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社会》的整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1-21
/ 3

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社会》的整合

王毅力

王毅力(重庆市铜梁师范附小重庆铜梁402560)

【摘要】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加强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强化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整合,从而全面提高《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信息化;教学

ITwithmoralandsocialintegration

Wangyili

【Abstract】Constructivisttheoryguidance,theuseofinformationtechnologytocreateteachingsituations,strengtheningcollaborativelearningandconversationexchanges,andstrengthenthedominantpositionofthelearnertocultivatethestudents'innovativespiritandpracticalabilitytoachieveITwiththemoralandsocialteachingintegration,therebyimprovingtheoveralleffectivenessofteachingofmoralandsocialclass.

【Keywords】Moralandsocial;InformationTechnology;Teaching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是学科教学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落实素质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一是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仍然习惯于过去的思维方式,重知识的讲、练而忽视了《品德与社会》课的实践性。二是课堂教学结构单一,缺少变化,因而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感到乏味,缺少学习兴趣,造成《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少、慢、差、费”。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多媒体、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教学过程之中,为《品德与社会》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勃勃生机。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侧重于教育性,小学生由于社会阅历浅,抽象思维能力弱,课本中虽安排了一些画面和插图,但学生对其所蕴涵的道德观念和行为的理解仍然感觉困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生动、具体形象地把某些社会情境“迁移”到课堂中来,使学生入境动情,在情真意切的境域中焕发激情,兴致勃勃地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如在《民族大家庭》一课教学中,以“中华民族大团结歌舞场景”开头,通过一曲《爱我中华》,体现“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各民族团结爱中华的主题,同学们随着优美的旋律和画面情绪高涨,翩翩起舞。接着画面转为十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动画),向学生提出“这十个小朋友分别来自哪个民族?我国有多少民族?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等问题,通过课件营造气氛,导入新课,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丰富内容,拓宽视野

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品德与社会》课程要求教师力求帮助学生将视野投射到社会生活的广阔范围,注重与社会发展变化、学生生活环境、学生生活经历的联系,对课程资源加以适度的开发和利用,以提高教学的效益。网络环境提供了良好的交互式学习环境: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兴趣爱好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并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搜索信息和查询资料。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主题知识网站中的资料库和提供相关网站补充现实生活中的新鲜材料和相关素材,丰富教学内容。在学生利用网络环境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和引导学生讨论和交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发表各自的见解,共同批判地考察各种信息材料,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如教学《地球给人类敲响警钟》一课时,让学生通过网络进行查询。了解世界上日益恶化的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全球气温升高、沙漠面积增大、耕地面积减少等,让学生在特定的教学情景中了解到环境的破坏与污染已经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然后让学生把通过资料库和相关网页了解到的诸如温室效应、生物灭绝等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以及世界各国为此在环保方面采取的“立法、建立自然保护区、治理河道、绿化荒山”等措施在全班进行交流讲述。这种网络环境下的协作交流,有效替代了教师按部就班地枯燥讲解和空洞说教,使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多彩,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加突出,有效地完成了对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

3.化静为动,明理导行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不仅是一种思想教育活动,同时也是一种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于一体的认识活动。由于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说理强、要领多,给小学生理解课文带来了一定难度。若采用一般的教学手段,往往容易变成说教课、灌输课,使得教学枯燥乏味,还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运用多媒体能给学生提供具体的事物形象,使教材化静为动,有声有色,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得到再现和展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能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观的参与,从而产生由感性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如教学《家乡的山和水》一课,教师在备课前将家乡的风土人情、风景、特产,工农业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拍成专题片《我们的家乡》,在和学生对话、互动后向学生进行展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品德与社会》教材中配有许多插图,蕴含着丰富的信息,但画面均处于静态,不利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将一篇篇文章、一幅幅插图编成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形象逼真的图画、影片、短剧,根据教学内容创造和设置一种与教学内容吻合,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联系点的典型场景,把学生带入特定的社会时空,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和趣味性。如在教学《长江三峡和桂林山水》一课时,教师利用课件展现桂林山水和长江三峡的景色特征和风土人情,在优美的乐曲声中,教师似一位向导,带领学生领略长江三峡和桂林山水的秀美风光。山高水急、幽深秀丽的长江三峡和“山青、水秀、石美、洞奇”的桂林山水让学生们“乐而忘返”,学生于游玩中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从而取得了寓教于乐的理想效果。

4.虚拟实践,培养技能

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往往注重思品内容和形式的讲解、传授,忽视思品能力的培养和挖掘,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因而教学效果不够理想。信息技术的充分运用,特别是多媒体的再现、演示和人机对话功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思想品德教育的情境,将大量的信息,千变万化的世界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充当某种社会角色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去观察、体味社会生活,有利于帮助学生从理性认识回到感性认识,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转化为能力。特别是运用计算机的交互性,引导学生把已形成的道德认识在人机对话、师生互动、情感交流、“虚拟实践”中,转化为道德行为,由“知”导“行”,实现了学生思想品德能力的提高。

《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有些活动内容非常危险、有些不是实际生活当中发生的、有些是千里之外谣不可及,这些都不能让学生实践参与活动中。利用信息技术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可以填补学生感性认识的空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索知识。如教学《学习乘车和乘船》,教师通过课件制作一幅学生最了解的从学校到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彩色电子地图,让学生模拟进行乘车路线的选择,并运用动画的方式进行教学演示如何到达目的地,使学生感到好象亲自乘坐了公共汽车一样。学生不仅掌握了所学知识,还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发展了思维,培养了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

5.家校配合,督导践行

“学生品德形成源于他们对于生活的体验认知和感悟”。品德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需要一个过程,除了在课内学习,校内训练,还必须重视家校结合,使训练更有计划、更系统。以往,教师经常会在临下课时给学生布置个家庭作业,让学生把课堂明确的道理在生活中践行。可想而知,没有几个孩子真的去落实。有了网络之后,教师把这样的作业发到班级博客上,并请家长将学生的实践情况通过博文或回复向老师反馈。这样,就对学生的践行起到了督查的作用。如教学《环境好,我快乐》一课,教师课后通过网络与家长联系,让家长督促学生在家里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洗衣、洗菜、做饭、整理房间等家务事,在行动中强化课堂所学的知识、技能,培养良好的习惯。有条件的家长,还可以把孩子做得好的镜头拍下来,通过网络传到班级博客上,老师再结合评价机制予以表扬,这样,学生便更有“动力”做下去,并努力做得“更好”。

6.创新模式,优化教学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品德与社会》的信息化教学,运用信息技术再现和创设生活情境,寓生活原型于教学过程之中,沟通书本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建立一种开放的、与生活相结合的、生动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学模式由传统的“教师-学生”模式转变为“教师-信息资源-学生”模式,从而很好的实现了教师角色、学生地位、教学方式的转变,优化了课堂教学。

教学中,教师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平台,通过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照片、摄影、影视等形式呈现教学信息,教师从原来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者”自然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真正改变教师灌输,学生只是听而无法体验的教学模式。新型模式下,教师是资源开发和教学研究的主体,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实现课程教学综合化。学生在课堂上是发现者、体验者、实践者。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由原来单纯听讲、被动接受灌输的地位转化为主动参与和积极探索的主体地位。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学科教学的整合作用,运用各种媒体创设声、情、图、文融为一体的教学情境、组织学生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在模拟的社会情境中进行实践探究,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品德与社会》教学开辟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教育传播与技术》1996年第三期(总第12期).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陈光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基本特点与教学策略.

[4]高峡《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内容标准”解读[J].人民教育,2002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