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拥堵灾害的管理与控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04
/ 2

城市交通拥堵灾害的管理与控制研究

刘鑫

崇左市江州区公路管理所广西崇左市532200

摘要:目前交通拥堵灾害已经成为最典型的城市病,缓解交通拥堵也逐渐成为一个城市管理的业务板块。缓解交通拥堵是城市管理的重要业务板块,通过城市交通管理来缓解交通拥堵、改善行车秩序并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方便。

关键词:城市交通拥堵;灾害管理;控制研究

1.引言

由于我国城镇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交通拥堵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城市灾害,为了能够使城市中的交通拥堵问题得以有效治理,就需要对其中所蕴含的致灾因子进行分析以及探讨,同时,在现代城市中,城市交通拥堵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具有一些自身独有的表现形式,城市管理者需要对其予以更高的重视程度,从而更好更快地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文章主要对城市交通拥堵和致灾因子进行了全面性、系统性、有效性的探讨以及分析,然后制定出了相应的管理与控制策略,希望能够提出一定的建设性意见,使公共交通的运行效率以及运行质量得以更大程度上的增强。

2.城市交通拥堵灾害的成因

2.1市政施工影响交通分流

对于市政施工而言,在城市建设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正是由于市政建设施工过程中所占用的道路时间比较长,导致道路承载力不断提升,为了能够使这一不良现状得以全面性、系统性、有效性的改善以及优化,就需要对施工中的不合理因素进行有效解决,使施工效率以及施工质量能够得到更大程度上的增强,避免因为施工未完成的场地占用交通出行道路,使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愈加严重,不利于城市市政改造进程的加快。为了能够使我国城市拥堵现象得以有效解决,市政施工过程中就需要提升自身的施工效果以及施工效率,及时地还路于民,使交通效率能够得到更大程度上提升,有效的缓解城市拥堵的不良现象。

2.2城市建设规划与交通发展规划不协调

城市建设中最为关键的方面就是交通设施,为了能够使城市建设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呈现出更为优质的态势,就要使交通条件呈现上升的趋势。在对城市建设规划进行编制的过程中,应该首先使交通发展规划的问题得以有效解决,因为交通拥堵现象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相关的管理部门由于没有创设出一套具有科学性、高效性、完善性的管理措施,导致城市建设规划与交通发展规划呈现不协调的现象。对于城市功能的定位而言,它应该具备系统化、科学化以及全面化的特点,但是对于大多数城市的功能区而言,不仅高度高,而且十分密集,封闭小区建设非常多,道路网状结构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呈现出不合理的现状,导致有一部分路段交通流量非常集中,不能够使网络道路的整体功能以及各级道路的分流作用得以高效性发挥,这也就使得典型的潮汐式交通出行现象不断出现。

2.3交通供给与交通需求相错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机动车保有量与之前相比也有了十分巨大的变化,也逐渐出现城市交通供给与交通需求不协调的不良现象。对于我国的人均道路占有率而言,仍然呈现降低的态势,为了能够使交通需求得以有效满足,不应该只依靠相应城市道路的增加,还应该对停车系统予以更高的重视程度,因为停车系统在交通运行中占据着十分关键的地位。正是由于机动车数量以及停车系统的不完善,导致城区停车难的问题愈加强烈,虽然我国对城市停车场的投入资金越来越多,但是土地资源十分稀有,不能够使建设速度与汽车保有量的增长速度进行有机整合,出现了车多位少的不良局面。

3.城市交通拥堵灾害的控制对策研究

3.1城市交通实现统筹兼顾

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出行者的目的是出行本身,并不是某种交通工具。因此需统筹考虑公共交通、慢行交通和停车规划。促进公交优先,优先保障公共交通发展,加大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利用公共交通资源,科学引导机动车出行,构建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交通出行结构;健全慢行交通,强化步行设施与公交站点的衔接,推进绿色出行,慢行交通与城市公共交通的无缝衔接对提高居民出行效率、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具有重要意义;规范停车管理,有效发布资源信息,引导有停车需求的驾驶员到有停车资源的停车场快速停车。同时在停车场的进出口进行科学的交通组织,避免交叉、合流、排队过长。通过多渠道优化居住区出行结构,引导居民出行方式,共同致力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3.2优化城市建设和公交发展规划

为了能够更好更快地对城市交通拥堵现象进行治理工作,就要注重优化调整城市功能规划,对城市各功能区进行分散规划,城市中心不应该包含所有公共服务项目,要使其呈现分散的态势,这样一来,就能够高效性的对交通拥堵问题进行解决。要合理布局一些重要的生活设施,例如:医院、商场、学校等,让广大城区居民能够就近享受到相应的公共服务,要科学、合理、高效地划分城市功能分区,合理配置相应的公共服务资源,这样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解决交通拥堵不良现象。在城市的建设进程之中,不应该忽视城市公共交通的规划工作以及发展,应该将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全面性发挥出来,创设一个具有高效性、科学性、完善性的出行模式,对交通运输的建设予以更高的重视程度,使公共交通出行理念深入人心,使公共交通的便利性以及吸引力能够得到更大程度上的增强。

3.3转变城市交通管理理念

对于交通需求管理而言,它主要是指将交通政策的引领以及诱导作用发挥出来,让出行者能够选择更适合自己出行的方式,更大程度上的降低机动车出行所占比例,使交通拥堵的不良现象得以高效解决。相关的管理部门可以将错时上下班的政策应用到治理工作中去,使公共交通的拥堵程度得以进一步降低,要及时提示一些拥挤路段,使进入该路段的车辆数得以更大程度上的减少,保障小型汽车利用效率能够进一步提升,真正意义上的实现治理交通拥堵的目的。为了能够使城市交通拥堵灾害得以有效解决,相关的管理部门以及职业工作者就要对其有更高的关注力度,同时,在日常实际工作中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以及职业技能,转变原有传统的治理理念,将创新型治理理念运用到城市交通拥堵灾害治理工作中去,真正意义上的使城市交通拥堵灾害的不良现象得以有效解决,将更为优质的出行效率以及出行质量传递给广大城区民众。

3.4城市交通综合治理措施

影响交通的并不只是交通本身,还有很多交通以外的因素,如占道经营、私设地锁、黑摩的、僵尸车等。占道经营将摊位摆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停车位等地,严重影响过往交通;私设地锁占用公共资源,损人利己;黑摩的没有合法通行权,既是对交通运输行业法律的蔑视,同时也对乘车人的交通安全存在很大隐患,对于非法运营的黑摩的要坚决取缔;僵尸车属于合法车辆,但是长期占用公共停车资源,使资源不能有效流转,为了提高停车资源使用效率,定期清理僵尸车也是缓堵的有效措施。这些都需要多部门联动,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将占道严重的区域、路段列为整治重点,加大力度整治黑摩的、僵尸车,还路于民,还路于车。

4.结语

综上所述,正是由于现代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交通拥堵现象不断攀升。为了能够使当前城市交通拥堵现状得以系统性、有效性地解决,相关的管理部门就要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治理工作中去,将法律与各种手段进行有机整合,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解决方式之一就是依法制度,要不断完善以及优化现有的交通管理制度,从而使城市功能合理化以及交通发展有序化得以高效推进,真正意义上的促进公共交通的发展以及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祝超,孙玲,顾涛,等.北京市交通需求管理政策20年发展历程及反思[J].交通运输研究,2018(6).

[2]代如玉.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城市轨道交通票价双层规划模型及算法[D].华东交通大学,2018(1).

[3]单连龙.我国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对策及建议[J].综合运输,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