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优化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多媒体在优化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王建清

江苏赣榆县实验中学王建清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过程由教师、学生、媒体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三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信息的传播者,学生是教学信息的接受者,媒体传递则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随着新课程理念在课堂中的不断深入,课堂由原来教师讲,学生被动听,逐渐转变为学生自主用脑想,动手做,在学习中亲自体验.而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教学手段更具有蓬勃的生命力,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打开一扇新的窗口.为此,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便是大家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下面就谈谈几点认识:

一、现代多媒体技术辅助数学教学优势的实证分析

现代多媒体技术辅助数学教学的特点是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情感的激励工具和学生的认知工具,能构建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从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自主探究式学习,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教学方式的渗入必将使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学习变得更有意义.

1.提高学生思维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审视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发现,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往往感触不深,易疲劳,甚至有厌烦情绪.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和组织形式,使以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发展为小组讨论、个别指导和班级互动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其组织形式也课堂讲授和网络运用并举的局面.例如,在教学“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笔者利用课件,通过图片的飞入飞出将各种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展示的很透彻,再让学生观察实验中产生的原因并为此进行组内讨论,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习将不再枯燥乏味,学习的兴奋点被调动起来,学生主动进行了自主学习,培养了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

2.创造教学情境,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

实验心理学家赫瑞特拉做过两个著名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他通过大量的实验验证: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其他来自触觉味觉等.另一个关于知识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表明:人类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30%,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可以看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适时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的音效来创造教学情境,能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可提高信息的传输速度,增强知识的直观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重视实践操作,实现科学的记忆.在教学“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时,笔者做了猫追老鼠的动画并配有《猫和老鼠》的音效,把猫和老鼠的路线表示出来,引导学生思考猫为什么始终追不上老鼠,怎样调整方向能追得上.学生在观看动画的同时不知不觉就把一个抽象的运算变得具体化.把一个难以理解的一种运算用多媒体显示出来,调动了学生的视觉直观功能,为突破难点创造出良好的氛围这些直观的图形运动,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从运动的观点来处理数学问题的意识,使以教师教为主变为以学生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

3.课堂分层训练,提高基本技能.

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初中教学中更是要进行一定的练习才能有效地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以致牢固掌握并灵活运用.传统的课堂训练中一般采用一刀切的做法.即不管学生的层次都做同样的练习题,结果导致优生“吃不饱”,后进生“撑不了”的现象,而运用多媒体的分类显示屏就能很好地克服这一弊病.例如,训练解直角三角形这一内容时,在后进生的分类屏上显示基础题,在中等生分类屏上显示部分基础题和跳一跳够得着的拔高题,而优生的分类屏上显示少量基础题和部分思维有挑战性的拔高题,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能力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感,体会了成功的喜悦,从而便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二、现代多媒体技术辅助高中数学教学可持续性策略构建

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尽管不是一个新鲜事物,但是如何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实践中,发挥其强大的作用,使其的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在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不可喧宾夺主,凸现人本思想.

例如,听过一节“圆的标准方程”的公开课,课件投出来圆形自行车轱辘﹑三角形轱辘,一辆人力三轮车和赵州桥图片,然后问学生观察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问题.说实话这一节课课件做的很美,但是很难把圆的标准方程和这些图片联系起来,学生一脸茫然.像这样一个个例,显然没有站在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馈情况的角度上来思考如何恰当运用多媒体,反而起到了喧宾夺主的反面作用.多媒体在初中数学中运用的支撑点要求我们注意引导学生课堂注意点在于数学内容而不是美轮美奂的多媒体技术,立足以人为本教育面向现代化的原则,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改变以教师讲为主学生被动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新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必须时刻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要重视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理论﹑教育观念的转变,不能只注重媒体的研究,及时对学生出现的回答或提问作出正确的响应,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结合教学实际,确保有的放矢.

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辅助初中数学教学时,课件制作要结合教学内容实际,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心理特点,适当让学生亲自感受.辅助教学的主题仍然是学科主题,而非多媒体技术,切忌为了技术而用技术.要倡导教学方式面向现代化,充分发挥多媒体在帮助和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问题解决﹑交流协作等方面的潜力,以有利于教与学为准则,创造教学情境,化抽象为直观,化静态为动态,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教师从大量的解释说明中解脱出来.避免为公开课充当“花架子”,避免“人灌”变“电灌”或其他利用多媒体技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将现有的资源用好用实,着重去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结论的探索过程中,以及重点知识的理解上.

3.启迪想象思维,提供创新空间.

数学是一门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多媒体技术能根据教学需要将教学内容实现大与小﹑远与进﹑静与动﹑快与慢﹑虚与实之间的互换,克服了感官的局限性.扩大了学生的认知时空,缩短了学生的认知过程.通过具体的经验和感性材料,凸显观察点,揭示现象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

4.找准最佳时机,做到事半功倍.

多媒体辅助教学其优越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并不是说在课堂上使用了多媒体就一定能改善教学,更不是说多媒体用的越多越好,误认为没有多媒体辅助教学就不是一节好课.从教学内容看,需要考虑这个知识点用多媒体来展示能否取得好的效果,结合考虑学生的思维接受能力和基本技能能否得到提高.若能恰当的找准时机,发挥其优越性,课堂效率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多媒体的运用能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突破教学难点,并借助其优势,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能使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不断的学习掌握多媒体技术及其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育思想的应用,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吃透教材,紧扣教材,依据教学需要用好这一辅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