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3

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探析

卢贵元

——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带来的变化

卢贵元(金昌市教育局甘肃金昌737100)

【摘要】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就一个地区而言,城乡教育各个方面的不均衡是造成不公平的根本原因。为实现教育均衡、公平的目标,逐步消除教育不均衡现象,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西部一些地区在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的过程中,建办了小学、初中寄宿制学校。几年的实验与实践,看到了硬件设施的变化、教师队伍的变化、学校规模的变化,更看到了学生的变化与成长。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不再是口号了。

【关键词】寄宿制学校;探析

1.问题的提出

“普九”工作的扎实推进,有效的解决了农村学生上学的问题。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各项政策在农村的落实,农村学校出现了“一低一高”的现象,即:农村适龄入学人数逐年降低;人民群众让子女上好学校的愿望日益增高。由于历史原因,西部部分地区农村学校的现状表现为:一是规模小。随着农村人口生育高峰的回落,适龄儿童呈下降趋势,出现了学校多、学生少,基本是村村有小学,乡乡有中学。笔者在一个46万人口的地级市调查得知,全市有12个乡镇136个行政村,有农村中小学182所,平均每村1.3所学校,学生在100人以下的学校就有62所,占农村学校总数的35%;二是资源缺。由于学校数量多,规模小,僧多粥少,所分配到各学校的办学经费很少,实验设备、音体美器材等教学设施无法配备或配齐,众多学校的办学条件相当简陋;三是师资弱。大部分农村小学无法配备英语、计算机及艺体科专职教师,小学教师兼任多学科的教学工作,任务重,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四是质量低。学生少,教师难教,科类不齐,学生活动少,教师的交流、研究无法进行,且有复式教学,教育教学质量根本与城市学校无法相比。

如何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如何让农村孩子接受优质教育,如何让农村孩子象城市孩子一样享受同等的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为解决好这一问题,2003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2005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两免一补”优惠政策在农村全面实施,2004年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制定了《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这些为农村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可靠的政策依据。

按照国家的政策要求和加快发展农村教育的战略构想,西部一些地区及早整合农村教育资源,走寄宿制学校建设的路子。面对农村教育的实际,办好寄宿制学校,无疑是逐步消除城乡教育不均衡矛盾,优化农村教育结构,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径。

2.寄宿制学校建办前的困惑

在完成“普九”任务的前提下,建办寄宿制学校,根本的目的是让农村学生享受优质教育。因而,他们从教育的长远着想,将寄宿制从初中延伸到小学。特别是小学生寄宿,家长是否接受,各种关系与矛盾如何排解,是建办寄宿制学校中的难点和困惑。在建办后的调查摸底中,反映出的突出问题主要是三个方面,且具有对比性。

2.1家长的意见和态度。家长认为小学生年龄太小,生活不能自理,远离家庭也不放心,家长不能理解,也不愿接受,也是情理之中的。从就近上学到学生寄宿,路途的距离产生了心理上的距离,且看不到范例和可让家长信服的效果。因此,如何解除家长的顾虑,做通家长的思想工作是建办寄宿制学校的前提。

2.2社会的看法与反响。从干部到群众对小学生寄宿持有不同的看法和顾虑,担忧群众工作能不能做通,担忧能不能办好、能不能办下去,有的认为是瞎折腾。

2.3学校的看法。建办寄宿制学校无疑给学校带来管理复杂、责任沉重的压力,从过去的单纯教学模式要变为既管教又管吃住的多头模式,且还有不可预测的问题给学校教育教学带来新的课题。但作为教育事业,认为,不能以学校好管与不好管的狭隘观念来选择,要从长远意义上来选择。在优化教育资源,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趋势面前,农村建办寄宿制学校是有效的选择。

面对诸多的问题与困惑,决策者从教育的长远考虑,从培养人才的未来着想,从当地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果断决策,整合教育资源,建办寄宿制学校,并加大投入、下大决心解决困难和排解困惑。

3.思路与对策

从家长到社会,从学校到政府,要解决好寄宿制学校的问题,都有个认识到行动的过程。在建办初期,他们从三个层面入手,解决难点问题。

3.1广泛动员,阐释意义,形成共识。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乎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倾听群众的呼声,必须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为了让农民群众真正理解建办寄宿制学校的长远意义,市、县按照加快发展农村教育的目标和方案,组织县、乡、村、校四级人员,深入村社专门召开会议、亲自到农民家讲明意图,摆明农村教育的现状,阐释寄宿制学校将给农村教育带来的长远意义,交谈学生自立、自主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农村学生享受与城市学生一样的教育条件和质量待遇,解放生产力等方面与群众促膝交谈,并探讨清了几个关系,即:寄宿制学校与农民负担的关系,与实施《义务教育法》的关系,与家庭亲亲的关系,与教育本身的关系,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与和谐社会的关系。通过算账对比、分析眼前与长远的利益,思考学生的未来发展,农民群众也认识到,过去只解决了上学的问题,并没有解决上好学校的问题,现在办寄宿制学校,集中师资和教学资源,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和自立能力的培养。“给孩子一个公平受教育机会,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了家长、教师和政府的共同心声。

3.2多方努力,撤并结合,建办寄宿制学校。该市原有农村中小学182所,按照全市整合农村教育资源的方案,分步实施,逐步推进。争取投入一所,完善一所,示范一所,促进中小学布局进一步优化。到2007年,合并为120所。形成了规模办学,提升了办学水平和档次。

第一步,在每个乡镇所在地建办一所高标准的寄宿制初级中学,撤并其他中学。

第二步,在结合原初中学校基础上,建办高标准的寄宿制小学,撤并临近的小学。

第三步,在村社集中的地方,新建、扩建寄宿制小学,撤并学生少,规模小的学校。

在分步实施的过程中,家长参观了学校的办学条件,观察了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感受到了寄宿制学校的优越性。通过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立,教学资源得以整合,学校布局趋于合理,使山高路远、条件简陋的偏远学校的学生能够集中到交通便利、设备完善的学校就读。

3.3精细管理,服务到位,办好寄宿制学校。寄宿制学校的建办给学校管理带来了新的课题和责任,但寄宿制学校能不能办下去、能不能办好、能不能让群众满意,关键也在学校。因此,学校只有以精细、有效、科学的管理、以整合后的师资、资源的优势,办出有质量的寄宿制学校,解除家长的困惑与顾虑,才是唯一的选择和问题的答案。带着责任与压力,不同类型的学校,在唯一的选择上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和有效的探索。

3.3.1从学生的吃、住、行、安全、教育教学活动等方面把关,建章立制,强化环节,精细管理。学校根据初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兴趣特点,做到了安全责任化,管理规范化,环节精细化,活动个性化。有的学校在寄宿生管理上坚持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亲情育人,并做到“五勤”,即勤扫、勤洗、勤换、勤擦,勤消毒。在过程中,每一位教师,在课堂上是一位好老师,在生活中是学生的好朋友,在对寄宿生的管理上是一位行家里手。学校有序、有效的管理赢得了社会的认同。

3.3.2从学生的行为习惯、人格养成、自立能力等方面入手,细处引导,点滴培养。在调查中,家长普遍重视孩子良好品德行为的培养和他们今后从事的工作对社会发展的意义,93%的家长希望孩子成为具有良好品德行为和有自我生存能力的人。学生住校后,一方面远离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利于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又少了对社会的观察和家务劳动。学校在分析利弊的基础上,拟定了“细处引导,点滴培养,形成习惯”的思路,要求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生活服务者,更是人格示范者。从吃饭、洗碗、叠被、洗脚、洗衣服、搞卫生做起,教师进宿舍、下厨房,亲自参与叠被子、整床铺、洗衣服、做饭的示范性活动,学生从不会到会,会了到自觉,再升华到如何美的程度,其间,学生尝试到了自己的事自己做的意义,也分享到了只要做就能成的快感与价值,从中蕴含的人格养成与生存意识是不言而语的。

3.3.3以丰富学生的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兴趣,张扬学生个性。学校利用可利用的时间、空间、设施,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教室、寝室、食堂文化的氛围,开展丰富多采的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爱好,组建书法、体育、文艺、美术、制作、技术等活动小组,以游戏般的形式蕴含其思想性和教育性,避免强制做法,遵从孩子的天性,注重活动过程,突出生成性教育意义。“它意味着将人格养成、公民素质养成以及与青少年成长相关的内容放在重要地位”。当学生感受到像父母一样的老师,家一样的校园时,这种形式的教育应该是具有生命力的,是全面提升农村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有效形式。

3.3.4加大教学研究力度,着力提高教学质量。质量是寄宿制学校成败的关键所在。办学相对集中、教育资源相对优化后,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就成为农村寄宿学校的重要任务。

寄宿制学校利用教师集中的优势,开展了教师学习在先,教材研究在先,学法研究在先的系列研究活动。以班级授课为基础,以学生不同的认知层次和需求为前提,在教学过程精细化、教学环节精细化、课程改革精细化上功夫,研究教材、设计教学,努力把教科书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几年的实验,寄宿制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社会的肯定。

4.寄宿制学校的变化

变化之一:学校有了规模。寄宿制学校合并了临近的学校,学生由原来的几十人、百人左右扩大到三百至五百人以上,教师由原来的七、八人扩大到几十人。从萧条走向规模,校园有了生机,有了活力。

变化之二:资源得到优化。合并后的学校,硬件设施得到优化、补充。生均图书达到三十册,微机生均比达到10:1;建起了教学实验楼,学生公寓楼,食堂,有了学科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图书阅览室;体育、音乐、美术器材多了,教学活动多了,学校出现了新的变化。

变化之三:队伍得到加强。整合后的寄宿制学校,一方面将学科教学强的教师留在教学岗位上,从原来的同课题一人扩到几人,组成了学科教研组和同课题备课组;教学上弱的教师安排在生活岗位,既负责学生的吃、住、行,又能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和自主的做人习惯。

变化之四:学生有了变化。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为人的生存、发展奠定基础。根据观察、对比、评价,得出的结论是:

学生的自立能力得到提高。过去是吃、住、行依赖家长,现在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动手,从小减弱对家庭的过分依赖,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独立生活、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等方面的能力。

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渐养成。过去碗不会洗、衣服不会洗、被子不会叠,作业由家长逼着做,学习由家长催着学。在学校是一个样,到社会、家庭又是另一个样。现在是碗筷自己洗,衣服自己洗,被子自己叠,在集体的环境里,学习主动性大大增强,且远离了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隔绝了网吧的吸引与干扰。生活上自己做的多了,心理上刺激和伤害少了。学生在具体的生活世界里得到锻炼,在生活的实践中感受人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渐养成,自我生存的能力逐渐形成。

学生的集体观念逐渐增强。过去学生在家中,寂寞、孤独,且生异端。现在在寄宿制的群体生活中,交往、交流多了,丰富的隐型文化和群体效应,有利于学生知识与能力的相互促进,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宽容的人格胸怀和集体意识的培养。

学生的课余活动丰富有趣。过去学生在家中的活动极为单调、无聊。现在课余时间相对充裕,校园文化、活动设施、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充足而丰富,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彰显,思维、能力得以催发,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夯实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变化之五:质量提高了。未合并前,30%的小学不足百人,没有平行班,教学缺乏活力;教师研究交流少,学生交流范围窄,且学科开不齐,活动极为单一,教学质量一直处于末位。寄宿制学校的建办,各方面均优于未合并的学校,规模效应和群体氛围,使教学逐步向精细化迈进;竞争与对比催发着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过去评价这类学校是最低的标准,现在和城市学校一样评价质量。几年的实践表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一年上一个台阶,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明显提升。家长、社会认可度、可信度高了。

5.思考与建议

面对农村教育薄弱,区域间极不均衡、差别极大的问题,人们都在思考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关键问题。笔者通过对寄宿制学校的过程观察和行为研究,理性的感到,答案在执政者的决策中,效果在基层的落实中。在建办的几年中,既有困惑,也有欣慰,既是艰辛的付出,也有喜悦的收获。实践证实“寄宿制学校建设是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措施”。

建办寄宿制学校,有利于巩固“两基”成果,确保农村广大适龄儿童少年依法受完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克服了农村部分家庭难以承担教育子女的任务或教育子女方法不当等种种弊端;有利于推进城镇化建设,较好地解决了外出打工农民子女、单亲家庭的子女和留守儿童的入学问题,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有利于学生自主、自立能力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更有利于推进教育向均衡、公平迈进的进程,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要求。

寄宿制学校是农村教育发展的一种模式,更是农村教育向均衡、公平迈进的有效途径。为能把农村寄宿制学校办成人民满意的学校,办出优质教育的模式,笔者认为:

要强化政府管理行为。按《义务教育法》规定,要真正落实义务教育政府管的责任。一是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办学条件。寄宿制学校的突出问题是学生的食宿安全问题,只有消除不安全因素,才能消除群众和学生的顾虑与困惑。二是要加大软资源的配置力度。寄宿制学校的质量是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问题,特别是要配置数量充足、结构合理、适应教育发展的教师队伍,以满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需要。

要强化学校管理精细化。要把寄宿制学校办好、办优,必须在管理上的精细化上下功夫,学校领导要从一般的、传统的管理模式中调整对寄宿制学校的管理理念,“整合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思想,注重管理过程和管理细节,以求得质量和效益同步提高的管理理念和策略”。注重过程扎实,注重细节无误,追求教育效果,努力使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融合在教师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过程、细节中,变为学生追求进步、勇于探索的学习过程中;倡导人文管理、科学管理和民主管理,为师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宽松、和谐的环境;积极探索和不断总结寄宿制学校的成功经验,创建寄宿制学校的新型模式。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法6条1款

[2]杨东升和谐社会的教育发展观与价值观{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8

[3]人民网-人民日报,2007年08月27日

[4]王铁军.精致化:学校管理的新理念,新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