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新型配电线路自动化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7-17
/ 2

小议新型配电线路自动化模式

冯献文

冯献文

(广东电网公司江门鹤山供电局广东江门529700)

摘要:配电线路在我国的电力事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配电线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也经常会出现一些电路故障现象,为了更快的完成对配电线路故障的处理和恢复,减少在维修过程中的造成的停电时间,需要采用新型配电线路自动化模式,完成配电线路的故障快速诊断和维修。新型配电线路自动化模式是由断路器、配电线路无通道保护DNCP以及备用电源三个部分组成,在出现了配电线路故障的情况之后,故障区域两端的配电线路会在无通道保护的作用下实现自动跳闸,并且快速切除故障部分,将备用电源投入到使用当中,恢复配电线路故障区域的电力供应。本文主要论述了新型配电线路的自动化模式内容,希望将这种全新的配电线路管理模式推广使用,保证配电线路的安全稳定供电。

关键词:配电线路;新型;自动化

引言

配电线路是配电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切实保证电力运输事业的安全可靠性,针对配电线路在工作和使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需要提出专门的解决对策。配电线路自动化模式主要指的是当配电线路发生故障造成电力运输不畅时自动检测出现故障的位置并且及时的切除和处理配电线路故障区域,恢复电路故障区域供电的一种全新的技术。我国的电力发展事业由于起步时间较晚,发展时间较短,且受到了经济条件的限制和制约,难以保证用户的用电需求,传统的配电线路自动化是人工式安装的,配电线路在出现故障情况以后,通过速断电流的方式来实现电路保护,跳闸处理,然后根据电路故障指示器的位置将配电线路故障的具体区域指示出来,通过闭合断路器来恢复故障部分的供电作业,这种故障检验和处理方法虽然较为简单,但自动化程度较低,在维修过程中造成的停电时间过长。

新型配电线路自动化模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所诞生的,在该模式当中,通过查找、隔离和处理故障区域的故障点,将非故障部分通过分段器和重合器实现自动化分离,减少和避免了人工在其中的干预动作,实现了自动化控制配电线路的故障检测和处理,提高了检修和供电恢复的效率,在我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这种新型配电线路自动化模式也具有一定的缺陷和不足,认识到这些问题能够帮助我们开发出更好的配电线路自动化系统。

1现阶段配电线路自动化模式存在的缺陷

现阶段配电线路自动化模式虽然已经能够实现及时的检测在配电线路中出现的故障情况和展开针对性的解决和处理,但仍旧具有一定的现实缺陷亟待我们解决,这样才能创造出更加适合我国电力发展的配电线路自动化模式,更好的保障对社会的供电服务。

在配电线路自动化模式中出现的首要缺陷是由于配电线路自动化模式仅仅只是在配电线路的出口安装了断路器,因此如果出现了配电线路故障的情况,在实施断电程序中,也会对非故障线路进行短暂的断电处理,导致这一部分的供电系统无法正常运行,也无法为人们提供供电服务;第二个缺陷是配电线路自动化模式中,控制电流速断保护的只有出口配备,因此在出现了配电线路故障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即使明确了故障区域线路的位置,但仍旧需要实现全线的断流,这样才能继续线路维修工作,缺乏对配线线路更好的单独性保护;第三个缺陷就是在配电线路自动化模式中,对自动化配置的需求较高,所有任务的完成都依赖于自动化的配置,但该项系统本身的自动化可靠性又相对较低,在检测和维修的过程中,容易因为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对配电线路本身造成严重的破坏。

以上三点存在于配电线路自动化模式的缺陷严重制约了配电线路自动化模式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才能更好的促进配电线路自动化模式的进步。

2新型配电线路自动化模式的优势

减少停电维修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

新型配电线路自动化模式主要采用“手拉手”供电方式,和传统的供电方式有所区别,如果仅仅只是配电线路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仍旧不影响整体供电工作,而传统的供电方式由于配电线路总体连接在一起,一旦某一个环节出现故障,整体线路的供电就会中断,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新型配电线路自动化模式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由于自动化模式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一旦在配电线路当中某一个部分出现了问题,就会针对这一线路的区域进行隔离处理,在隔离当中,非故障供电线路仍旧能保持正常的供电工作,并且隔离区域的维修停电时间也会相应减少,缩短了维修所需的停电时间和隔离电路造成的区域停电面积,更好的为人们提供优质的电力服务,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

2.1提高供电质量

供电质量的提高主要表现在新型配电线路自动化模式通过利用自动化的管理模式实现对配电线路的管理和监督,一旦出现了配电线路的供电问题,就能够快速的检验出出现问题的区域和地点,然后实现隔离和及时的处理;此外,除了针对配电线路故障造成的供电问题,自动化模式还能通过检测供电线路中电流的电压数值来判断在配电线路当中电流是否达到了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发现低压无功现象,就会对这条配电线路中的电流进行及时的补足,提高了供电的质量,避免某一片区出现电压不稳的现象。

2.2减少总体电路投资

从整体情况上来看,新型配电线路自动化模式的投资具有长效性和实用性,相较于传统的配电线路来说,总体的投资更少。优于新型配电线路自动化模式是对整体配电线路进行分化和安排,改变了传统的配电线路中线路繁复的缺陷,利用自动化的装置对配电线路中纷繁的电路路线实施具体的规划,从而保证电路的正常运行。在获得了良好的供电效益的基础之上,新型配电线路自动化模式的总体投资要优于传统的配电线路投资。

2.3节省日常维护费用

新型配电线路自动化模式利用自动化的管理和检测模式实现了快速寻找故障点、减少维修时间和维修费用的目的,从整体上来看,新型配电线路自动化模式有效的节省了配电线路的日常维护费用,对于我国长期发展电力事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新型配电线路自动化模式的未来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配电网的事业也要从传统的高效转换到节能方面,在尽力优化配电网事业的同时,力求达到减少配电网管理消耗能源的目的。新型配电线路自动化模式得发展能够帮助电力单位提高对能源的利用效率,在未来也必将走向节能高效的发展道路,在为人民和社会提供更好的供电服务的同时,减少在日常管理和监督中消耗的能源、减少在运输电力的过程中造成的资源损耗,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论

新型配电线路自动化模式的发展有利于我国对电力事业的管理和发展,在电力运输的过程中处理配电线路故障的情况。新型配电线路的自动化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的减少在维修配电线路的过程中造成的停电时间,并且还能缩小停电区域面积,这些优势奠定了新型配电线路自动化模式的地位,在现阶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人们的供电事业贡献了巨大的力量,提供了更好的电力服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配电线路自动化模式也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电网管理事业也必将走上现代化和自动化的道路,在减少日常管理成本的同时,尽可能的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供电服务,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董新洲,施慎行,王宾,孔玮,薄志谦.新型配电线路自动化模式[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7,03:1-7.

[2]李亚栋.浅析新型配电线路自动化模式[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2:161.

[3]沈震.地区配电网配电自动化的应用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7.09:47-49+20

[4]黄邵远.实用新型配网自动化系统研究与设计[D].山东大学,2009.03:52-5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