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律失常80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律失常80例

赵传宏

赵传宏(吉林省通化县人民医院内2科134100)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心内科住院患有心律失常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西医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57.5%,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效果显著。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律失常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律失常

【中图分类号】R54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4-0233-02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常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病变,本病缠绵难愈,且容易反复发作,单纯的西医或中医治疗具有局限性,治疗效果不够理想,近几年,本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律失常,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5月至2011年10月来本院心内科住院患有心律失常的患者80例,排除患有肝肾功能不全、肺病、严重心衰的患者。将80例患者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男53例,女27例,最大年龄83岁,最小年龄46岁,病程最长者25年,病程最短者4个月。冠心病患者35例,病毒性心肌炎15例,风心病患者9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患者21例,住院时间最长者4个月,最短者2周,两组在患者性别、年龄、严重程度、所患基础心脏病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照《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1]中关于心律失常的诊断。且均经心电图、心脏彩超或动态心电图的检查确诊。

1.3治疗方法

1.3.1治疗组:根据患者基础心脏病的不同类型给予相应治疗,针对患者心律失常的症状给予抗心律失常的药物盐酸普罗帕酮片(心律平片)200mg/tid。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结合患者不同的证型,给予中药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基础方为:炙甘草12g生地黄50g阿胶6g生姜9g人参6g麦门冬10g胡麻仁10g桂枝9g大枣10枚。随证加减:伴有气虚者重用人参、加黄芪15g;伴心血不足者加用熟地12g当归10g黄芪15g;伴阴虚者重用生地黄、加玄参15g;伴阳虚者加桂枝10g附子6g;伴淤血者加桃仁10g红花10g川穹6g;伴痰浊者加黄连3g竹茹12g半夏6g陈皮10g。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口服。

1.3.2对照组:针对患者病因治疗,并给予患者酸普罗帕酮片(心律平片)200mg/tid。

1.4观察方法

两组患者每周检测心电图、心脏彩超,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比较,评定疗效,三周为一个疗程。并对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以便更加明确治疗效果。

1.5疗效判定

根据1997年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研究座谈会制订的“心律失常严重程度及疗效参考标准”进行评定[2]。痊愈:治疗后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中,心律失常次数较治疗前减少>90%,胸闷、心悸、头晕等临床症状消失或改善明显。有效:心律失常次数减少>50%,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或缓解。无效:心律失常次数减少<50%,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或加重。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以总有效率87.5%显著高于对照组57.5%,治疗效果较理想。详见表一

表一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2.2随访结果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治疗组复发3例,复发率为7.5%,对照组复发9例,复发率为2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心律失常可归为祖国医学“心悸”的范畴,常有情志刺激、饮酒、劳倦、饱食等因素诱发,患者常自觉心搏异常,呈阵发性或持续不解,心慌不安,不能自主,中老年患者可伴有心胸疼痛、喘促、晕厥等。主要病机为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早在《伤寒论》中就提出炙甘草汤可以治疗心悸。现在医学研究证明炙甘草汤对改善心肌结构、促进细胞功能的恢复是非常有意义的,长期服用该药能增强心肌纤维线粒体氧化代谢,具有强心作用,故对改善心衰及预防心肌重构能起到很好作用[3],本实验在应用西药抗心律失常药外,加用炙甘草汤,以益气滋阴,通阳复脉,并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型进行加减治疗,长期服用疗效稳定,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少祯.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58~72.

[2]刁秀兰,何建萍.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律失常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1,28(7):430.

[3]苗明三,王升启.现代方剂学一药理与l临床F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383—1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