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肥大的研究现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2

腺样体肥大的研究现况

辛文君夏学君贾萍

辛文君夏学君贾萍(陕西省交通医院陕西西安710068)

【摘要】腺样体肥大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上呼吸道疾病之一,目前临床上对于腺样体肥大常用的检查方式是经口腔间接鼻咽镜检查和鼻内镜检查。但由于小儿咽腔狭小,咽部刺激重等原因,患儿难于配合,检查相对难。笔者利用鼻咽部侧位摄片,能良好显示鼻咽腔宽窄情况,并通过测量腺样体(Adenoid,A)厚度和鼻咽腔(Nasopharyngeal,N)宽度以及后气道间隙(PharyngealAirwaySpace,PAS)的宽度,用腺样体指数A/N值及PAS宽度评估腺样体大小与鼻咽腔阻塞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腺样体肥大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腺样体;肥大;分析

【中图分类号】R72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6-0095-02

腺样体亦称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顶后壁中线处,为咽淋巴环内环的组成部分。在正常生理情况下,6~7岁发育至最大,青春期后逐渐萎缩,在成人则基本消失。若腺样体增生肥大,且引起相应症状者,称腺样体肥大,为一病理现象。

1腺样体肥大的病因

鼻咽部位的炎症及其毗邻部位的炎症或腺样体自身的炎症反复刺激使腺样体发生病理性增生。常见的病因为急、慢性鼻咽炎的反复发作,儿童期的各种急性传染病等。鼻及鼻窦的炎症亦可循其粘膜累及腺样体;反之腺样体肥大可使后鼻孔堵塞,又可加重鼻及鼻窦的炎症。

2腺样体肥大的诊断标准

症状腺样体所在部位与耳鼻咽喉相通,故其症状呈多样化。

(1)局部症状:

1)耳部症状:腺样体肥大或咽鼓管口淋巴组织增生均可堵塞咽鼓管咽口,引起该侧的分泌性中耳炎,出现传导性聋及耳鸣症状。有时可引起化脓性中耳炎。耳部症状有时可为腺样体肥大的首发症状。

2)鼻部症状:肥大的腺样体及粘脓性分泌物可堵塞后鼻孔,分泌物还可积聚于鼻腔内,而不易擤出,故常合并鼻炎及鼻窦炎而出现鼻塞、流鼻涕症状。并可有张口呼吸、讲话有闭塞性鼻音及睡眠时打鼾等症状。长期鼻塞和张口呼吸,可引起面骨发育障碍,如上颌骨变长、硬腭高拱、上切牙突出、牙列不整齐致咬合不良、下颌下垂、唇厚、上唇上翘、下唇悬挂、且多伴有鼻中隔偏曲,加上精神萎靡,面部表情愚钝,是所谓“腺样体面容”。长期用力经鼻呼吸可至鼻翼委陷,前鼻孔狭窄。

3)咽喉部及下呼吸道症状:分泌物向下流并刺激呼吸道粘膜,可出现阵咳,易并发支气管炎,可有低热。下颌角淋巴结可肿大。

(2)全身症状:主要为慢性中毒及反射性神经症症状。鼻咽分泌物常被患儿吞入胃中,引起胃肠活动障碍,导致儿童厌食、呕吐、消化不良,继而营养不良。因呼吸不畅,肺扩张不足,可造成胸廓畸形(如鸡胸)。还可出现夜惊、多梦、遗尿、磨牙、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及性情烦躁等症状。有时感头部钝痛。

检查与诊断:

a.视诊有典型“腺样体面容”者,诊断较易。口咽部常见粘液脓从鼻咽部流下。

b.间接鼻咽镜和鼻咽纤维镜检查可见鼻咽顶后壁分叶状淋巴组织,可有5~6条深纵槽。槽中有时可见脓液或碎屑。若小儿不能配合检查,可改用触诊。

c.触诊可触知鼻咽顶后壁处有软组织团块。

d.X线鼻咽侧位拍片及CT扫描可判断腺样体的部位及大小。还有助于与鼻咽部肿瘤的鉴别诊断。

根据A/N比值判断腺样体肥大的不同标准:

测量方法见下图

B线为枕骨斜坡颅外面矢状位切线。d点为腺样体最凸点。d点至B线的垂直距离为A,此垂直线反向延长线与硬腭后端或软腭前中部上缘的交点为c,c到B线的垂直距离为N,用A除以N即得A/N比值。

X线鼻咽侧位片

邹明舜提出:A/N比值≤0.60属于正常范围;0.61~0.70为中度肥大,≥0.71才属于病理性肥大。A/N比值在0.50~0.70内经保守治疗后症状可显著改善,而A/N比值≥0.71的患者中有半数需要行腺样体刮除术.

强军等人认为正常儿童A/N比值均≤0.60,而腺样体肥大儿童A/N比值均>0.60,故可认为A/N比值>0.60时即可诊断为腺样体肥大;结合文献和其所在医院情况,0.60<A/N比值≤0.66为轻度肥大,0.66<A/N比值<0.71为中度肥大,A/N比值≥0.71为重度肥大。重度肥大是外科刮除术的指征,但须结合临床,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后进行。

3腺样体肥大的治疗

一经确诊,应尽早施行腺样体切除术,以使症状能得以改善,发育及营养状况尽快趋于正常。本病预后良好,但已出现“腺样体面容”和胸廓畸形者,则难以恢复到正常水平。

腺样体切除术一般在患儿4~10岁之间施行为宜。若腺样体肥大的患儿的症状较重,如婴儿不能吮乳,或听力差而妨碍其学习语言者,可考虑提早手术。

参考文献

[1]田勇泉,孙爱华.耳鼻咽喉科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36-137.

[2]唐文伟,张新荣.鼻咽侧位片在诊断儿童腺样体肥大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2006,1(2):194-195.

[3]邹明舜.儿童增殖腺-鼻咽腔比率测定的临床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7,31(3):190-192.

[4]强军,高万勤,段晓培,等.儿童腺样体肥大的X线诊断[J].中国保健?医学导刊,2006,14(2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