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作文自改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培养学生作文自改能力

陈君青

尤溪县文公小学

一、怎么教,怎么学

(一)师示范

在学生作文之后,我先及时快速地浏览学生习作,找出其中最为典型的习作为例子,把此文展示在学生面前,边用规范的修改符号修改,边讲评这样改的原因。平时学生已有过修改病句的基础练习,对修改符号并非完全陌生,只是结合修改,根据学生的熟悉程度适当提醒、强调或补充,对于怎样改、为什么改则重点指导。这样,学生会逐步规范修改符号的使用,逐渐领悟修改的步骤和方法。

(二)初"试水"

老师示范之后,还不能立刻让学生独立修改,跨度太大,会让学生畏惧。我接着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评议--再选一篇比较典型的习作,印发给学生,出示课前归纳的该文的几个存在问题,让学生群策群力,提自己的修改意见。对学生的看法,正确的要肯定、不吝鼓励;不恰当的不必急于否定,免得打击其积极性,可肯定其参与精神,再鼓励大家参与讨论,谈各自看法,让学生在思辨中成长。在集体评改时,学生通过反复阅读和揣摩,修改作文的方法基本掌握了,最后再进行归纳和总结做法。

(三)交换改

小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一般是低于评价别人的能力的,往往能正确地分析别人的行为,却不善于全面地、确切地分析自己的行为。我放手让学生修改时,让学生先交换批改习作,同时把程度高与程度低的学生两两搭配,发挥"帮""扶"作用。同时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作文的要求将批改步骤写在黑板上,比如①改错字;②改错词;③找出错的语句;④找出不好的或欠缺的内容;⑤讨论写出评语草稿。鼓励基础差的同学敢于挑出别人习作中的毛病,先发现问题先批改,再让基础好的学生二次修改,并鼓励他们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争论。

(四)自己改

当学生能比较精当地修改别人的文章时,要慢慢过渡到能修改自己的文章。独立写作和独立修改是不可分割的,让学生达到"自能作文"是我们教学的终极目标。自改习作前,要先回顾本次的习作训练目标、习作修改的步骤和方法,接着按照习作训练目标检查自己文章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

二、改什么,怎么改

(一)文章改什么

从修改的"面"来说,可分化成各个修改的"点",让学生要么改错字、用词,要么改句、段,要么改开头、结尾,要么改篇章,每次练习要确定目标和要求,有针对性,由易到难,由部分到整体,做到循序渐进。

从学段来说,要根据不同的级段确定螺旋上升的目标要求。新课标对中段学生的能力要求是:"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对高段的学生要求是:"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从学生的程度来说,可根据学生的程度差异因材施教,区别修改要求。如能力薄弱的,指导他们修改时,重点可放在字词、标点,语句是否通顺方面;中等生的指导,则应该对他们提出比前一类学生更高的要求,条理是否清楚、前后是否连贯是其修改侧重点;基本功较好学生的指导,要求更全面,侧重放在中心是否明确,内容是否丰富方面。

(二)文章怎么改

1.读给自己听

我强调学生修改文章要反复读。初次读,是看作文是不是符合习作要求,有没有离题?中心明确了吗?详略妥当否?需要增删什么内容?再次细读,听一听,自己觉得哪里拗口?拗口的地方就是文章的"病灶",就需要修改。要逐词、逐句、逐段的斟酌、推敲、揣摩,把写错、用错的字词改准确,使用不正确的标点符号改正确,不通顺的改通顺连贯,重复啰嗦的部分,要毫不可惜地删去,而意思表达不够清楚、完整的,要适当补充、增加。改完之后再一次读--三读。读给自己听,感觉满意否,不满意则再改。最后读得能朗朗上口了,就算过了自己这一关了。

2.读给别人听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时自己发现不了的毛病,旁人却可能一目了然,因为他人不是写作者本人,不一定有作者的经历,他容易听出表达不明白之处。所以可以求教他人--读给别人听,让听者质疑提意见。如白居易就是这样做,才能写出"晓畅易懂"的诗作。

3.重抄反刍

常言道: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对于自己写的文章,有时读也发现不出问题,但是如果重抄一遍就会发现。那是因为重新抄写时,全神贯注的,相当于字字句句细细反刍一遍,这样一来就能发现以前修改时不曾发现的问题,然后进行修改。

4."冷处理"

有不少人觉得文章刚作完,要修改时却不知从哪下笔,那是因为当时作文是全力以赴了,所以一时找不出自己的缺点。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往往是随着知识的增多、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加深的。所以,草稿写好后,不防先放上一段时间,几天之后,待冷静下来阅读,就较容易较客观地发现其中的不妥之处。经过这样的"冷处理"后,可以冷静地思考一些问题,修改就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三、做好及时评价

在学生互改、自改的基础上,教师要及时作出评价。对于修改得好的学生作品,投影仪展示出来,可以是教师宣读,也可以让学生朗读,把修改前后进行比较,体会修改文章的重要性。对改得好的学生和进步较大的学生,及时给予肯定、表扬、鼓励,创设荣誉勋章,甚至给予一些物质奖励。我的做法是编辑班级作文小报,把学生修改后的习作在班级小报上发表,不同的等级冠以名称:录用三篇的,颁发"写作新苗"证书;录用七篇的,颁发"写作小能手"证书;录用十篇的,颁发"班级小作家"证书;录用十五篇的,颁发"诺贝尔文学奖",并为其出版专刊。小作者有成就感,对他人也是一种激发,跟着努力进取。学生在这样反复修改的过程中,不断品尝得失,就逐渐养成了勤于动笔积极思考、追求完美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白金声.怎样当老师[J].怎样教语文.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05).

[2]贾志敏.贾老师教语文[J].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2).

[3]管建刚.我的语文观[J].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