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减张鼻中隔成形术60例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三线减张鼻中隔成形术60例临床分析

李靖连荣

李靖连荣(新乡医学院一附院耳鼻喉科河南卫辉453100)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成形术在各种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中的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科2009年~2011年60例行鼻内窥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成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1年,60例行鼻内窥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成形术患者术后疗效良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鼻内窥镜下行三线减张鼻中隔成形术,方法简单易行,治疗效果好,有利于恢复鼻腔-鼻窦的正常生理功能。

【关键词】鼻中隔偏曲鼻中隔成形术三线减张鼻内窥镜检查

【中图分类号】R76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7-0250-01

鼻中隔偏曲在耳鼻喉头颈外科是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病因包括外伤、先天发育异常、鼻腔肿瘤压迫等,发病率约为10.0%~81.2%[1],分为生理性偏曲和病理性偏曲两类,对于病理性鼻中隔偏曲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就是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我院耳鼻喉科2009年2月~2011年6月利用鼻内窥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成形术治疗6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鼻中隔偏曲患者60例行鼻内窥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成形术,年龄18~52岁,男42例,女18例,术前均行前鼻镜、鼻内窥镜检查及鼻窦CT(平扫+冠扫)扫描。按不同的张力曲线分类:第一张力曲线2例,第二张力曲线8例,第三张力曲线36例,第一、三张力曲线4例,第二、三张力曲线10例。按偏曲形态分类:C形偏曲20例,嵴突18例,棘突10例,S形偏曲7例,矩状突5例。按偏曲部位高低分类:高位11例,低位42例,S形偏曲7例。按症状分类:头痛者21例,鼻塞33例,鼻出血6例,同时有头痛、鼻塞者18例。

1.2手术步骤经备皮、鼻腔冲洗等术前准备后,先行气管插管全身静脉麻醉或鼻腔局部麻醉,消毒、铺巾,鼻内窥镜下于左侧鼻前庭皮肤粘膜交界处行L型切口,向鼻底延伸,切开粘膜、粘软骨膜至中隔软骨,分离左侧鼻中隔粘软骨膜,充分暴露鼻中隔该侧的3个张力线,鼻中隔软骨前、后、下方游离,鼻中隔软骨对侧的粘软骨膜不予分离,保留一定的血供,降低鼻中隔穿孔的机率,于第二张力曲线处分离对侧后端粘骨膜,矫正或去除偏曲的骨质部分,对于有前上软骨部偏曲者,在方形软骨凹面做长方形窄条状或楔状小块切除,或行“田”或“井”字划痕消除中隔软骨偏曲部表面应力,之后两侧粘膜复位,可见鼻中隔居中,鼻前庭切口处间断缝合1~2针,如合并慢性鼻-鼻窦炎可同时行鼻内窥镜下鼻窦开放手术,伴有慢性肥厚型鼻炎者可行下鼻甲骨折外移固定术、下鼻甲粘-骨膜下切除术或下鼻甲粘膜下等离子消融术,用医用膨胀海绵及硅胶管在双侧鼻腔固定鼻中隔。术后第2~3天抽出海绵及硅胶管,术后5~7天拆线,拆线后可用鼻腔冲洗液冲洗鼻腔3~5天,每天1次,第7天出院。术后1周内鼻腔粘膜肿胀者可用1%呋麻滴鼻液滴双侧鼻腔,每天2~3次,2周内禁止用力擤鼻、打喷嚏及挖鼻。

2.结果

60例行鼻内窥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成形术的患者均痊愈或好转出院,随访3个月~1年,查体可见鼻中隔居中,通气良好,患者自觉术前症状基本消失。合并慢性鼻-鼻窦炎的27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1年,查体可见鼻腔脓性分泌物明显减少,头痛症状明显好转。60例患者中无术后出血、中隔穿孔、血肿、脓肿形成、鼻腔干燥、脑脊液鼻漏、鼻梁塌陷及鼻中隔摆动等并发症,仅有2例患者出现嗅觉减退,经减轻水肿及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后好转。

3.讨论

鼻中隔偏曲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鼻中隔偏曲,多因发育异常、外伤所致,病理性鼻中隔偏曲是指偏曲妨碍正常生理功能,具有临床症状,如鼻出血、鼻塞、头痛及并发鼻窦炎者,此类鼻中隔偏曲具备手术指征,对于生理性鼻中隔偏曲可不予处理。手术目的是为了矫正鼻中隔,恢复正常鼻腔生理功能,减少鼻炎、鼻窦炎的发病率,促进鼻-鼻窦炎恢复[2]。鼻内窥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成形术对鼻腔正常结构的损伤少,术后并发症出现少,目前外科手术均向微创方面发展,此术式能尽可能保留鼻中隔软骨支架,促进鼻腔正常的生理功能的恢复[3]。以往经典的鼻中隔偏曲手术方式如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是切除近乎全部的软骨和骨质,导致鼻梁没有支架,极容易塌陷和呼吸时鼻中隔粘膜搧动,且因手术范围大、粘膜损伤多而致粘膜血供障碍,鼻中隔容易穿孔[6-7]。近几年各种改良的鼻中隔矫正手术不断有报导,但由于缺乏充分、科学的理论支撑,没有形成统一的类似教科书上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的标准操作过程。韩德民等应用的鼻内窥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成形术具有充分、系统的理论为基础,适用于各种类型或分类的鼻中隔偏曲[8,9],手术方法易学易懂,手术过程简便易行,主要是切除产生三条张力曲线局部即骨与软骨交界处的骨质,中隔软骨和骨质之间的张力减小,鼻中隔多部位的畸形可得到解决,基本原则就是尽量保留鼻中隔的四方软骨。鼻内窥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成形术有效地保留了鼻腔支架,合理的矫正了偏曲的鼻中隔,明显减少了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并且扩大了手术适应范围,疗效显著,符合目前外科微创的手术观念,值得我们耳鼻喉科医生学习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咸龙,温湘玲.鼻中隔偏曲治疗的沿革和现状[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4,18(11):701-704.

[2]WaitePD.Internalseptorhinoplastytechnique.OralMaxillofacSurgClinNorthAm.2012,24(1):109-17.

[3]BoulangerN,BaumannC,BeurtonR,etal.Septorhinoplastybydisarticulation:earlyassessmentofanewtechniqueformorphologicalcorrectionofcrookednoses.Rhinology.2013,51(1):77-87.

[4]倪玉苏,赵霞.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国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13:21.

[5]HuizingEH,deGrootJAM.功能性鼻重建外科学.韩德民,周兵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6.

[6]潘炽敏.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中国内镜杂志,2008,14(4):436-437.

[7]颜永毅,刘青,谢佳,等.内镜下两种鼻中隔成形术的对比观察[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06,20(5):420一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