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作坊生产白酒卫生质量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4-14
/ 1

农村小作坊生产白酒卫生质量分析

任贤林

任贤林(湖北省保康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保康441600)

【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农村小作坊生产白酒卫生质量,为加强农村小作坊生产白酒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10年本单位监测的白酒卫生质量进行统计分析,评价标准按照GB2757-1981《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要求,进行了感官、乙醇浓度、甲醇、杂醇油、氰化物、铅、锰等指标的监测分析。结果2005-2010年共监测白酒425份,不合格95份,超标率达22.35%。其中,小作坊生产白酒395份,不合格95份,超标率为24.05%,也就是说不合格的全是小作坊生产样品。超标的项目有感官、甲醇、杂醇油。

【关键词】小作坊白酒卫生质量

本地属于湖北省西部山区,农村传统有自酿白酒的习惯,其生产白酒除自饮外还向周围农民出售。由于生产工艺落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饮酒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为了了解本地小作坊生产白酒卫生质量,本文对2005年来所检测的白酒进行统计分析。现将2005年以来本辖区小作坊白酒卫生质量监测结果与同期监测其他白酒比较分析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监测项目按照GB2757-1981《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要求进行了感官、乙醇浓度、甲醇、杂醇油、氰化物、铅、锰等指标的监测。在2007年以后按照标准第2号修改单取消了杂醇油的监测

1.2检验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方法GB5009.48-2003中检测方法,其中甲醇、杂醇油采用气相色谱法,铅、锰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氰化物采用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

1.3评价按GB2757-1981《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评价。

1.4数据处理按超标率统计,每份样品有一项不合格即为超标。

2.结果与分析

2005-2010年共监测白酒425份,不合格95份,超标率达22.35%。其中,小作坊生产白酒395份,不合格95份,超标率为24.05%,也就是说不合格的全是小作坊生产样品。超标的项目有感官、甲醇、杂醇油。结果见表1。

表1

3.讨论和建议

3.1对本地2005-2010年白酒卫生质量监测分析结果可看出,不合格产品全部为农村小作坊生产,不合格项目为感官、甲醇、杂醇油,其中以杂醇油超标为主,在2005年和2006年占到38.57%和48%,使这两年的超标率达到48.57%和58.67%,一半的样不合格。在取消杂醇油项目后,则超标率降到10%以下,以感官和甲醇为主。

3.2白酒感官不合格主要是有杂质和异味,影响酒的品质;甲醇含量过高,在体内蓄积,呈现中毒症状,重者出现意识朦胧、昏迷、视神经萎缩,严重者引起死亡;杂醇油为高级醇类化合物,虽然含量及比例对白酒风味很重要,但其毒性比乙醇大,含量高的饮后有头痛、头晕等症状。

3.3农村小作坊生产白酒过程中存在许多工艺上的问题,导致感官、甲醇和杂醇油超标。在白酒生产过程中,原料分解产生甲醇、杂醇油,蒸馏排杂、掐头去尾就可减少这些有害物质的含量。小作坊往往因设备简陋或生产技术不过关,造成排杂不彻底。有些不法分子利欲熏心,用工业酒精兑制成散装白酒销售,以谋取暴利,这种情况造成往往造成食物中毒的发生。

3.4农村小作坊规模小,经营分散,监管难度大,但比较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基层监督人员要经常对其产品进行监测,严格把住质量关,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另外,小作坊白酒中杂醇油含量过高带来的问题也应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GB2757-1981.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S].

[2]GB5009.48-2003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S].

[3]吴晓旻,陆明艳,等.武汉市2010年烘焙食品安全现况调查[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1,22(5):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