,对结核病医院住院部暖通设计进行介绍。

2、工程概况

结核公共卫生综合楼总建筑面积18927.47m2,建筑高度35.70m。地下一层地上6层。地下一层为设备用房和六级人防救护站;一层为住出院大厅、门诊、药房及放射科;二层为血库、检验科、腔镜中心及功能检查科;三层为病理科、静配中心、手术部及ICU;设备夹层为中心供应及净化机房;四~六层为住院标准层。

3、住院部标准层划分

图1标准病房层布置示意图(病房23间)

为了让整个系统的介绍更加简洁清晰,同时表现出气流流动方向,在满足功能的情况下,对于相同功能房间进行简化布置,见图1标准病房层布置示意图。

清洁区:清洁走道、医用电梯厅、医生办公室、主任、值班、备餐、清洁区走廊。

半污染区:护士站、走道、穿刺室、治疗(处置室)、缓冲前室、污物电梯厅、污染区走廊。

污染区:病员走道、患者电梯厅、病房、卫生间。

4、住院部空调、通风设计

住院部均空调采用风机盘管+新风系统。根据传染病院特点,为了减少风机盘管凝结水的细菌滋生,采用高温冷冻水作为风机盘管冷媒。风机盘管暗装在吊顶内,回风口设置初阻力15Pa、微生物通过率不大于10%和微生物一次通过率不大于10%和颗粒物一次计重通过率不大于5%的过滤灭菌器,按照气流组织为上送上回。新风机组包含段位:新风段(含板式初效)+袋式中效+表冷(加热)段+空段+电极加湿段+水盘管再热段+风机出风段(风机变频)。新风口为双层百叶风口,顶部送风。排风系统设置原则:按照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分别设置排风系统。半污染区及污染区排风口为双层百叶风口。建筑气流组织应形成从清洁区至半污染区至污染区有序的压力梯度。房间气流组织应防止送、排风短路,送风口位置应使清洁空气首先流过房间中医务人员可能的工作区域,然后流过传热源进入排风口。

4.1清洁区新风、排风设计

清洁区空调系统每层设置独立新风机组。新风量确定原则,按3次/h计算在保证人员卫生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修正使其相对半污染区为正压。新风机组放置于屋面,新风管道通过竖井SF1分别进入各层。清洁区设置两套独立排风系统,排风量按常规计算,不再赘述。排风系统1为每层卫生间、换鞋间、更淋间服务,每层排风管道排至PF1井道。排风系统2为每层其它无窗房间服务,每层排风管道排至PF2井道。清洁区房间内均设置房间通风器(自带止回阀),屋顶设置排风风机。本实例对备餐间采用全新风系统,可进行正负压转换的方案。备餐间送风量按6次/h计算,计算新风量120m3/h,排风设置2台房间通风器,单台风量120m3/h。平时开启1台房间通风器,备餐间为等压运行;备餐时运行2台房间通风器,备餐间为负压,气流由清洁区走廊进入备餐间。

4.2半污染区新风、排风设计

半污染区空调系统每层设置独立新风机组。护士站、走道、穿刺室、治疗(处置室)均设置新风,新风量确定原则,换气次数按6次/h计算。每层均设置独立新风机组,放置于屋面,新风管道通过竖井SF2分别进入各层。半污染区排风系统每层设置独立排风风机。穿刺室、治疗(处置室)换气次数按8.5次/h计算,走廊换气次数按3次/h计算。排风口采用顶部排风。每层排风管道通过竖井PF3接至每层半污染区排风风机。排风机选择配等离子杀菌净化装置的节能低噪声变频风机箱,其排风应能满足相关规范排放标准。半污染区走廊及缓冲前室不设置送风及排风,主要通过半污染区走廊微正压流入其室内,再通过病房及病员走道负压流出。

4.3污染区新风、排风设计

污染区因面积大、病房多、风管尺寸大。所以按所服务区域分为2套系统,SF3、PF5、PF6,SF4、PF7、PF8。下面介绍其中一套系统,另一套系统与其相同。污染区空调系统每层所服务区域设置独立新风机组。病房、病员走道、患者电梯厅均设置新风,新风量确定原则,换气次数按6次/h计算。每层均设置独立新风机组,放置于屋面,新风管道通过竖井SF4分别进入各层。污染区排风系统每层所服务区域设置2台独立排风风机。病房、患者电梯厅换气次数按8.5次/h计算,病员走道换气次数按7次/h计算,卫生间换气次数按15次/h计算。病房、患者电梯厅及病员走道所计算排风量应保证大于送风量150m3/h。排风系统7为病房、患者电梯厅及病员走道排风,患者电梯厅及病员走道排风口采用顶部排风,病房排风口为底部排风,布置于病床床头位置,风口底距地面不宜低于100mm,风口上沿距地面不宜高于600mm。排风口风速不大于1.5m/s。排风管道通过竖井PF7接至每层所服务污染区排风风机。排风系统8为病房卫生间排风,病房卫生间设置通风器通(均带密闭止回阀),排风管道通过竖井8接至每层所服务污染区排风风机。污染区排风机选择配等离子杀菌净化装置的节能低噪声变频风机箱,其排风应能满足相关规范排放标准。

4.4新风、排风控制

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在在典型区域设置压差测量并在指定区域设置显示。病房新风管、排风管设置电动密闭阀及定风量阀,满足隔离消毒要求,其控制方式由门外微压差控制器控制。可以根据病房使用率调整新风机组及排风机的风量。新风机组和排风机连锁,工作时先启动排风机组,再启动排风机,关闭时相反。当排风机出现问题时,应连锁停止新风机组。

4.5其它应注意事项

污染区和半污染区排风管道的正压段不宜穿越其他房间,排风机设置于排风口附近。污染区和半污染区的排烟口应采用常闭排烟口,防治污染源扩散。对于标准层电梯厅、护士站设置嵌入式等离子空气消毒器,空气消毒处理装置需满足《医院消毒技术规范》要求,且需通过卫计委消毒产品检测机构的认可。对于房间的气密性要求严格应做好设计与施工,使其压差得到保证,同时便于消毒。

5、冷热源方案

本实例在设计过程中,冬季热源为院区原有锅楼房提供一次热媒,经过换热机组制备60/45℃空调热水。系统加湿因无蒸汽来源,同时无条件用燃气产生蒸汽,采用电极式加湿实属不得已而为之。夏季新风承担室内湿负荷,采用7/12℃冷冻水为新风机组使用,对新风进行深度除湿。深度除湿状态点含湿量为12g/kg,相对湿度为95%。新风机组再热热水使用热水温度33/28℃,由37/32℃冷却水经过换热机组制备。干式风机盘管所用14/19℃高温冷冻水是由一部分7/12℃冷冻水通过换热机组制备。

6、结语

医院是为患者服务的场所,保证医院基本功能并预防交叉感染是医院设计的前提。良好的设计不但应该满足使用功能预防交叉感染,更应考虑投资、运行费用的节省。

参考文献:

[1]GB50849-2014,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规范,中国计划出版社2015

[2]GB51039-2014,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中国计划出版社2014

[3]GB50686-2011,传染病医院建筑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4]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5]医院建筑空调净化与设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