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供电所管理新模式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农村供电所管理新模式探究

张兴

国网五台县供电公司山西省035500

摘要: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用电需求有所上涨。当前环境下农村供电所管理工作亟待创新。文章以此为基础对农村供电所管理现状及新模式展开探讨。

关键词:农村供电;供电所;供电管理;管理模式

引言

农村供电所直接服务于广大农村地区,是面向农民的基层窗口,其直接任务是为农村地区生活生产用电提供保障,满足农村地区对电力的需求。可以说,农村供电所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供电效率。近些年来,随着乡镇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供电所的服务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农村供电所管理层面的诸多不规范现象,直接影响到供电效率和供电水平。这就要求农村供电所应该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尤其是针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采取有效措施,实现规划化管理,保障农村用电的畅通与安全。

1农村用电客户情况分析

首先,农村生产类电力客户。根据农村生产类电力客户典型服务需求,细分为三类:种养殖类电力客户、加工类电力客户、排灌收割类电力客户。(1)种养殖类电力客户。从事农村、农场或者农业生产基地的电犁、打井、灌溉抽水(除稻田排灌用电)、积肥、育秧、捕虫、种植或栽培果树、蔬菜、饲养牲畜、水产养殖等行业的电力客户。(2)加工类电力客户。从事农村农副产品加工、经济作物加工、木材加工、口粮加工和牲畜饲料加工等行业的电力客户。(3)排灌收割类电力客户。排灌收割类电力客户主要为农场、村社集体、乡村农户等,用电性质为农业排灌用电(包括固定的电动排灌站和临时使用的电动水泵),农作物收割用电等。其次,农村生活类电力客户。根据农村生活类电力客户的典型服务需求,细分为三类:农村居民生活类电力客户、农村商业类电力客户、公共服务机构类电力客户。(1)农村居民生活类电力客户。即农村、场镇的居民客户,用电性质主要为住宅用电。(2)农村商业类电力客户。农村商业客户,其用电性质为商业用电(在流通过程中企业专业从事商品交换和为客户提供商业性、金融性、服务性的有偿服务,并以盈利为目的的这些经营活动所需要的一切电力),主要分布在农村乡镇或场镇。(3)公共服务机构类电力客户。主要包含医院、学校、文化教育机构、政府机关等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电力客户。另外,公益类电力客户。根据供电服务需求共性,主要为五保户、孤寡老人、农村养老院、福利院等用电。

2农村供电所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农村供电所基层职工岗位职责模糊,

农村供电所都未能够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基层职工甚至不清晰自己的岗位责任。大部分基层职工都认为自己的工作任务是“确保正产供电、解决用电问题,做好缴费收费工作”。一旦农民遇到用电问题,基层职工往往会出现相互推诿、敷衍了事地情况。对普通民众而言,农村供电所是保障居民正常用电的,一旦居民用电出现问题,供电所理应为用户解决实际难题,及时检修供电设备,维护供电线路。但现实状况中,基层职工显然未能够正确履行岗位职能。

2.2无功补偿不足问题

农村中广泛使用的农村机械设备。如:整流器、电焊机、电抗器等,不仅需要损失大量有功功率,还有损失极大的无功功率。此外,农村中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配比的不科学,使得用电器很大程度上处于空载的状态。不仅造成了电能的浪费,还破坏了电网运行的平衡。

2.3配电体系不健全

当前我国的农村配电体系缺乏完善,虽然电网覆盖面积比较大,但是缺乏有效的线路安装规范。有些农村地区的低压线路,由于要穿过高大的植物和树林,倘若不能控制电线的高度,很容易导致一系列的安全隐患。还有部分农村地区的配电室体系不健全,没有安装避雷器和排水设施,室内电路存在杂乱的情况,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农村用电造成了安全隐患。

3农村供电所管理创新策略

3.1构建完善的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责任

农村供电所应该坚持“以岗定人”的基本原则来严格制定岗位职责,做到岗位到人。除此之外,农村供电所还应该根据岗位情况,设置明确规范的工作标准、业务程序,努力形成职责清晰、各负其责的工作体系,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3.2提高电网电能质量

首先,基于电压源换流器VSC的组合型电能质量综合控制方法。设备组成:整个设备的最主要的控制部分是总控制器,电压源的换流器是这个设备行使功能的工作部分。其次,农网变台的主要工作区域电压较低的地方装配有系统的总控制器,以及电压源换流器VSC,可独立安装,也可把这些设备设置在综合配电箱内,这样不仅可以代替原始意义上的无功补偿装置,还可以极大程度上的节约空间,简化工作台区的结构。总控制器、电压源的换流器VSC之间可以彼此配合,来实现对农网台区电能质量综合治理指标的综合治理。另外,VSC换流器。具有较低的系统成本,因为它们的配站比较简单。VSC实现了电流的双向流动,更易于反转功率流方向。VSC可以控制AC侧的有功和无功功率。VSC不像LCC那样依赖于AC网络,因此它们可以向无源负载供电并具有黑启动能力。使用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阀,则无需进行晶闸管所需的换流操作,并可实现双向电流流动。这种操作装置的主要优势:使得VSC换流器发挥了技术优势,能够彼此优势互补,互为协调。这种操作装置可以把负荷侧的三相不平衡电流、谐波、无功类型的电流、产生的电压类型的偏差等农网台区的规范梳理。

3.3健全农网配电体系,确保供电设施质量安全

电力工程农村电网需要根据国家的配电设施规范,健全农村配电设施的安全体系,实施配电设施的专业性安全维护。在农村配电中,要建立安全性高的配电室,加装规范的配电室灭火设备与防雷电设施、安全排水设施,室内的电路要摆放整齐。健全农村供电设施质量体系,使用质量好的设施与供电材料,并保证材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并将带电设施的外围设置好保护环节。要在对应的用电与配电地方,悬挂相关的警告标志。还要控制电网的配电安全距离,确保农村地区人们的安全出行。

3.4建立台区线损多维度奖惩体系,形成激励考核长效机制

为调动基层线损专责的主动性、积极性,公司建立台区线损多维度奖惩体系。一是对供电所月度线损合格率、日线损累计不合格天数超过3天的台区、连续3天及以上不合格的台区、未当天建立线损模型的台区等进行分项纳入月度绩效考核,全公司通报排名;二是对日线损累计不合格天数超过4天的台区,每超过一天,直接经济考核责任台区经理并连带供电所长;三是对台区线损管控较好,台区线损率持续降低的台区经理,兑现经济奖励并给予业绩积分量化,对台区线损管控较差,线损率持续居高不下的台区经理,需书面分析原因并下发考核责任状,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

3.5树立良好服务意识,坚持为人民服务

农村供电所应该高度重视民众的用电需求,及时创新服务理念,以便更好地服务民众。农村供电所工作人员直接代表供电企业的形象,应该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服务理念,努力使得广大用户能够切实感受到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完善服务。本文认为,供电所还可以在用电低峰期开展优质服务评比活动,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升服务理念。对部分表现优异的工作人员,供电所还可以予以树立典型或者物质奖励等方式,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结语

通过对农村供电网络情况的叙述和现有采取的农网供电质量综合治理的解决方式,我们知道由于农村经济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电下乡,使得农村供电负荷加大,农村供电网络的压力也在加大,优化农村配网体系、加强线损管理、提高服务意识,能够有助于农村供电所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永梅.论农村配电网安全管理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2016(13).

[2]杨志峰.农村配电网“低电压”问题分析及治理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2015(21).

[3]陈楠楠.农村配电设施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及整治措施[J].科学时代,20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