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破裂的术后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3

结肠破裂的术后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

林秀丽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1医院150080

【摘要】目的探究结肠破裂术后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36例结肠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手术治疗结合术后护理干预措施及健康指导,36例结肠破裂患者均达到满意疗效,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及疼痛感均有所缓解,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护理满意度达91.7%(33/36)。结论有效的术后护理干预及健康指导,能够提高结肠破裂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结肠破裂;术后护理;健康指导

Postoperativecareandhealthguidanceforcolonrupture

LinXiuli

Chinesepeople'sliberationarmyNo.211hospital150080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effectofnursinginterventionaftercolonrupture.Methods:theclinicaldataof36patientswithcolonicruptureinourhospitalfromMarch2016toMarch2017wereselectedandanalyzedretrospectively.Resultsaftersurgerycombinedwithpostoperativenursinginterventionsandhealthguidance,36patientswithcolonruptureachievessatisfactorycurativeeffect,tension,anxietyandpainofpatientseased,canactivelycooperatewithtreatmentandnursing,nursingsatisfactionwas91.7%(33/36).Conclusioneffectivenursinginterventionandpostoperativehealthguidance,toimprovetheeffectofsurgicaltreatmentinpatientswithcolonrupture,relievethepatient'sanxiety,tension,andactivelycooperatewithtreatmentandnursing,andimprovethepatients'satisfactiontonursing,improvethelifequalityofpatients,worthclinicalpromotion.

【Keywords】colonrupture;Postoperativecare;Healthguide

结肠破裂的原因与小肠破裂的原因相同,多因工农业生产外伤、交通事故、生活意外及斗殴所致,但开放性损伤较闭合性损伤为多见。有时乙状结肠镜检查或放置肛管和灌肠时,也可能引起结肠破裂,这种情况在结肠本身有病变时尤易发生,因此,操作应非常谨慎。在结肠进行电灼息肉治疗时,可能引起肠腔内气爆,损伤结肠。结肠壁薄,血液循环亦较小肠差,遇外伤时发生破裂的机会较多,且愈合率低[1]。结肠内含有大量细菌,污染力强,肠内容物流入腹腔引起严重的细菌性腹膜炎,时间较久或肠内容物较多者可发生中毒性休克。现抽选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36例结肠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结肠破裂术后护理干预及健康指导效果。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抽选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36例结肠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26~49岁,平均年龄(37.4±2.3)岁。

2临床表现

患者较早出现腹痛与呕吐,结肠穿孔和大块缺损而使结肠内粪便溢入腹腔,引起腹痛、呕吐,腹痛先局限于穿孔部,随之因弥漫性腹膜炎而引起全腹部疼痛。腹膜刺激征明显。肠鸣音减弱甚至消失。由于结肠内容物液体成分少而细菌含量多,故腹膜炎出现得较晚,但较严重。一部分结肠位于腹膜后,受伤后容易漏诊,常导致严重的腹膜后感染。

3术后护理

3.1加强病情观察

根据脏器损伤的严重程度和手术类型,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或1~2小时记录一次呼吸、脉搏、血压和体温;定时检测血常规、血细胞比容、血清电解质的变化,根据检查情况,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

3.2继续防治休克

术后应保留中心静脉置管,除检测血压、脉搏外,同时应检测中心静脉压,以指导补液的量和速度;准确记录出入量,以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维持正常循环功能[2]。

3.3饮食指导

术后继续禁食、胃肠减压,评估患者肠鸣音恢复情况,待肠功能逐渐恢复、肛门排气后拔除减压管。当恢复经口进食后,与患者一起制定饮食计划,少食多餐,一般从低渣饮食开始,患者进食时细嚼慢咽以利消化和防止胀气[3]。

3.4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3.4.1腹腔脓肿

患者术后持续高热,主诉腹痛、腹胀、里急后重等,提示患者出现腹腔脓肿的可能,应给予半卧位、补液,并使用抗生素,未见好转者,应行B型超声引导下穿刺或切开引流术。

3.4.2肠瘘

若患者腹腔引流出黄绿色或褐色渣样物,患者高热不退,要警惕肠瘘的发生。

3.5引流管护理

保持胃管、腹腔引流管通畅,观察其颜色、性质及量。根据患者术后恢复的情况,决定拔除引流管的时间。

3.6结肠造口的护理

大部分患者需先经肠造口术或肠外置术处理,以暂时转移粪流,避免肠管膨胀,为了使肠道得到充分的休息而实行临时性造口。3~4个月后待患者情况好转后,再行瘘口关闭术[4]。结肠造口术后护理的要点是:评估造口状况,保护造口周围皮肤,选择合适的造口袋,帮助患者从心理上适应身体的变化。

3.6.1评估造口所在的肠段位置

排泄物的性状与造口所在的肠段位置有关。升结肠和横结肠造口的排泄物为稀便,应指导患者使用末端可以打开的造口袋。乙状结肠和降结肠造口的排泄物为半成形或成形便,患者可以不使用造口袋,用透气的贴膜覆盖即可;或为了安全可使用轻便的造口袋。

3.6.2术后扩张造口

每日一次,避免造口狭窄。

3.6.3使用合适的造口袋

造口袋必须大小合适,附着严密。在造口袋上部有一小孔可以帮助排气,平时可以用腰带约束关闭该孔;患者如厕时可以打开排气。

3.6.4经常观察造口外观和周围皮肤情况

造口黏膜应是粉红色的,在手术最初的2~3周内,造口会有轻到中等程度的水肿。

3.6.5保护造口及其周围皮肤

正确剪裁底板的大小,在造口周围皮肤上涂抹皮肤保护剂,并确保造口袋底盘与皮肤附着良好。

3.6.6及时更换造口袋

造口袋内容物不到1/3满时,应倾倒或更换造口袋。如果造口袋过满,其重量可能会减弱粘贴力并导致排泄物漏出。更换造口时,观察造口周围皮肤情况,造口袋不能直接安在没有皮肤保护剂而已受到刺激的皮肤上。记录排泄物的量、颜色和性状。

4健康指导

4.1普及交通安全知识及各种急救措施

在发生意外事故时,能进行简单的急救或自救,降低腹部损伤导致的死亡率。

4.2指导患者做好结肠造口的护理

出院后可每1~2周扩张造口一次。若发现造口狭窄、排便困难,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处理。

4.3合理安排饮食,注意饮食卫生

避免食物不洁或中毒等原因引起腹泻。避免进食胀气性或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避免食用引起便秘的食物。饮食指导中应告诉患者哪些食物会产生臭味和产气,哪些会导致便秘和腹泻,食物对造口排泄物的影响亦因人而异。

4.4向患者解释术后肠蠕动恢复后,排少量暗红色粪便或黑色粪便是正常现象,这是将肠道积血排泄出来。肠功能恢复正常后,排便次数增多,每日3~5次,会较以往稀、薄,为糊状或成形软便,这是因为切除部分肠管所致,大约半年至一年后排便逐渐恢复正常[5]。

4.5参加适量活动,定期复查

平时可融入正常人的生活和社交,保持心情舒畅。三个月后门诊随访。定期复查。

5结果

经手术治疗结合术后护理干预措施及健康指导,36例结肠破裂患者均达到满意疗效,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及疼痛感均有所缓解,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护理满意度达91.7%(33/36)。

6讨论

结肠损伤时,可分为浆膜层破裂、浆肌层破裂及肠壁全层破裂,甚至断裂;肠壁挫伤又有浆膜下血肿及肠壁内血肿;如系膜损伤,有动、静脉断裂或血管血栓形成,造成迟发性肠坏死。当结肠壁完全破裂或坏死穿孔,结肠内容物(粪便)溢出到腹腔,发生弥漫性腹膜炎,如有粘连,可形成局限性腹膜炎,偶有因穿孔小、粪便渣堵塞而愈合的。结肠内容物为中性,对腹膜刺激较小,早期腹膜炎不明显,容易误诊。后期局部污染严重(粪便内细菌最多),再加上结肠有回盲瓣及肛门括约肌两端“封闭”,使肠腔压力增高,肠内容物大量外溢,致使腹腔严重感染,全身中毒性症状也严重,导致病情危重甚至死亡[6]。结肠壁薄,血液循环差,故结肠破裂缝合后愈合能力也差,容易形成肠瘘,是本病常见的并发症。

本研究,通过对36例结肠破裂患者实施术后护理干预及健康指导,使患者情绪稳定,焦虑、恐惧感减轻,能主动配合治疗;腹痛减轻;体温得以控制,逐渐降至正常范围;日常生活需求能够得到满足。

综上所述,有效的术后护理干预及健康指导,能够提高结肠破裂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钟秀洪.外伤性结肠破裂68例急诊处理体会[J].海南医学,2013,24(14).

[2]李蒙苹.腹部损伤肠破裂病人的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12).

[3]孙素贞,董娟.外伤性肠破裂患者术后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5,(23).

[4]张海云.结肠造瘘口的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3).

[5]韦艳.自发性结肠破裂病人的围术期护理[J].全科护理,2012,10(5).

[6]张凤霞.腹部损伤致肠破裂患者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