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方法治疗急诊内科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2-12
/ 2

机械通气方法治疗急诊内科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叶阳蓉

叶阳蓉双流县第二人民医院610213

【摘要】目的观察机械通气方法治疗急诊内科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急诊内科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50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和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血气指标均得到了显著改善,治疗前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血气指标的改善程度和痊愈出院率均较高,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急诊内科呼吸衰竭的治疗中,机械通气联合纳洛酮较单纯机械通气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关键词】机械通气方法;急诊内科呼吸衰竭;疗效【中图分类号】R96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4)02-0034-02

本研究对我院急诊内科近两年来收治的50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观察了单纯机械通气和机械通气联合纳洛酮两种方法治疗呼吸衰竭的效果,并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急诊内科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50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观察组中有16例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年龄在15~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3±13.6)岁。在原发病方面,有6例患者为肺不张,5例患者为肺气肿,4例患者为支气管肺炎,3例患者为一氧化碳中毒,2例患者为地西伴中毒,2例患者为吗啡中毒,1例患者为有机磷农药中毒,2例患者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对照组中15例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年龄在16~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6±10.9)岁。在原发病方面,有5例患者为肺不张,4例患者为肺气肿,3例患者为支气管肺炎,3例患者为一氧化碳中毒,4例患者为地西伴中毒,3例患者为吗啡中毒,1例患者为有机磷农药中毒,2例患者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两组患者各方面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

1.2治疗方法1.2.1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机械通气治疗。首先对患者的原发病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让患者服用糖皮质激素,对患者的水电解质紊乱进行有效的纠正,并对其酸碱平衡进行有效的维持等。然后给予其面罩机械通气治疗,运用型号为美国鸟牌的呼吸机,通气模式采用同步间歇指令模式,将呼吸频率设为10~15次/min,将潮气量设为12~16ml.kg-1。

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及血气分析结果对相关参数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1]。

1.2.2观察组给予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本组患者纳洛酮治疗。给予患者静脉推注纳洛酮+生理盐水,首次纳洛酮的剂量为1.2mg,然后每个15分钟给予患者静脉推注0.8mg的纳洛酮,待患者的呼吸频率达到15次/min以上时,给予患者静脉滴注2mg纳洛酮+500ml生理盐水,将滴速维持在30滴/min,待患者呼吸正常后停止给药[2]。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PH(酸碱度)、SaO2(动脉血氧饱和度)、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O2(动脉血氧分压)等血气指标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并将其详细记录下来。同时认真观察两组患者的痊愈出院情况、改用气管插管通气治疗情况及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

1.4疗效评定标准如果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了显著的改善,1天内神志恢复了清醒,则评定为显效;如果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提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1~2天内神志恢复了清醒,则评定为有效;如果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没有得到改善,2天内神志也没有恢复清醒,这三项指标甚至出现恶化的现象,则评定为无效[3]。

1.5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两两比较,用X2检验计数资料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标准为P<0.05。

2.结果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中有24例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占总数的96%;对照组患者中有19例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占总数的76%。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1)。

表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例/%)

3.讨论3.1急诊内科呼吸衰竭概述急诊内科呼吸衰竭是一些列的病理生理学变化,发生机制为各种突发因素造成患者肺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促使患者在极短的时间内出现低氧血症。呼吸衰竭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在急危重症患者死亡原因中占有极高的比重。要想对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就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使患者的呼吸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对其机体酸碱平衡进行有效的维持,并促进患者脏器损伤的极大程度减轻[4]。

3.2机械通气方法治疗急诊内科呼吸衰竭的应用效果3.2.1机械通气治疗急诊内科呼吸衰竭的应用效果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不断进步,呼吸机和通气方式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在各种病因引起的呼吸衰竭的治疗中,机械通气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但是,单纯机械通气仍然具有较低的治疗总有效率,且患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5]。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中有24例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占总数的96%;对照组患者中有19例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占总数的76%。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3.2.2纳洛酮治疗急诊内科呼吸衰竭的应用效果近年来,医学界研究发现,在应激状态下,呼吸衰竭患者机体腺垂体会降大量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β-内啡肽释放出来,从而显著增加血浆中的β-内啡肽[6]。有关医学研究表明,β-内啡肽能够对患者的呼吸中枢进行有效的抑制,将呼吸冲动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诱发呼吸困难,降低每分钟通气量,使患者的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加重,从而损伤患者的心肺脑等功能,最终使患者出现昏迷等症状[7]。纳洛酮阿片受体拮抗剂能够对β-内啡肽和其他受体的相互作用进行竞争性阻断,从而将呼吸中枢的抑制有效消除,促进患者通气量的有效增加和缺氧状态的有效减轻,使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肺功能免受β-内啡肽的损伤,从而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切实有效的缓解,最终达到促使患者苏醒的目的[8]。

3.2.3机械通气方法治疗急诊内科呼吸衰竭的疗效本研究结果表明,和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血气指标均得到了显著改善;治疗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血气指标的改善程度较高,痊愈出院率较高,病死率较低,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充分说明了二者联合应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血气指标和痊愈出院率,从而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对挽救呼吸衰竭患者生命、提升医院综合效益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综上所述,在急诊内科呼吸衰竭的治疗中,机械通气联合纳洛酮较单纯机械通气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参考文献:[1]黄国梁,陈丽敏.无创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4):217-218.[2]张雪彦,赵晔.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3):420-421.[3]梅小丽,刘倩琦,缪红军.机械通气治疗小儿急性呼吸衰竭42例临床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8):145-146.[4]林敏玲,郭小苗.机械通气联合东莨菪碱治疗小儿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09(1):214-215.[5]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机械通气指南(2007)[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4):350-357[6]夏雪梅,陈余清,刘超,等.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并发呼吸衰竭中的应用及影响治疗因素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34(9):769-772.[7]章云鹤.不同剂量纳洛酮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早期伴呼吸衰竭临床观察[J].临床急诊杂志,2010,8(3):170-171.[8]唐维骏,黄晓玲.院前急救中纳洛酮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9):112-114.作者简介:叶阳蓉女出生年份:1982.12籍贯:四川成都职称:主治医师四川大学毕业研究方向:急诊内科呼吸内科工作单位:双流县第二人民医院邮编:6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