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检验中心肌酶谱检测的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急诊检验中心肌酶谱检测的价值分析

徐爱君

(湖南省华容县人民医院检验科414200)

摘要:目的分析心肌酶谱检测在急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接收的250例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疾病分型分为2组,急性心梗组、脑外伤组各125例,同期择取我院体检健康者125例为对照组,均行血液心肌酶谱检测,比较三组心肌酶谱指标水平及心肌酶检测敏感性。结果急性心梗组、脑外伤组的CK、CK-MB、LDH、AST、α-HBDH指标水平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心肌酶谱检测的敏感性高,提高急诊检验诊断率,可作为急诊检验项目之一。

关键词:心肌酶谱;急诊;检验

心肌酶是指心肌细胞中能够促进心肌细胞的催化代谢、电生理活动调节的一类酶类物质,如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等[1]。为分析心肌酶谱检测应用于急诊检验中心的价值,我院以2015年5月-2017年5月接收的250例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接收的250例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与WHO组织颁布心肌梗死诊断标准、Glascow脑外伤诊断标准符合,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急性感染病、肝肾疾病、精神疾病、恶心肿瘤及药物过敏等患者。按疾病分型分为2组,急性心梗组125例,男女比例69∶56,年龄48-72岁,平均(65.23±17.26)岁,病程2-12h,平均(6.03±2.14)h;脑外伤组125例,男女比例78∶47,年龄47-73岁,平均(62.54±15.67)岁,病程5-14h,平均(7.05±1.23)h。同期择取我院体检健康者125例为对照组,男女比例60∶65,年龄45-75岁,平均(65.17±10.25)岁。三组性别、年龄比较均无统计意义(P>0.05)。

1.2方法

急性心梗组与脑外伤组均于发病后采集3ml静脉血,对照组常规采血,选用CBAS8000型号全自动生化仪(罗氏生产)、配合试剂按照说明书、实验室规程进行心肌酶谱检测。心肌酶谱指标参考值范围:CK值:24-170U/L,CK-MB值:0-24U/L,LDH值:103-227U/L,AST值:0-40U/L,α-HBDH值:72-182U/L。

1.3观察指标

观察及比较三组心肌酶谱指标水平及心肌梗死、脑外伤的心肌酶检测敏感性。

1.4统计分析

SPSS21.0软件统计数据,正态计量资料(±s)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2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组间比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统计意义。

2.结果

2.1三组心肌酶谱指标水平比较

急性心梗组、脑外伤组的各项心肌酶谱检测指标水平均比对照组高(P<0.05),脑外伤组CK水平低于急性心梗组,CK-MB、LDH、AST、α-HBDH水平均高于急性心梗组(P<0.05),见表1。

2.2心肌梗死、脑外伤的心肌酶检测敏感性

急性心梗组125例患者中,120例检出CK水平升高,敏感性占96.00%;脑外伤组125例患者均检出CK水平升高,敏感性占100.00%。

3.讨论

当人体心脏功能损伤后,或心肌细胞坏死、破裂,心肌酶类物质则穿透心肌细胞膜流向血液中,通过血液检测可检出心肌酶物质以反映心肌早期病变情况[2]。急性心梗发病后可改变患者血液中酶类水平,CK、CK-MB在血液中的水平,可于心梗发生3-8h内急剧升高,10-36h内迅速升至峰值,72-80h内则恢复正常水平,故具变化迅速、快速达到峰值、恢复快的特性,利于疾病的及时诊断;而LDH、AST指标水平变化较晚,通常于心梗发生后8-18h内才被检出,24-72h内升高至峰值,约6-10d内恢复正常值[3-4]。因此,CK、CK-MB、LDH、AST、α-HBDH几种心肌酶联合检测能短时间内诊断出心肌梗死,并起到互补效果。从本研究结果看,急性心梗组的CK、CK-MB、LDH、AST、α-HBDH指标含量均比对照组高,且CK升高检出敏感性达96.00%;提示心肌酶谱检测有助于加快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通常脑外伤的病情严重,发病后可导致心肌不同程度损害,经临床检查显示心肌酶谱、心电图均异常变化。目前,临床对于脑外伤所致心肌酶谱改变的机制暂无具体解释,考虑可能是出现脑外伤后,体内释放大量的儿茶酚胺,刺激一氧化氮、精氨酸升压素、血管紧张肽Ⅱ的浓度上升,造成冠脉痉挛,继而引起心肌坏死,使得心肌酶谱水平增加,心电图变化异常[5]。从本研究结果可知,脑外伤组的CK、CK-MB、LDH、AST、α-HBDH指标含量均比对照组高,且CK升高检出敏感性达100.00%;提示心肌酶谱检测可监测脑外伤后心肌损伤情况,有助于判断病情。

总结上文,心肌酶谱检测应用于急诊检验中的价值显著,及时诊断临床急诊疾病,提高诊断准确性,建议临床将心肌酶谱检验纳入急诊检验项目。

参考文献

[1]罗京资,胡汉斌.急诊检验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意义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5):702-703.

[2]高龙霞.心肌酶谱检测在急诊检验中的临床意义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0):48-49.

[3]金士萍.临床急诊检验心肌酶谱检测的意义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9):112-113.

[4]王涛.急诊检验中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必要性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6):137-139.

[5]张水青,唐良洪.心肌酶谱检测在急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5):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