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秦小竹周卉

贵州省锦屏县人民医院556799

摘要:目的对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进行总结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6月到2015年2月收治的行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围术期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治愈顺利出院,无并发症情况发生。结论在全电视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时,采取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办法,加强对患者病情的严密观察,采取有效的并发症防治办法,对于患者术后康复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应在临床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术期护理;出血

全电视胸腔镜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其手术过程较简单,手术时间相对较短,对于患者造成的伤害相对较小,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也较小[1]。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是近年来不断兴起并广泛运用的治疗肺癌的手术办法之一,手术治疗效果显著。然而,因胸腔镜手术的学习曲线周期长,且往往在术中采取非直视操作,容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采取有效的围术期护理,能够有效避免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患者的康复也有很大的积极意义。为研究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效果,特选取我院收治的行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对其围术期护理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3年6月到2015年2月收治的行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6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当中,有男性患者4例,女性患者2例。最小年龄为31岁,最大年龄73岁,平均年龄(57.3±9.2)岁。6例患者均在术前接受全面检查,在快速冰冻病理研究后证实其患有肺部恶性病变,且均无手术禁忌。针对患者具体病情,采取相应的肺叶切除术。左上叶切除和左下叶切除患者分别为31例和21例,右上肺叶切除和右中叶切除、右下叶切除患者分别为16例、14例和5例,右中、下肺叶切除患者2例,右中、上肺叶切除患者1例。

1.2方法

1.2.1手术方法

首先,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对患者施以麻醉,利用双腔气管保证单肺通气,让患者采取健侧90°卧位,保持上肢悬吊。其次,手术当中,选取患者第4肋间腋前线,将其作为主操作切口,并以第7肋间腋后线作为辅助操作切口。利用腔镜器械操作手术,在监视器的指引下对患者行相应的肺叶切除术。做好肺动脉和静脉以及支气管、叶间裂的处理工作。将刘伦旭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方法作为指导方法,在完成切除后采取及时处理办法,对纵隔淋巴结进行清扫。

1.3护理方法

首先,对患者施以有效的术前护理。针对患者可能存在的焦虑、紧张和恐惧等心理压力,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通过有效的沟通交流,让患者学习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手术治疗的意义极其术后效果,并在家属的配合下,实现其心理放松,以积极心态面对自身的病情和治疗,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相关工作。在手术开始前,做好呼吸道准备。如患者存在呼吸道感染,则利用抗生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患者在术前有较长吸烟史,则对痰多患者采取雾化吸入。同时,对患者开展戒烟训导,使其认识到吸烟对于自身病情的负面影响,并尽早戒烟[2]。在术前指导患者进行坐位胸式深呼吸训练和咳嗽排痰训练。保证患者术前八小时禁食和水,采取有效的并发症预防办法。

其次,做好术后护理工作。对患者体位进行准确处理。患者在术后仍处于全麻阶段,使其采取平卧位,保证头部偏向一侧,以便口腔分泌物顺利流出,保证其气道通畅。待完全清醒且血压稳定后,采取半卧位,适当调整床头角度,使角度不断加大,利于患者呼吸且减轻其伤口疼痛。同时,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工作。及时掌握患者意识情况,以及其体温、呼吸和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做好相关数据记录工作,为后续的治疗和护理提供帮助。此外,患者在术后依据病情需放置上、下胸腔引流管,帮助其胸腔内积液和积血的排出,有效避免胸腔内感染[3]。应做好胸腔引流管的护理工作,保证引流管的固定,避免其滑脱、受压或打折,确保其通畅性。对胸腔引流管进行及时挤压,频率在2次/d,确保引流管畅通。保证引流管液柱的上下波动,若水柱无波动,则表示引流管不通畅,多由沉淀物或血凝块阻塞造成。针对患者可能的出血问题,由于术后6-10h为出血高发时间段,应根据患者具体的体质和身体机能,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4]。若患者存在高血压或凝血功能障碍,则加强巡视看护,对于其引流液的色泽和流量进行观察。若引流液色泽短时间内呈鲜红色,或者流量突然增多,则可判断患者出现活动性出血,需要采取及时的处理办法,同时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针对患者具体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办法。对引流瓶液体进行随时更换,避免其引流量过大造成引流不畅。更换过程应在无菌环境下进行,避免逆行感染情况的发生。行胸部X线检查后,如患者肺复张情况良好,且胸腔内积液和积气已排出,患者24h内胸液引流量<100ml,则可进行胸腔引流管的拔除[5]。拔管过程中,应保证患者处于屏气状态,避免气体倒回胸腔。做好伤口的封堵工作,避免患者出现感染。观察患者拔管后的呼吸情况,是否存在呼吸急促或胸闷等情况,且伤口敷料是否存在渗血或渗液,若有则采取相应的处理办法。

同时,做好患者的呼吸道管理。实现呼吸道的净化和通畅,能够保证患者正常呼吸,对于其肺部并发症的减少也有积极意义。对于患者存在的多痰液且影响呼吸的问题,为患者提供排痰辅助。首先,让患者进行腹式呼吸,并在深呼吸和翻身以及拍背的辅助下,通过多次咳嗽,实现痰液的有效排出。若患者在术后因乏力而无法有力咳嗽,可通过对其胸骨切迹上方气管的指压,达到刺激效果,刺激患者咳嗽,达到痰液排出的效果。如患者存在呼吸衰竭先兆,可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方式实现痰液及时排出,并利用氧气湿化吸入,实现雾化吸入,在微小颗粒作用下,活跃纤毛运动,促进痰液咳出。

2.结果

所有患者在术后护理过程中,共有3例患者出现肺表面或残端漏气情况,且有2例患者在术后发生乳糜胸。肺表面或残端漏气患者具体表现为,其胸腔引流管存在气体溢出的情况。在有效的处理办法之后,患者肺部呼吸音恢复正常,且肺膨胀情况也恢复正常。所有5例存在相应问题的患者经由胸腔闭式引流,且在合理控制饮食之后,其相应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肺膨胀良好,引流量也显著减少。所有患者最终均顺利治愈出院,且无并发症病例情况发生。

3.讨论

电视胸腔镜微创胸部外科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微创手术方法,其与传统的开胸手术相比,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手术造成的创伤较小,且出血量较少,患者术后的疼痛情况较好,恢复速度较快。然而,由于患者对于自身的病情和手术过程、手术效果存在很大的焦虑和疑惑,很容易出现紧张和焦虑问题,甚至导致其出现抑郁问题[6]。这很有可能造成患者出现术中的不良反应,如心跳加快且血压升高等问题,对于手术操作造成很大影响。此外,患者术后还需要进行胸腔引流管的管理和呼吸道的管理。需通过对患者围术期的全面有效护理,做好术前的准备和护理工作,以及术后的呼吸道护理和引流管护理,才能避免相关问题的发生,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术后的康复过程也更加顺利,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接受科学有效的围术期护理,通过术前的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护理以及术后的引流管护理、呼吸道护理等,患者的术前心理状态得到显著优化,其对于手术的信心大大增强,且术后全面的护理实现其引流管和呼吸道的有效护理。患者痰液排出情况良好,呼吸道畅通,且无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加快,且住院时间缩短,对于其手术治疗起到巨大的辅助和促进作用。综上所述,对全电视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进行围术期有效护理,能够有效实现对患者的术前指导和术后护理,使得手术效率和术后康复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秦智利.电视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10(02);53-55

[2]朱小燕,谢雪梅,刘尧萍,罗珍.电视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患者围术期的观察与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20(18):92-94

[3]张雪姣.电视胸腔镜下心脏外科手术的护理配合[J].全科护理.2012,18(18):104-105

[4]裴连花,邓海清.电视胸腔镜下肺小肿物切除围术期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20(12):26-27

[5]杨朝坤,吴远林,周鸿志,沈长军,王徽.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治疗胸腔疾病94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1,25(01):33-34

[6]李秀梅,张东,吕宾,高克芹.282例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2,18(02):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