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合理“调剂”培养语言交际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0-20
/ 2

注意合理“调剂”培养语言交际能力

马本晓

关键词:英语语言;练习;拓展;交际

英语教学改革是落实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努力提高国民吸取人类文明进步成果,适应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全面提高学生英语素质的根本措施。

初中英语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形成良好的英语交际能力尤为重要。依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能使学生乐于开口说,则是学好英语至关重要的一步。中学生虽然性情活泼,喜欢表现自己,然而在学习外语方面也有一些同学认为英语难学,缺乏学好英语的自信心,不敢和同学用英语对话,不愿多说,怕说错而被别人耻笑。这些都将成为影响英语交际的训练,影响学生学习主体性发挥的障碍。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科学安排教学内容与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表现欲”,冲破学生的“开口关”,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推进语言交际教学。

一、兴奋剂——营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认知过程往往受情感支配,因此,要在课上创设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为使学生时刻愉快地接受并表现所学的知识,笔者将课前两分钟作为激发表现欲的“前奏曲”。不少英语学习内容可以用歌曲形式表达,这有助于激发兴趣和分散难点。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融音乐与英语为一体,能帮助学生理解对话,表现情景内容,创设有声语言环境,使学生自然投入。在唱歌过程中,可以根据歌曲内容进行问答或分角色对话,体现歌曲中的交际情景。例如在教学单词hungry,thirsty,hot,cold…,都含有丰富的表情及句子Areyouhungry?Hereisahotdogforyou.Hereyouare.等难以理解。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记住这些重点的词句,笔者运用了《两只老虎》的曲调编了一首歌曲:

Areyouhungry?Areyouhungry?

BrotherJohn,brotherJohn.

Mothergiveyousomebread.Mothergiveyousomebread.

Hereyouare.Hereyouare.

这样教学,整个课堂学生情趣高涨、气氛活跃。

二、催化剂——模拟表演,形成轻松交际氛围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模拟表演创设的情境,往往受时空限制无法全部做到,在这种情况下可运用录音、录像、投影幻灯、实物、挂图、简比画等教学手段来移植情境,形象生动地再现有关对话的时空,做到声像结合、图文并茂,这适合刚升七年级的学生好奇、求趣、求新的年龄特点。教师将学生要学的对话融于其中,会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帮助学生在语言与表达对象之间建立起联系,从而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自觉、更有趣地进行英语交际活动,同时也有利于理解记忆,消除学生对英语的陌生感。如在开学的第一节英语课中,出示两位背着书包的小同学在校门口相遇,正在与对方打招呼问好的挂图,学生们见到与他们日常生活十分相近的挂图,倍感亲切,纷纷议论起来,教师加入他们的讨论:“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呢”……很容易引出新课的内容——“Hello.Whoareyou?”例如,在学生进教师办公室要作业本这段对话中,可让学生模拟表演对话情景:一边敲课桌模拟敲门声,一边说MayIcomein?然后对教师说:MayIhaveacopybook?简单的表演既容易又很逼真,学生兴趣很浓,表演时全身心投入,神态惟妙惟肖,对内容的理解便不感到困难。又如在学习同学间的互相介绍时,教师可让一个学生扮演从外地转学来的新同学,让其他同学向他表示欢迎、问候并询问一些有关于他的问题。如What’syourname?Howoldareyou?Whereareyoufrom?等等,让这位学生一一加以回答。这些对话表演,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对话内容,逼真地再现对话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大大激发了他们内在的表达欲望,从而积极地参与对话活动,加深了对对话内容的理解,真正达到交际的目的。

三、保鲜剂——巩固练习,促进学生的表现欲

在课堂中采取用游戏比赛的方式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巩固练习,如“开火车”,“Bingo”,“Guess”,不但充分练习了所学内容,还大大调动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游戏考核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在游戏比赛中来考核学生,学生没有压抑感,他们的心理语言活动就处于兴奋状态,思维也会变得活跃,竞争意识、参与意识就会增强。随着学生“表现欲”越来越强,表达的效果也就越来越好。课上,激发表现欲和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密切相关,先设置“表现”的场景,学生从“无法表现”中燃起说的愿望,再于学习进程中递进地设计表现层次,辅以激励效应,顺应学生思维发展,让他们产生说的愿望。

针对七年级英语课文大都是对话的特点,在巩固练习中,教师应充分组织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角色扮演,调动学生的表现欲,学生对自己的角色都会竭尽全力去演好,再加上每一单元之后的课本剧,既让学生回顾了一单元所学的知识,也锻炼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组织表演时,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表演交流的机会。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变换一下座位的排列,也将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将班级的座位分为小组的方式,以圆桌的形式,学生们围坐在一起,这种以小组为单位的排列有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对教师创设的情景可讨论自行安排角色,自如地进行口语交际,还能调动一些性格内向、平时怕说话的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在玩中复习巩固,既符合孩子们乐于模仿与好玩的天性,又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还调节了学习节奏。在愉快欢乐的气氛中,巩固了学到的语言知识,锻炼了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

四、活化剂——课外扩展,满足英语交际的需求

引导学生用英语交际是英语教学的一个主要目标。课内几十分钟的学习与“表现”,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仅是开始,其练习量远远满足不了操练的内在需求。

教师要把回家用学了的英语跟父母对话作为英语家庭作业布置给学生,同时要求家长做好引导、参与工作。七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有些学生怕“开口”,这就要求家长的配合,及时地鼓励与表扬。如Goodmorning,Goodafternoon,Goodevening,Goodnight,Goodbye等,增强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逐步培养他们开口说的习惯。对于一些不懂英语的家长,要求他们能认真倾听孩子朗读,并表示点头满意。做做翘大拇指的手势,千万别说“我听不懂,别说了”这样的话,这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打消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还应从第一堂英语课开始要求学生无论何时何地见到教师问好时要使用英语,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句“Hello,MissZhou!”但这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使用英语的习惯。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用英语与人交际的欲望,培养他们交际的信心和胆量,应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寻找生活中的英语情境。在“麦当劳、肯德基”快餐厅,公园、商场等外国游人进出多的场所作一次力所能及的尝试,大胆交外国朋友,一旦成功都能使学生喜不自禁,其“表现欲”所经受的挑战及“可为”的自我认定,都能促使他们信心百倍地将英语说得更好。总之,英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应强调直观,贴近生活,调动各种感官交互运用,才能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总之,教师只有以科学的语言教学理论为指南,彻底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语言知识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准确地运用语言达到交际的目的。教师只有依据语言交际性原则,从生活实际出发,设计各式各样的语言场景,将语言知识有机地融于语言交际活动中,在合乎情理和十分自然的语言气氛中学语言知识,才能达到“使基础知识转化为言语技能并发展成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一目的。如果仅仅注意语言知识,不注意语言能力的训练,就必然学用脱节,难以有效地进行交际。

参考文献:

[1]杜小宜.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广东教学研究,1999(10).

[2]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江苏省赣榆县城头初级中学

邮政编码:22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