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温喜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8-18
/ 1

感悟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温喜忠

温喜忠

温喜忠

(长春市绿园区车家小学吉林长春130000)

在进行课堂教学中,为了做到有效教学,我觉的作为教师首先得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用新的眼光去审视学生,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协调者。要想做一个能适应新形势的合格的教师,对有效教学我的理解和感悟是: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1.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注意

1.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程主张还学生“学习的主人”的角色定位,让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自主参与,自主实践,大胆探索和勇于创新,因此我觉得在教学新的内容之前,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布置给学习任务,让他们去自学,大力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2语文课堂应有“语文的魅力”;传统的语文教学强化训练与应试教育一拍即合,使训练变成了脱离了语文教学的主旨,语文课淡化了情感熏陶,使本应具有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语文教育,缺乏了应有的魅力,从而导致了语文教学耗时多而收效小的尴尬局面。于是我们要认真审视、反思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注重人文教育,尊重个性。在课堂上怎样使学生敢提问、会提问?

1.3寻找提问的最佳时机,注重“实效性”。

1.3.1课堂提问要新颖;所谓“新颖”,就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新意、有价值,出乎学生的意料,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能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1.3.2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提问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引发思维的出发点,因此语文课上的提问应是经过认真推敲,能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的。启发性的问题能引起学生主动探索,能诱发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通过比较启发,一方面调动学生看书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学习一些习作方法。

1.3.3课堂提问要有包容性;一问一答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中较为常见,这种简单机械的问答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因此,我们要由“小步提问”变成“大步提问”,一节课要有1到2个大问题以引起学生大块地活动。要给学生留下大块的思考空间,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例如我在教学《苦糖》一课,在品读课文时,我提出三个大问题:①在描写作者偷吃糖的过程中,生动准确的运用了很多动词,结合这些词,体会作者的心情变化。②母亲为什么只抱着空罐子发呆,连一句责怪的话也没有?你能体会到她此刻的心情吗?③文中其实有几次发誓?想想分别为什么?我觉得学生兴致很高,对课文感悟较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4抓住时机,培养“问题”意识;常有疑问,才能常有思考;常有思考,才能常有创新。因此,教师要抓住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苦糖》一文,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读完课题之后,针对课题来提问。学生也许会问:为什么糖是苦的?这里承载着一段作者怎样的年记忆?等,这样,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再来学习课文,就会比老师先提出问题,再来让学生带着教师的问题来学习课文,效果会好得多。

2.关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1要提高学生课堂主体意识,淡化教师的“理性权威”意识,消除教师的“话语霸权”角色。

2.2要强化学生的自主建构意识,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内在需求,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3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讲方法、讲规律,一课一得,得得相连。

2.4要做到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受到关注,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3.我在尝试有效提问后的思考

学生的提问的兴趣浓,积极性高固然是好事,但对他们层出不穷、五花八门的问题我又不知从何着手解决。我想:要引导学生学会提问,让他们的提问要有层次性,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不能杂乱无章,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加训练。

记得我在教学《苦糖》一课时,我当时想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读文后提出质疑,当时,学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我被学生勇于提问,勇于回答的热情感动了,可对他们提出的五花八门的问题又不知从何答起,我预想的课堂目标并没有完成,一堂总结课就变成了一堂知识大交流课,正在师生为一个个感兴趣的问题所困扰时,叮铃铃的下课铃想了起来,为了不影响下节课,我又不得不在高涨的课堂气氛中,在学生一双双渴求答案的目光中宣布下课。

我想:民主、开放、科学、平等的课堂有效性提问,是我们每个教师都追求的,让我们的课堂都成为有效性课堂,让课堂上的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个性的张扬、让我们的学生在有效性课堂的春风沐浴下受益终生吧!这也是我永远的理想和追求。

收稿日期:2012-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