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减轻初产妇产后疼痛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2

护理干预对减轻初产妇产后疼痛的效果

徐金莲1刘健2

1.临朐县五井中心卫生院山东潍坊262603;2.临朐县辛寨中心卫生院山东潍坊26261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轻初产妇产后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收治的初产妇120名,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产后疼痛的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对两组疼痛程度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Ⅰ级以下疼痛占46.67%,Ⅱ级以上占53.33%;观察组Ⅰ级以下疼痛占81.67%,Ⅱ级以上占18.33%;两组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知识掌握优良率为96.67%(58/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33%(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7%(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初产妇产后疼痛,提高初产妇对疼痛知识的认知,并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护理干预;初产妇;产后疼痛

疼痛是机体应对损伤的不愉快的情绪与感受,是一组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反映了局部或整体的疾病感受。造成产后疼痛的因素主要有会阴切口痛、子宫收缩痛、尿道疼痛、乳房胀痛及分娩用力过度引起的全身酸痛等,而这些疼痛表现直接影响初产妇的康复及婴儿母乳结局,因此临床需要通过多种手段改善初产妇产后疼痛情况。常规护理对产妇认知、行为、心理及环境等因素对产后恢复的影响重视不足,本研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疗效较好。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12月我院收治的初产妇120名,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名。两组产妇均为足月单胎初产,住院2~3d,孕周37~42周,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观察组年龄21~34岁,平均(24.7±5.1)岁,孕周37~41周,平均(40.2±3.2)周;对照组年龄22~35岁,平均(25.1±4.9)岁,孕周37~42周,平均(39.8±2.5)周。120名均为阴道分娩且有侧切切口,且顺利生产。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如生命体征监测、产程观察及产后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1)产前门诊就诊期间对孕妇进行健康宣教,主要讲解产检、分娩相关知识,使孕妇了解产后可能出现的各种疼痛、原因及相关护理措施,孕妇通过宣教提前了解产后疼痛的必然性,消除焦虑;其次通过乳房保健宣教提高母乳喂养效率。(2)产后产褥期保证病房环境清洁,防止感染发生;保证休息充足及心情愉悦,提高康复效率;平衡饮食,以清淡为主。(3)对于宫缩痛,严密监测疼痛时间及出血情况,尽量转移产妇注意力至新生儿;定时改变躺姿;适当按摩腹部,子宫收缩时深呼吸;通过听音乐或看电视放松心情及转移注意力。(4)对于会阴切口疼痛,尽量侧卧位,坐时可把气垫垫在臀位,避免压迫切口;每天用安尔碘棉球擦拭清洁切口两次,并检查切口是否出现出血、受压、裂开等情况,采用红外线照射切口每日2次,每次30min,勤换卫生垫及内裤;饮食方面多摄取膳食纤维与水分,减少便秘发生;便秘时可遵医嘱使用开塞露。(5)对于乳房胀痛,乳房保健及母乳喂养宣教需让产妇及家属了解开奶和按需哺乳的重要性,乳房胀或婴儿饿时按需哺乳,保持心情舒畅,哺乳时从根部向乳头轻柔按摩以刺激乳房分泌;乳腺管堵塞时先喂健侧,喷乳反射开始后换患侧;增加哺乳次数以缓解腺体肿胀,将淤积乳汁挤出;及时纠正哺乳姿势、耐心指导乳房胀痛及乳头凹陷与乳头皲裂的产妇,难以纠正者可以采用吸奶器或注射器抽吸;产后第一天做双乳低频脉冲电治疗以促进乳腺通畅,减轻乳汁淤积。

1.3疼痛评估方法与标准

根据疼痛部位、性质、时间、次数与强度及疼痛感觉、睡眠情况、情绪变化等指标进行评估,将疼痛分为:0级,无痛;Ⅰ级,有痛感但不严重;Ⅱ级,轻微痛且不舒服;Ⅲ级,痛且痛苦;Ⅳ级,较剧烈痛且恐惧;Ⅴ级,剧痛。

1.4疼痛知识掌握及满意度分析

通过产妇对产后疼痛知识及预防、解决方法,母乳喂养知识及母乳喂养方法等相关内容的知晓掌握程度,将疼痛知识分为为优、良、差3级,满意度分为满意、不满意两级。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疼痛分级情况比较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Ⅰ级以下疼痛49名,占81.67%,Ⅱ级6名,占10.00%,Ⅲ级5名,占8.33%;对照组Ⅰ级以下疼痛28名,占46.67%,Ⅱ级14名,占23.33%,Ⅲ级18名,占30.0%;两组疼痛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知识掌握优良率及满意度情况比较

观察组优35名,良23名,差2名,知识掌握优良率为96.67%,满意59名,不满意1名,满意度为98.33%;对照组优14名,良17名,差19名,知识掌握优良率为68.33%,满意49名,不满意11名,满意度为81.67%。观察组知识掌握优良率及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产后疼痛是产后最为常见的产妇感受,对于当前多数的初产妇而言,严重的疼痛感会导致焦虑、恐惧及失眠等症状的发生,不利于产后的康复。急性疼痛也促使血压、血糖升高与呼吸脉搏加快,直接影响机体的系统功能。因此针对初产妇产后疼痛的进行针对性护理有利于改善产妇的负性情绪并促进其康复,常规护理对产妇认知、行为、心理、环境等因素与产后恢复的关系不够重视,而本研究则采用综合性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从初产妇认知、心理、精神等层面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产后子宫收缩痛最为常见,主要应对措施是通过产前宣教使得初产妇认识到子宫收缩痛的必然性及应对措施,消除焦虑感,克服其对疼痛恐惧的紧张情绪,提高痛阈。会阴侧切口与尿道、肛门相邻,产后恶露及出汗易引起感染,需密切观察切口情况及局部清洁消毒处理;通过侧卧位及坐垫辅助坐姿等技巧可减轻切口疼痛情况,通过转移注意力至新生儿可减轻患者心理压力。红外线治疗可促进肌肉和皮下组织热效应,加速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减少疼痛并增加肌肉松弛,可有效地降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母乳喂养可刺激乳房乳腺分泌乳汁,排空乳腺管可减轻乳房肿胀感,越早及越勤喂奶减少乳腺堵塞,乳汁分泌越多有利于恶露排出。双乳低频治疗仪刺激乳腺催乳素分泌,从而改善局部微循环,保证乳腺畅通。乳房保健及母乳喂养宣教,也改善产妇及家属认知,增加母乳喂养的自我效能。通过消毒护理及鼓励排尿等措施降低尿道感染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疼痛分级明显降低,且对疼痛知识及预防方法的认知明显提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初产妇产后疼痛,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闻爱群,王丽莉,赵灵.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疗,2013,32(33):150.

[2]刘宴伟,徐龙昌,周立平,等.初产妇与经产妇产后宫缩痛,泌乳,排尿及恶露对比分析[J].护理学报,2013,20(14):44-46.

[3]袁华.全程导乐陪伴分娩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3,42(10):937-939.

[4]吕春凤.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当代护士:学术版(中旬刊),2013,20(12):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