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绩效模式下电力企业的战略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卓越绩效模式下电力企业的战略管理

卓钊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西供电公司青海格尔木816000)

摘要:卓越绩效国家标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GB-T19580-2012)》在总结美国波多里奇评奖标准等国际先进质量管理经验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质量管理现状,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制定并发布。其规定了组织卓越绩效的评价要求,为国家质量奖的评价和企业提升质量水平、实现卓越绩效进行自我学习、自我评价提供了依据。导入并应用卓越绩效标准可帮助企业提高整体绩效能力,对我国企业提高质量水平,促进企业追求卓越绩效,提升综合竞争力具有深远影响。本文在总结海西公司导入卓越绩效模式,开展卓越绩效自评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应用实际,提出适用于同类供电企业的全员卓越绩效管理和评价模式。

关键词:供电企业卓越绩效

一、卓越绩效模式的应用背景

1.国家“十三五”规划对企业卓越运营的引领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多处提出了对“十三五”期间企业发展的要求。《建议》指出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强是当前企业发展中

突出问题,要求着力在优化结构、增强动力、化解矛盾、补齐短板上取得突破。完善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企业要瞄准国际同行,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全面提高企业竞争能力。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要求企业强化战略思维,加强战略管理,超前、系统思考企业发展环境,强化战略能力。

2.电力体制改革对电网企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和电力体制改革配套的清洁能源发展等4项政策文件相继印发,电力市场改革、交易机构组建、发用电计划放开、售电侧改革、输配电价改革、自备电厂管理等6项实施意见制订发布;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地区扩大,输配电价测算全面展开。电力体制改革对电网企业治理结构、盈利模式都将带来深刻影响,着力解决电力行业矛盾和问题,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构建高效有序市场体系。

二、卓越绩效模式的导入

1.国家电网公司卓越绩效模式简介

国家电网公司自2012年开始,进行了国际通用的卓越绩效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探索工作,初步构建了具有电网企业特色的卓越绩效评价体系。国家电网公司卓越绩效评价体系模型主要应用卓越绩效评价国家标准,参考欧洲质量奖卓越绩效模型和美国波多里奇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结合“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实际,对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以及结果等七个方面组织卓越绩效的评价要求和实施建议等内容进行展开、调整、合并而成。评价体系包括69项过程条款和47项结果指标,以“两个一流”愿景目标为导向,以“三集五大”和“五位一体”管理体系为基础,以国网公司制度标准为依据,推动公司管理成熟度的持续提升。

2.卓越绩效模式在本单位的导入过程

(1)充分沟通,争取支持

与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开展充分沟通,了解高层管理人员在公司经营管理现状下,对推行卓越绩效管理和评价模式愿意投入的资源和对效果的期望。分析高层意愿投入资源与期望效果的匹配程度,对现实状况下,投入资源实现期望的可能性与差距进行沟通,争取公司高层领导对卓越绩效管理和评价工作的信任与所需资源适当程度的长期支持。

(2)成立机构,制定计划

成立卓越绩效管理和评价工作办公室,确定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成员,建立由公司高层领导亲自领导,各部门负责人参与推行的组织机构。遴选自评师,并积极推荐参与中质协、省质协和上级单位的培训和取证。制定卓越绩效管理和评价工作方案,按目标管理(MBO)基本要求设定目标,按照PDCA循环模式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各项条款和指标负责人,保证计划表详实可行。

(3)自我评价,发现问题

组织卓越绩效过程条款和结果指标责任人编制自评报告,根据过程条款自评报告及部门实际工作情况收集整理佐证材料,为自评报告内容提供支撑。组织自评师依据根据过程条款评价细则、佐证材料和自评报告,对过程条款开展管理成熟度评价m=方法(A)分值×0.2+展开(D)分值×0.4+学习(L)分值×0.2+整合(I)分值×0.2;对结果指标进行业绩卓越度评价n=水平(Le)分值×0.2+趋势(T)分值×0.3+对比(C)分值×0.2+整合(I)分值×0.3。

(4)分级诊断,改进提升

综合诊断分析自评报告,系统分析电网发展、企业管理等各方面的优势和改进机会,从从体制、机制、方法的角度提出系统性的优化建议。采取“点线结合”三项措施确保卓越绩效评价综合诊断分析工作落地,以各专业业务流程为“线”,审视企业管理成熟度,以改进空间为“点”,深挖公司卓越运营管理薄弱点,通过改进提升任务矩阵,将改进提升的责任落实到专业、落实到岗位。

三、全员卓越绩效模式的构建

1.构建职责体系

明确卓越绩效知识管理常设机构是全员推进卓越绩效工作的前提。海西供电公司在现有卓越绩效办公室职能分布和资源配置基础上,充分发挥现有组织体系和人员作用,确定卓越绩效工作办公室、卓越绩效工作责任人及卓越绩效自评师为三类工作主体。其中卓越绩效办公室主要履行管理职能,卓越绩效自评师主要履行评价职能,卓越绩效工作责任人主要履行改进职能。

2.推进组织学习

实施开发网络大学培训课程。配合上级单位网络培训资源建设统筹,推进优质资源共享,组织实施“卓越绩效管理与评价”开发项目,开发卓越绩效评价概述、卓越绩效评价标准与体系解读、卓越绩效评价与实施事务等培训案例和微课。开发网站首页卓越绩效栏目。利用公司网站资源,在首页开发卓越绩效管理和评价栏目,包括“管理要求”、“工作动态”、“学习资料”三个板块,刊载卓越绩效管理与评价知识和工作动态信息,有利于干部职工学习卓越绩效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要求等内容,并及时掌握工作进展。微信公众号设立卓越绩效专项频道。在国网海西供电公司统一微信公众号上设立卓越绩效管理与评价专项频道,在公众号向订阅用户推送评价标准、管理案例等相关知识。公司用户可在公众号反馈卓越绩效管理与评价工作中的相关问题,与专业人员进行互动交流,及时解决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设专人给予解答回复,保障公司卓越绩效管理和评价工作顺利开展。

3.激发工作交流

组建公司卓越绩效微信群,建立卓越绩效知识信息交流平台,可群发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图文消息五个类别的内容,群成员包含公司及所属试点县公司三类卓越绩效工作主体人员,并邀请外部专家加入,鼓励“工作问题随时问、知识学习带回家”。

4.促进知识应用

建立公司级卓越绩效资料储备平台,存储各类过程评价材料,进行各版本文件管理,规范卓越绩效相关知识的创造、更新、创新与推广过程。储备平台内容管理。平台内容主要包括评价标准、自评材料、评价过程、评价结果、改进过程、卓越案例等6大类,国家标准、国网标准、补充标准等。储备平台权限管理。储备平台对公司卓越绩效办公室、卓越绩效工作责任人和卓越绩效自评师三类知识管理主体开放,各项储备知识从开放时间和写入读取等两方面设置权限。

四、结语

导入实施卓越绩效管理和评价体系,是在国家电网公司强大的企业文化的指引下,基于“努力超越,追求卓越”企业精神的一项创新工作。国网海西供电公司通过构建并实施全员卓越绩效模式,通过覆盖公司全范围的三类员工参与卓越绩效评价,实现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卓越行为外化于行,促进了公司卓越绩效工作在各部门及所属基层单位的全面开展。人员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实现了公司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的全面提升,为打造世界一流城市供电网,争创国际一流供电企业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马林.卓越绩效模式理解与实施指南(第一版)[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