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域文化背景下建筑幕墙创意设计思考陈琦郑京京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基于地域文化背景下建筑幕墙创意设计思考陈琦郑京京

陈琦郑京京

浙江中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呈现爆炸式增长态势,与之相应的建筑行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在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首当其冲的便是现代建筑幕墙设计过于老套、不够创新。针对这一现状,国内外的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提高建筑幕墙的设计新意。本文基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视角,以常州地域文化为背景,对地域文化背景下建筑幕墙创意设计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我国的建筑幕墙设计行业提供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从源头上提高建筑幕墙的创意设计能力和水平,进而推动建筑幕墙行业的不断健康发展。

关键词:地域文化;建筑幕墙;创意设计;人才培养

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向纵深方向推进,我国的建筑行业随之进入一个发展高峰,人们对建筑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最受关注的便是建筑的幕墙设计。但是现代建筑幕墙进行创意设计并不是那么简单,我国的建筑幕墙创意设计行业起步较晚,发展较慢,技术水平还不够高。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能走治标不治本的野路子,而是要从建筑幕墙设计人才着手,加大对建筑幕墙创意设计人才的培养力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的困窘局面。本文首先建筑幕墙行业的发展背景进行了简单分析,然后指出相关专业高职教育现状与存在问题,最后着重对地域文化背景下基于工作室的“三三制”建筑幕墙创意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希望能够为建筑幕墙创意设计人才的培养提供新思路,建筑幕墙的创意设计越来越好。

一、建筑幕墙行业的发展背景

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展开,我国建筑行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以前的建筑行业更加关注的是建筑质量问题,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建筑行业随之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为了适应新时期的发展变化,建筑行业在严把建筑物的质量关卡的同时,越发需要兼顾建筑的外观形态,因为人们对建筑物造型的美观性和独特性需求呈直线上升趋势,在这一背景下,建筑幕墙行业脱颖而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经过相关信息的搜集整合和分析之后,发现我国的建筑幕墙市场已经非常发达,建筑幕墙材料和产成品的需求量和销售量都在世界前列。另外,随着建筑幕墙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幕墙的类型和造型不断推陈出新,现如今的主流新型幕墙就有生态幕墙、光电幕墙和智能幕墙等,越发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信息化趋势。建筑幕墙的自身特性决定了它的外观形状的重要程度,建筑幕墙设计师在进行建筑幕墙设计时通常会综合考量建筑功能、城市风格、地域特色等诸多因素,在展现建筑美观的同时体现了城市的艺术气息和地域的文化风情。除此之外,随着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环保因素已经成为建筑幕墙设计的必要因素之一,只有在建筑幕墙的创意设计时以节能环保为设计理念,将其贯穿于建筑幕墙建设的始终,才能打造出高质量、高水平、高审美的绿色建筑幕墙,促进建筑幕墙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相关专业高职教育现状与存在问题

要想提高建筑幕墙的创意设计水平,设计人才的培养是关键,而高职教育又是建筑幕墙创意设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但是综合考察我国现阶段的相关专业高职教育现状,我们可以发现情况不容乐观,“缺位”现象严重。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目前我国的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中仍未开设幕墙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前提不足。具体存在问题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建筑幕墙专业开设不足。我国目前高职学校开设的建筑装饰专业主要培养方向是施工管理或者建筑主体设计,对于建筑幕墙的相关课程的设置诸如智能幕墙等相当匮乏,严重阻碍了建筑幕墙创意设计水平的提升。第二,在开设了建筑设计专业的部分高职学校中,建筑幕墙的创意设置课程鲜少设置。当前我国的高职学校在进行建筑专业设置时,功利性过强,只关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而忽视了创意型人才的培养,而创意型人才才是社会更需要的人才。

三、地域文化背景下基于工作室的“三三制”建筑幕墙创意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1.常州地域文化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常州地域文化中的“仁义智信”源远流长,古运河文化、历史名人故居与江南饮食文化、传统手工艺文化与近代工商业文化融合共生,形成富有特色的现代地域文化。

2.建筑幕墙工作室建设背景

在包豪斯工作坊背景下,我们可以探索创立建筑幕墙工作室,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校内外教师团队为指导,以工程项目为创意设计实践的载体,以学生的创意设计能力为培养核心,将有效提升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3.基于工作室的“三三制”建筑幕墙创意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在当下倡导“工学结合,以生为本”的理念下,应积极探索工作室为平台的“校中厂”创意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借鉴本科教育中分阶段的培养特点,实现高职教育的“三三制”,具体特征为:

构建高职三年期间总共三个相互独立、又层层递进的建筑幕墙人才培养发展阶段。具体可以设置为:第一学年为通识教育阶段,学生在第一学年积极融入高等职业教育的公共通识课程体系和专业通识课程体系之中。第二学年为专业培养实践阶段,学生围绕建筑幕墙创意设计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主要学习幕墙工程材料、建筑装饰设计、幕墙专项设计、设计软件应用、色彩与造型分析、创新思维与方法、幕墙设备与维护等。第三学年为学生工作室多元化培养阶段。此阶段要求师徒结对,学生前半阶段在“校中厂”——学校工作室内,从事建筑幕墙的实战项目,例如完成设计小型别墅门窗项目和小型办公室常规幕墙项目;学生在后半阶段,则进入“厂中校”——企业师生工作站内,从事中等规模幕墙设计以及公共建筑光伏幕墙设计,为今后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融入地域文化特色,构建高职建筑幕墙专业创意设计人才培养三条个性化特色发展路径。由于建筑幕墙涉及到建筑、机械、材料、艺术与现代服务业多个学科背景,因此学生成长成才中,必然有不同的需求和个人偏好。第一条路径是“幕墙创意智造”:学生通过对幕墙制造所需的各类型材进行比较设计,开成适合地域文化的不同色彩与造型的产品,满足多元化社会需求;第二条路径是“幕墙创意服务”,学生针对存常州地方产业设置,通过小规模创业实践,为地方大中型建筑幕墙企业提供分包服务,实现个性化的创新创业发展;第三条路径是“幕墙创意文化”通过对常州地域文化的研究与提炼,学生完成适合常州现代都市文化与艺术风格的创意文化成果,或形成外观设计专利,或通过新媒体成个人文化品牌,或形成可供公众展示的艺术作品,将极大促进建筑幕墙专业的创意设计实践,将地域文化真正融入设计实践,学生在专业知识、复合技能和人文素质方面都受益匪浅。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对地域文化背景下建筑幕墙创意设计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要想切实提高我国的建筑幕墙创意设计水平,就要从建筑幕墙创意设计人才的培养方面着手,然后具体分析了基于工作室的“三三制”建筑幕墙创意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总而言之,本文认为在一定的地域文化背景下,对建筑幕墙创意设计人才进行分阶段培养,可以有效地应对当前我国建筑幕墙创意设计水平不高的困境,为我国的建筑幕墙创意设计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应大力提倡并引起更多相关人员的关注、重视和思考,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瑜珂.论建筑幕墙工程的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J].住宅与房地产,2017(15):245.

[2]任国亮,张磊.地域文化背景下建筑幕墙创意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现代装饰(理论),2017(01):97-98.

[3]刘兴.江西南昌青云谱区:老旧空间巧着“创”新衣[N].经济日报,2016-05-06(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