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耳通窍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11
/ 2

聪耳通窍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分析

张茹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医医院黑龙江大庆163311)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聪耳通窍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以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8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气导听阈值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气导听阈值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切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血清一氧化氮合酶(NOS)、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给予西药+聪耳通窍汤加减治疗,改善了患者的听力功能,改善了患者血液滞性状况,且安全性极高。

【关键词】聪耳通窍汤;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气导听阈

【中图分类号】R27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5-0211-01

突发性耳聋是临床上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在临床研究中发现,约有60%左右的患者会在15d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但仍需要加强治疗[1]。现以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88例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并将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均经临床诊断证实,并出现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②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和恐惧等心理;③自愿参与到本次研究中,并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中耳炎、桥小脑角、内听道占位性病变者;②糖尿病者;③心血管疾病者;④消化道疾病者;⑤肿瘤患者;⑥精神障碍者。

按照治疗模式不同,将88例给患者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4例,男23例,女21例,年龄为62~83岁,平均年龄为(72.5±10.5)岁,病程为1~6d,平均病程为(3.5±2.5)d;观察组:44例,男22例,女22例,年龄为61~83岁,平均年龄为(72.0±11.0)岁,病程为2~7d,平均病程为(4.5±2.5)d;利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两组患者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呈P>0.05,均衡性显著,可进行对比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地米塞松,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剂量为10mg/d;10%葡萄糖250ml+辅酶A100U+三磷酸腺苷40mg,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弥可保,口服,0.5mg。

观察组给予在此基础上,联合聪耳通窍汤加减治疗:(1)主药方:当归和生地各10g,桃仁、红花、枳壳、柴胡、桔梗、川穹各香附6g,牛膝15g,赤芍、石菖蒲各9g,甘草3g;(2)随症加减:如患者伴有耳鸣症状,加5g麝香;若患者伴有眩晕症状,加6g水蛭;若患者伴有眼震症状,加6g黄芪;若患者患有呕吐症状,加黄精、龟甲各5g;(3)所有药物入水煎,煎至200ml,去渣取汁,早晚各服用1次。

两组患者持续治疗2周。

1.3观察指标与判断标准

对两组患者气导听阈值进行测定。

对两组患者的低切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血清一氧化氮合酶(NOS)、C-反应蛋白(CRP)水平进行检测。

统计两组患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整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以χ2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气导听阈值对比

治疗前,对照组气导听阈值为(44.59±5.12);观察组气导听阈值为(45.03±7.03),两组数据对比,结果呈t=0.336,P=0.7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对照组气导听阈值为(31.07±4.02);观察组气导听阈值为(27.16±3.89),两组数据对比,结果呈t=4.636,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低切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NOS、CRP对比

观察组低切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NO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低切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NOS、CRP对比(x-±s)

2.3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头痛3例,头昏2例,恶心呕吐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45%(9/44);观察组头痛1例,头昏1例,恶心呕吐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4/44)。对比两组数据,结果呈χ2=4.880,P=0.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临床上均是采用西药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地塞米松属于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糖皮质激素药物,该药物具体抗病毒、抗炎和免疫抑制的功效,进入患者机体之后,可尽快恢复患者水肿的神经组织,并抑制毛细血管扩张,同时由于其受体存在与患者内耳组织中,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但是,患者在西药治疗中,常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2]。

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讲,突发性耳聋属于“暴聋、卒聋”范畴,其发病机制为肝肾亏虚、气血瘀滞。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可以“活血通窍”为主要治疗原则,对患者实施聪耳通窍汤加减治疗。在该药方中,桃仁、生地具有扩张血管的功效,红花、甘草可抗血栓、改善患者微循环;当归、香附、石菖蒲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川芎、牛枳壳是脑血管疾病的最佳药物,牛膝可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柴胡具有良好的抗炎功效。诸药合用,可进一步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聪耳通窍汤加减治疗,患者气导听阈值为(27.16±3.89),低切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NO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9.09%。综上所述,通过聪耳通窍汤加减治疗,进一步提高了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薛向上,徐文利.聪耳通窍汤联合西药治疗突发性耳聋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8,32(04):31-33.

[2]王丹凤.通窍活血汤配合通气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7,13(20):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