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皮质类固醇吸入合并小剂量茶碱口服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作用李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3

小剂量皮质类固醇吸入合并小剂量茶碱口服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作用李强

李强

(成都市武侯区第五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46)

【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皮质类固醇吸入合并小剂量茶碱口服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作用。方法: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8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患者分为研究组(小剂量皮质类固醇吸入+小剂量茶碱口服,n=42)与对照组(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n=42)。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哮喘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哮喘控制测试评分高于对照组,第1s用力呼吸容量占预计值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白介素-4水平低于对照组,白介素-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采用小剂量皮质类固醇吸入合并小剂量茶碱口服治疗的效果理想。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小剂量;皮质类固醇;茶碱

【中图分类号】R56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4-0055-03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ffectoflow-dosecorticosteroidinhalationcombinedwithlow-dosetheophyllineinthetreatmentofbronchialasthma.MethodAccordingtothedifferenttreatmentmethods,84casesofpatientswithbronchialasthmawerepidedintostudygroup(lowdoseofinhaledcorticosteroidpluslowdoseoraltheophylline,n=42)andcontrolgroup(inhalationofBbuDiNedFumoTero,n=42).Thetherapeuticeffectsofthetwogroupswerecompared.ResultAftertreatment,thestudygroupthenumberofasthmathaninthecontrolgroup,theasthmacontroltestscoreswerehigherthanthecontrolgroup,the1sbreathingcapacitypredictedpercentagehigh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P<0.05);aftertreatment,thestudygroupofinterleukin-4levelslowerthanthecontrolgroup,interleukin-6levellowerthanthatofcontrolgroup(P<0.05).ConclusionThetreatmentofbronchialasthmawithsmalldoseofcorticosteroidinhalationcombinedwithsmalldoseoftheophyllineisideal.

【Keywords】Bronchialasthma;Low-dose;Corticosteroid;Theophylline

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慢性呼吸道疾病,支气管哮喘患病率较高,其致残率和病死率也处于较高水平。以往,临床上多采用长效支气管扩张剂和抗炎药物进行治疗,虽然能对患者肺部功能进行改善,且能控制病死率,改善生活质量[1]。但是,这些方法所用药物价格往往较为昂贵,会增加患者经济负担。近年来,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皮质类固醇药物得到广泛应用,且价格相对低廉,效果确切,获得临床医师和患者的一致认可。有研究采用加大剂量的皮质类固醇药物对支气管哮喘进行治疗,以期更好控制哮喘恶化或发作,但长期应用大剂量药物,可能会给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产生抑制作用,引发骨质疏松等不良事件[2]。近年来,临床上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小剂量皮质类固醇药物的应用价值。此外,临床上已有研究证实,低于常规剂量的茶碱能对免疫功能进行调节,且有气道抗炎作用[3]。本次研究为深入探讨小剂量皮质类固醇吸入合并小剂量茶碱口服治疗的效果,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9月—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8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选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时间年限为2015年9月—2016年9月,符合标准的有84例。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哮喘会议制定的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4]。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84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为42例。研究组中,男27例,女15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7例。研究组年龄18~62岁,平均年龄(38.0±4.5)岁;对照组年龄19~63岁,平均年龄(38.5±4.7)岁。研究组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0±1.2)年;对照组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2±1.0)年。两组患者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P>0.05,可对比。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正式启动。

1.2纳入标准

(1)治疗前4周内未使用过皮质类固醇药物者;(2)治疗前4周内未使用过解痉平喘药物者;(3)年龄在18岁以上者;(4)无激素和(或)茶碱禁忌证者。

1.3排除标准

(1)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2)合并肝肾疾病者;(3)治疗前1个月内存在呼吸系统感染史者;(4)近期接受过常规治疗者;(5)存在吸烟史者;(6)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

1.4方法

给予对照组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混悬液(厂家:AstraZenecaAB,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0772)吸入:2mL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混悬液雾化吸入,2次/d。

研究组则给予小剂量皮质类固醇吸入合并小剂量茶碱口服:200μg/次布地奈德气雾剂(厂家:葛兰素史克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10940001)吸入,2次/d;0.1g/次茶碱缓释片(厂家: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4020002)口服,2次/d。

两组均持续治疗24周。

1.5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1)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4周后病症改善情况,包括哮喘发作次数、哮喘控制测试评分、第1s用力呼吸容量占预计值百分比。(2)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4周后炎症因子变化,包括白介素-4、白介素-6。

1.6统计学分析

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用(x-±s)表示,以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病症改善情况

治疗前,两组哮喘发作次数、哮喘控制测试评分、第1s用力呼吸容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哮喘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哮喘控制测试评分高于对照组,第1s用力呼吸容量占预计值百分比高于对照组,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白介素-4、白介素-6

治疗前,两组白介素-4、白介素-8水平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白介素-4水平低于对照组,白介素-8水平低于对照组,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多种炎症细胞共同参与的结果,包括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肺泡巨噬细胞等。而一旦机体受不同程度炎症细胞浸润影响,会导致气道受外界刺激产生高反应性。在这一气道炎症过程中,采用皮质类固醇药物治疗,能控制病情进展。而且,长时间的皮质类固醇药物吸入,可对气管炎症进行抑制,且会迅速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这种作用可在用药几分钟或几小时内出现,且能延续到整个治疗过程中。

支气管哮喘治疗中,茶碱类药物使用时间较长。但是,近些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多种新的、更有效的抗支气管痉挛药物出现,影响了茶碱药物的使用。但是,临床上大量的研究表明,茶碱在相对较低的血浆浓度时,有着较好的免疫调节作用,并且能对炎症反应进行抑制[5,6]。一般来说,茶碱能对炎症性细胞因子进行干扰,比如白介素-6、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等,且能控制其引发的气道高反应性。此外,茶碱有着较好的支气管舒张作用,可对夜间增加的气道炎症成份进行抑制。本研究发现,在治疗后,研究组哮喘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哮喘控制测试评分高于对照组,第1s用力呼吸容量占预计值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0.05),与文献结果相符[7]。由此可知,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采用小剂量皮质类固醇吸入合并小剂量茶碱口服治疗,能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白介素-4、白介素-8是常见炎性因子,能强烈趋化T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且能对嗜酸性粒细胞脱颗粒进行刺激,可促使中性粒细胞黏附到内皮细胞下基质蛋白,影响白细胞脱粒黏附和跨越内皮移行。本研究中,治疗前,两组白介素-4、白介素-8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白介素-4水平低于对照组,白介素-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在支气管哮喘发生与发展中,白介素-4、白介素-8水平提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提示白介素-4、白介素-8参与和调节炎症细胞在气道的浸润,促使形成气道炎症。而小剂量皮质类固醇吸入合并小剂量茶碱口服,能对患者白介素-4、白介素-8水平进行控制,可减轻炎症反应。

综上所述,在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中,采用小剂量皮质类固醇吸入合并小剂量茶碱口服治疗后,能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余红,姚红梅,叶贤伟,等.吸入性皮质类固醇联合茶碱对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5,40(7):721-723+726.

[2]吴漾.吸入性皮质类固醇联合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7,29(2):37-38.

[3]揭红波.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皮质类固醇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及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0):622-623.

[4]崔晓红.合理用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2):756-757.

[5]袁晓勇.两种不同茶碱类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6,22(1):166-168.

[6]陈卓昌,丁娟娟,钱皓瑜,等.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14):1076-1079.

[7]相慧.小剂量皮质类固醇吸入合并小剂量茶碱口服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作用[J].医学信息,2016,29(23):246-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