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鼻饲联合醒脑静治疗大面积脑梗死60例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2-12
/ 2

补阳还五汤鼻饲联合醒脑静治疗大面积脑梗死60例疗效观察

吴小红

吴小红四川省安岳县第三人民医院64235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补阳还五汤鼻饲联合醒脑静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病例选取我院2012年7-2013年10月期间的脑梗死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选用补阳还五汤鼻饲联合醒脑静治疗;对照组选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血栓通及氯毗格雷等常规药物治疗,连续用药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28例(9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2例(73.4%),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治疗组神经功能恢复评分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鼻饲联合醒脑静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且安全,能够明显促进和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脑梗死;补阳还五汤鼻饲;醒脑静;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96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2-189-01

脑梗死是比较常见和好发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又称缺血性脑卒中。其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是因为脑组织局部血管由于血管痉挛、堵塞导致脑组织供血不足、从而出现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局部坏死[1]。常见于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临床症状为:偏瘫、语言迟钝、记忆力下降等,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给患者及家属造成极大的伤害。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2年7-2013年10月期间的脑梗死住院患者60例进行研究分析,从而观察补阳还五汤鼻饲联合醒脑静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病例选取我院2012年7-2013年10月期间的脑梗死住院患者60例,年龄为55-78周岁、平均年龄为66岁左右,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病程为4-6个月左右。按就诊顺序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补阳还五汤药物组成:黄芪30g当归30g赤芍15g川穹15g地龙15g桃仁12g红花12g,同时伴有语言迟钝者加石菖蒲12g郁金12g远9g,大便不畅者加火麻仁16g,伴有肢体无力、活动障碍、筋脉拘急者加桑枝15g桂枝12g续断12g杜仲12g桑寄生12g,伴有者加全蝎9g僵蚕12g。根据具体病情再进行相应药物加减。

1.3治疗方法治疗组服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温水煎服400ml,每日一剂,每天两次,连续服用4周;醒脑静,静脉滴注一次10~20毫升,用0.9%氯化钠注射液500毫升稀释后滴注,1次/日。对照组根据病情具体情况,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包括血栓通及氯毗格雷或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

1.4疗效评价对两组所有病例在治疗前及用药治疗4周后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评价标准:根据1995年我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神经功能评分标准进行制定[2]。最高评分为45分、最低评分为0分;其中小于15分为轻型、大于15小于30分为中型、大于30小于45分为重型;无效:积分变化不足10分,病人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有效:积分变化在10-20之间,病人部分日常生活能自理;显效:积分变化在20-30分,病人日常生活能够自理,不能进行劳动;痊愈:积分变化大于30分,病人完全能够自理日常生活且能参加一定的劳动。

1.5数据处理本次研究所得到的所有原始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比较,见表1。

表1治疗4周后两组临床疗效情况比较

从表2可知:两组患者在治疗4周后大部分病人的神经恢复情况有所改善,治疗组由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近些年来,脑梗死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发病趋势,患者的发病病程较长,预后较差,给患者的心理及家属护理带来巨大经济负担。

脑梗死由于发病比较急,常常导致患者出现肢体偏瘫、活动受限、言语不清等情况,具有很高的致残率,且易导致死亡。如果在发病后不能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很有可能导致出现一系列后遗症,如偏瘫、口眼歪斜、舌蹇等。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巨大痛苦和负担。中医将脑梗死归属于“中风”范畴,由于本病发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证型复杂,给治疗和辩证诊断带来极大困难。经过有效的对症治疗后,许多患者在预后仍然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不能生活自理。中医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为正气不足、气虚血瘀、血脉不畅,脉络阻滞,特别是脑部瘀阻脉络。传统中医治疗本病以补益正气、活血化瘀、疏通脉络为主。

本次研究选取的补阳还五汤是中医治疗本病的经典方剂,是通过补益正气和活血化瘀的治法来治疗脑梗死后遗症。本方中黄苠为君药,用其补益脾胃正气,来促使血行,也是“气为血之帅”的具体体现,通过血行来化瘀通络,疏通血管;方中当归具有补血活血、化瘀的功效来配合加强黄芪的行血之功;赤芍、川穹、桃仁、红花均为活血通络之品,有化瘀通络的功效;地龙为佐使药可引药通行、通经活络。本方中诸药合用,各司其职能够达到补益正气、行气活血,化瘀通络的疗效,临床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的病情变化进行相应的药物加减进而对症治疗。

由上述分析可知,补阳还五汤鼻饲联合醒脑静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后遗症,能够得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在改善患者的预后及神经功能的恢复上有确切的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1]谷中瑞,刘晓云.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64例临术观察.河北医药,2013,31:3120.[2]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及临床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79-383.[3]江涛.中医辨证治疗脑梗死后遗症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09):1871.[4]陆青.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后遗症临床疗效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7(03):427-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