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7-17
/ 2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张道远

张道远

青岛东方监理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常常存在安全隐患,如何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从我国施工现场现状分析,提出了几点目前安全管理的建议,讲述了国外发达国家的建筑安全管理特点,并对我国未来安全管理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现场存在问题;施工安全措施;

一.前言

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建筑的需求日渐增长,建筑队伍在近些年不断的扩大,高层大厦的林立,大跨度桥梁的建成,这些日渐增长的需求也为安全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建筑公司也是良莠不齐。面对迎来的新机遇,一些建筑公司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安全,有的只重视质量,轻视了安全,以至建筑工地事故频发,这就迫使建筑公司必须深刻认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分清质量和安全的关系,从各个方面来保证现场的施工安全,熟悉了解施工现场发生的安全事故,从前车之鉴中吸取教训,加强安全管理,打造公司的品牌形象,树立行业新风,促进建筑行业的安全稳定发展。

二.我国施工现场现状

大部分施工公司的施工现场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情况大体如下:

1、施工存在隐患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由施工公司来负责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公司主要负责人和项目经理做为公司和项目安全施工的第一负责人,但是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很多公司负责人、项目经理、以及施工人员并没有把安全管理放在第一位,建筑施工的安全责任不明确。每项工程下来,中标的公司往往会把工程分成若干部分再分包,把施工安全责任随着分包进行转移,分包价格较低。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安全方面不投入或无能力投入,造成了施工现场安全工作很难到位,没有专一的安全管理部门,安全责任规定不明确,每个建筑公司也会各自为政,为了抢进度早完成任务而忽视了安全。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低,影响到建筑产品的质量和人身安全。

2、施工技术水平低,安全意识差

多数建筑工地中,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真正懂技术和管理的人员不多,多数都文化水平低,且建筑公司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教育也不到位,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和安全的施工方法,施工人员缺乏安全知识,不懂得自我保护,在施工中不带安全帽、忘记带安全带,不懂安全操作,安全意识淡薄,一旦发生意外,容易酿成大祸,我国在这方面出现的安全事故比比皆是。

3、现场自我监管存在问题

施工现场的自我监督管理是重要且不可缺少的环节,它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但是大多数的建筑公司的监督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应付上级的检查。公司对自己的宽松,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意识淡薄。对于潜在的一些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当公司的工作效率和效益与安全管理发生冲突的时候,大多都会是安全管理让步于工作效率和效益,这种不重视安全的思想,常常会为了节约开销不买或买不合格的安全保护用品,为赶进度把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放置脑后,管理不到位、执行不力,没有切实可行的监管,也是建筑工地经常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

三.目前对施工现场采取的安全措施

建筑工地人员复杂,工作繁琐,必须有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确保现场的施工安全,消除安全隐患。

1、树立安全观念

对建筑公司来说,树立安全经济观,让公司充分认识到安全能为公司带来效益,从而变公司被动安全管理为主动安全管理。分清质量与安全的关系,工程质量的好坏是建筑公司的生存之本,质量与安全是密切相关的,不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也不是同一范畴的不同层次的概念,因此二者并不存在比较的前提条件,也就不存在“谁前谁后”的问题。

对施工人员树立安全就是幸福的安全理念,追求生活幸福美满是每一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的梦想,是他们一生孜孜追求的主要目标。建筑工地的员工,大多数是农民工,他们外出辛苦工作,为的就是给家庭提供一个可靠的经济来源,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家庭的生活幸福。但是,由于思想认识水平不高,生活压力较大等原因,往往造成他们片面地追求收入,把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

2、对现场施工人员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对所有的现场施工人员都要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要学到技术和安全知识,并取得资格证书才能上岗,把安全牢记在心,把安全操作规程学到手。管理人员要随时检查,及时讲解安全知识,使施工人员能识别潜在的安全问题并具有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的能力,尽可能的减少人员伤亡减少事故的发生。

3、建立健全安全施工责任制度

在建筑公司中要有一套健全的施工责任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分工分责,工作具体到每个人,使所有的施工人员都能加强自己的安全意识,工作中时刻保持警惕,不违章作业、主动的去消除不安全因素,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事故少发生不发生,有利于人身安全,做到高高兴兴上班来,安安全全回家去,公司和个人都得利。

4、加强安全监管工作

加强现场的安全监管工作是保证施工安全的重要因素,在施工前对现场检查,尽早发现不安全隐患,在施工过程中也要及时跟进,及时处理现场发生的问题。现场的监管人员责任重大,但是很多监管人员的水平较低,需要加强培训和学习,提高监管人员的能力和现场管理的责任心,做到有违必究、有错就改,这样可以及时发现施工生产中存在的各种不安全行为,从而采取有效对策,消除不安全因素,确保施工现场能够安全生产。

5、控制危险源

在施工前要对现场工程项目的特点、施工作业相关的设施、场所、人员、设备等方面存在的若干危险都要做出评估,把可能引起事故的的危险源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引起事故发生,保证施工顺利完成。

四、国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国外发达国家建筑业兴起较早,可以给我国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特点如下:

1、以法制作为主要的监管手段

从国家的安全管理职能及手段的角度看,一些发达国家均以法制作为主要的监管手段。以英美为例,两国都没有独立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政府主要通过法律法规手段规范建筑市场。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是国家对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的部分,政府把保证全国每个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作为安全管理的最终目标,为建筑行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安全管理法律环境。

2、行业协会影响大

国外在安全管理上的另一大特色在于行业自律水平很高,行业协会影响大。德国的建筑业有8个非盈利性行业协会,行业协会的职责是:拟定行业的发展规划、制定行业标准、开展工伤保险和科研教育、预防和治理职业病、对安全专业人员进行资格认可、进行事故处理。

3、主体安全法律责任明确

建筑工程主体安全法律责任明确,美国的业主和总承包商都要承担相当大的安全责任风险。为避免日后的法律纠纷,业主在工程项目招标时,也会将承包商良好的安全施工记录列为取得投标资格的必备条件之一;在工程施工阶段,业主还积极参与承包商的安全管理。

4、安全保险制度完善

按照美国法律规定,进行工程项目建设前,业主和承包商必须办理有关强制性保险,否则将无法从事相应的业务活动。承包商交纳安全保费的多少,和其安全施工的业绩与信誉密切相关。承包商若具有良好的安全业绩和信誉,往往保费低廉,施工利润较高;反之保费高,可能导致施工成本亏损,甚至出现保险公司拒保,最后失去主体施工资格。在这种法律规定的作用下,不仅承包商自己安全意识十分强烈,而且保险公司为自身利益,也对施工安全极为重视,积极参与到施工安全管理之中。

5、安全培训机制健全

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机制健全,在德国每个州和大城市都设有由当地政府出资创办的涉及建筑等行业的职业学校。当某建筑公司需要招收新工人时,则与行业协会进行联系,由行业协会发布招工信息。年轻人若想从事建筑职业,需事先同一家建筑公司签订定向委托培养合同,并通过行业协会组织的考试后,进入当地的建筑职业学校学习。此类学校学制三年,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付学费,由与学生签订合同的建筑公司每月付给学生费用。在校三年期间,学生除学习理论知识外,还培养动手能力。在德国建筑工地,几乎所有工种的工人均是通过职业学校培训过的技术工人。

五、我国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发展方向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经验不断积累,建筑业逐渐强壮起来。我国建筑业将与国际接轨,走出国门,安全管理的发展方向将出现以下特点:

1、建筑协会在行业中的作用逐渐增大,对建筑安全起到规范和引导作用

建筑协会将根据现实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规范、标准,并用协会的方式引导本行业,举行教育培训,进行表扬和批评协会内的建筑公司。

2、在项目管理中处中心地位的建设单位将增大其安全责任

建设单位在建筑工程中是决策者,对安全施工的影响很大,比如施工队伍的选择、材料的选用、建筑方案的确定等,都给施工安全有一定的关系。

3、建筑安全保险逐步完善,对建筑业起到优势劣汰的推波助澜作用

建筑安全保险是保证施工人员、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等利用的有力保证,建筑安全保险单位也会随着建筑业的发展而完善,保险单位为了保障自身利用对被保公司要求更高,保险金额也会根据被保公司的安全管理水平有所不同。

4、政府在建筑业的干涉逐步减小,让市场进行自我调节

政府会逐步减少对建筑业的干涉,让市场自行调节,这是我国一项的方针政策,随着建筑市场的逐步完善,市场有能力自我调节,政府只进行宏观调控即可。

5、随着环保、卫生和人身健康的公众意识增强,对安全管理的要求更高

公众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会逐步的提高,生活水平有很大改善,生存压力减少,对人身健康、卫生、环保等的要求会增强,建筑工程的安全文明施工必须加强,对安全管理的要求更高。

六.结束语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建筑公司应该把安全管理放在首位,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安全管理,才能有效保证人身和财产安全。安全管理工作是否到位也是检验一个建筑公司经营管理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准,公司的安全管理上去了,公司的经济效益才会增加。不断的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加强安全管理,适应发展潮流,才能不被高速发展的社会淘汰。

参考文献:

[1]莫玉琪.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各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城镇建设.2009(06)

[2]张保安.论如何做好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探讨[J].城市建设,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