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优化与分类分级监管实施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2

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优化与分类分级监管实施思考

王成舟

舟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监管服务中心浙江省舟山市316021

摘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是保证其使用有效性的重要前提,通过分类分级监管的方式对其进行管理,也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方法。文章中主要围绕这两点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对于提升特种设备使用安全性与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优化;分类分级监管;实施

对特种设备实施分类监管,是质监部门在有限的监管资源条件下,实现科学监管的制度创新,是提高监管效能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有益探索。通过分类监管,可以让守法企业感觉不到政府干预的存在,让违法企业感觉到政府监管无处不在,从而提高企业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进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近年来,我国多地质监局在特种设备安全分类监管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良好成效。

1分类分级监管实施

1.1分类监管的方法

根据“三分”(设备分等、企业分级、监管分类)监管的原则,质监局将特种设备分为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三个等级,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分为A、B、C三级,根据设备风险等级与使用单位管理水平级别的排列组合,将监管方式分为一、二、三类。

设备分等。根据特种设备在特定使用环境下存在的风险程度,包括设备安全性和危害严重性,对设备进行百分制打分评定,设置以下几种评分标准:①是否依法生产经营;②是否组织保障体系;③是否组织宣传教育培训;④是否落实规章制度;⑤是否具备安全生产条件;⑥是否进行安全生产管理,以此进行综合评定,将85分以上归为为高风险设备,60~85分之间则为中风险设备,不足60分则为低风险设备。如:客运索道和8座以上山路行驶的场(厂)内旅游观光车辆,全部被定为高风险等级。

监管分类。将设备风险等级和使用管理水平进行排列组合,产生9种综合评价结果,分为一、二、三类进行监管。一类单位,以使用单位自律、自主管理为主,指导帮助为辅;二类单位,以使用单位自律、自主管理为主、监督抽查为辅,按确定的比例进行现场安全监察;三类单位是安全监察的重点,监察机构每年至少两次实施现场安全监督检查,督促企业及时整改隐患。

1.2分类监管的实施

试点先行,全面铺开。部分重点行业和重点地区进行分类监管试点,探索分类方法,制订《特种设备分类分级监管办法》和评价标准[1]。结合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标准化的推进,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进行分级,确定重点监管单位。

宣传培训,营造氛围。通过组织召开分类监管专题会议,进行分类监管方法培训。各地质监部门专门成立推进工作组,采用企业自评、监察机构评价、专家评价等方式,对使用单位的安全基础工作、设备安全状况、标准化管理水平等进行定量、定性的评价。统一编制特种设备安全标准化管理相关制度,指导企业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认真开展安全使用管理工作。

提升手段,动态监管。利用监察检验等信息化系统,对设备自动进行分等,开发软件与企业注册登记数据库对接,对企业安全管理状况进行分级,有效节约人力资源,提高分等分级的准确性[2]。对分等分级结果进行动态管理,根据投诉举报、例行检查发现企业有违法违规行为的,则予以降级;被评为低等级企业,经过整改管理水平确有提高的,通过评价准予升级。

2创新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新机制

2.1规范制度。制定保障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新机制正常运行的多项配套设施,政府实施“一岗双责”,协调相关部门,明确职责,理顺职能,以制度巩固新机制,形成以外促内、内外结合的工作气氛,全方位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社会监督支持”的特种设备监管格局,使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机制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2.2联合执法。在特种设备安全检查时。联合政府相关部门,实行联合检查,做到统一部署,集中行动,分工协作。对举报、发现的重大违法行为、突发事件,争取相关单位的支持联动,形成合力,凸显整体作战优势,提高监管效率。

2.3信息共享。联合各相关单位,从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各个环节入手,做好信息传递和信息共享,使信息传递共享成为联动的纽带[2]。下级向上级定期汇报工作成为一种制度,各区质监局坚持定期向市质监局汇报工作情况,传递特种设备监察信息。

2.4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解决监管人手不足的矛盾。尤其是利用物联网技术,监控重点场所、重要时段、重点场所的特种设备使用、维保等情况,能够解决监管人员不足、技术力量欠缺等问题。

2.5协调互助。对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死角、盲点等重大问题,由质监局主动牵头抓协调,督查查找各市县监管存在的盲点和因技术知识不足带来的监管缺失。

3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有效途径

3.1监管触角要延伸。通过全区特种设备一盘棋的战略构想,整合监管力量,使效率成倍增加。

3.2加大执法力度。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机制保障有效,打击特种设备违法行为的手段更全面、更有力、更有针对性。

3.3事故隐患早发现、早消除。通过整合力量,多部门联合执法,对特种设备本质安全和设备安装维修加强监察、检验,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牢牢把住特种设备安全关。

3.4培养和锻炼队伍。以联动为平台,熟悉和掌握相关部门的职能和业务,在综合监管中提升能力,全面实施公众安全教育工程,大力开展“演一场戏、赠一本书、讲一堂课、设一个站、办一个班”为内容的五个一活动[3]。

3.5安全工作中要紧紧围绕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这一中心工作,努力做到“八点”:(1)谋划工作要深;(2)研究工作要准;(3)推动工作要实;(4)检查工作要细;(5)发现问题要严;(6)发现问题要狠;(7)工作反应要快;(8)带好队伍要硬。

3.6在特种设备审批改革中采取三项主要措施,确保特种设备安全生产

一是抓落实、重协调,积极据推动行政审批改革,形成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法治保障的行政审批职责体系。二是抓创新、严执法、努力实现四个转变:(1)在工作格局上由“重审批、轻监管、少处罚”向“先审批、严监管、重处罚”转变;(2)在工作体制上由“被动应付”向“提升本质安全水平”转变;(3)在工作重心上由“事后处罚”向“事前监管”转变;(4)在工作协调上由“单打独斗”向“整体联动,纵横合力”转变。

三是抓服务提效率,努力打造部门形象。紧紧围绕“便民、高效、廉洁、规范”的服务宗旨,规范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发挥好“单位形象、对外窗口、部门纽带”的服务作用,以开放、透明的办公形式,快捷高效的工作节奏,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热忱真诚地为企业服务,营造一个良好安全生产服务环境。

3.7扎实开展安全督查检查,安全大检查要采取不打招呼、不发通知、不听汇报、不用陪同、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工作方式进行全面检查,安全大检查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重点核实、比例抽查、逐级上报的原则,由企业填写调查表,安监部门、质监部门负责按2%-10%比例进行抽查复查,逐步建立数据库,逐步逐年更新[4]。以此建立特种设备企业监管监察基础数据库管理平台系统。必要时可在全覆盖的基础上采用双随机的原则进行检查,进一步提高我区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3.8发挥好聘用的安全生产专家对安全监管工作的技术支撑作用,解决安全监管力量不足的问题,对安全生产专家进行动态化管理,专家使用要采取电脑随机选取,杜绝人情专家和专家相对固定的现象。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分类分级监管与优化,能够有效提升特种设备的使用安全性以及监管水平,对于今后相关工作的实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分类监管和使用安全管理标准化试点工作展开[J].大众标准化,2012,08:64.

[2]蓝麒,刘三江.典型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16,01:59-64+78.

[3]孟祥定,王鑫.对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改革方案的探讨[J].大众标准化,2016,07:67-69.

[4]实施特种设备安全分类分级监管[J].劳动保护,2013,07: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