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学生运算能力培养的几点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0-20
/ 1

关于加强学生运算能力培养的几点建议

李孟堂

关键词:运算能力;学生;培养

近几年,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很差,不仅影响了数学科的成绩,也不利于相关学科的教学。造成学生运算能力差的主要原因在于师生两个方面。

学生方面:一是对概念、公式、定理缺乏正确理解,弄不清蕴含的数学思想,机械地照搬公式;二是运算不明算理,缺乏方向性,不能合理选择简捷的方法;三是只重视解题思路,忽视了解题步骤的逻辑书写,对运算过程不进行回思以寻找失误的原因;四是对运算缺少足够的重视,过分依赖计算器,凡涉及数字之间的换算均不用脑算,从而漏洞百出。

教师方面:一是对运算的内涵理解不够,只知运算是数字之间的换算,不知运算更多的是式子的变形;二是在平时教学中偏重于解题思路、解题方法的总结和提炼,弱化了对运算算理、技巧的指导,极少对试卷中因算理、技巧没有掌握而失分进行针对性地总结,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引起学生高度的重视;三是在练习中出的关于运算的题目少,学生缺少必要的训练。要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至少要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明确运算的内涵,把握运算的方向

运算既包括数字之间的换算、估算,也包括式子的变形,诸如探索规律、化简、解方程(组)、恒等变形、解不等式、求函数解析式等都属于运算的范畴。运算是一种基本的能力,是智力因素,它与数学的其它能力互为依托、互为因果。许多数学思想如化归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函数方程思想等都能在运算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营造浓厚的氛围,认识运算的重要性

教师要采取如下措施提高学生对运算的重视程度:一是多出一些后问用到前问结果,前问错了后问必错的题目;二是练习反馈时把有关运算的题目集中分析,让学生统计一下因运算失误而错的题,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引起震撼;三是教师要时时强调运算的重要性,学生课堂练习、每次考试、家庭作业不要过分依赖计算器,要与家长取得联系,请求家长在学生晚上做作业时予以敦促。

三、发挥集体的力量,弄清运算如何教

关于运算的内容必须进行集体备课。备课的具体要求是:找出各种运算蕴涵的数学思想、通性通法、技巧方法,易犯的错误及强化措施。如教学“有理数混合运算”时,将“-”变成“+”、将“&pide;”变成“×”等体现了数学的转化思想;根据“四则混合运算法则”从左往右依次运算是通性通法;根据运算率先恰当结合再进行运算是技巧方法;移项、去括号出现的符号问题或运算顺序颠倒等是学生易犯的错误;在解题过程中,让学生说出每一步的依据,有意出示错误的解题过程,让学生寻找错误的环节,针对常见的错误设计专项练习让学生做等是强化措施。

四、加强运算的指导,养成作题好习惯

教师要将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贯穿教学始终。在课堂教学中,关于运算的教学要做到:讲授本节内容之前,先诊断一下与新授内容有关的概念、公式及相关的数字换算。至少要选择一道典型的运算题认真解剖,教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运算技巧,如何避免运算错误。要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审题、先思后作的习惯;养成作题要规范解题步骤,作到步步有据,检查每步是否有误的习惯;养成解题后反思,善于总结运算方法的习惯。涉及一题多解的运算题,教师要采取对比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合理选择算法的重要性。每节课结束后,教师要写好教学反思,记录本节课好的运算方法、学生所犯的错误及补救措施,要让学生建立一个针对运算失误的记录本,对学生时时有所醒悟、时时有所鞭策。

五、强化练习和考试,及时地检查反馈

教师要让学生熟记常用的勾股数、1-10的立方数、1-20的平方数及一些特殊数的平方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一些重要公式的变形等,以利于脑算。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授课结束前拿出3~4分钟的时间针对运算检验一下,当堂反馈。家庭作业要布置适量的运算题,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对出现问题多的题目要作好记录,分析错因,搞好点评并设计好平行性练习。

作者简介:李孟堂,男,1964年生,1985年毕业于烟台师范学院数学系,山东省青数会会员,主持全国十五规划数学课题子课题并结题,2005年被威海市教育局授予威海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称号,多次在数学刊物上发表文章,撰写的《把握思维心理发展创新思维》荣获第五次全国中学数学教育优秀论文一等奖,并收录在《数学教育改革与研究》一书中。

作者单位:山东省乳山市教学研究中心

邮政编码:26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