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泡剂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2-12
/ 1

消泡剂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周长征

周长征(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355)

【摘要】消泡剂是一种能够破坏和阻止气泡的存在和产生的物质,当消泡剂吸附、铺展于液膜上时,由于其表面张力较小,能够使液膜的表面张力降低,消除泡沫的稳定因素,导致液膜变薄,使气泡破裂,从而起到消泡作用。消泡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其亲水亲油平衡值(HLB)为0.8~3。

【关键词】消泡剂HLB

【中图分类号】R28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2-0359-01

常用的消泡剂有醇类、有机硅类、有机极性化合物等,主要用于制糖、发酵过程产生的泡沫的消除,有机硅类(主要是烷基硅油)也可用于纤维和涂料工业,有的也直接用于制剂,如二甲硅油片,可以治疗胃肠道胀气。消泡剂在中药的应用也比较广泛,在制剂方面如可用作溶媒、膏剂的基质,提取液、口服液和注射剂的消泡,也可用于中药制剂的检验。

1消泡剂用于中药的溶剂

天然油脂可以作为表面活性剂的基本原料,脂肪油既可用来液体的消泡,也可作为一类非极性溶剂,能溶解生物碱、挥发油以及许多芳香族化合物,多用于外用制剂,如洗剂、擦剂、滴鼻剂等。常用的溶剂有茶油、麻油、花生油、豆油和棉籽油等。

2消泡剂用于膏剂的基质

表面活性剂在中药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可以作为药物的载体、药物乳化剂和分散增溶剂、润湿剂,有些表面活性剂还有杀菌作用。一些消泡剂如豆油、花生油、二甲基硅油、司盘-65、司盘-85、聚醚类等,都可用于乳剂、乳膏剂、栓剂等的基质。

3用于中药提取液的消泡

消泡剂在中药提取液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在中药提取、浓缩过程中,由于蛋白质、粘液质和皂苷的存在,会产生大量的泡沫,如果不加入消泡剂,这些泡沫就会占据大量空间,影响生产,甚至出现“暴沸”现象,造成药液的浪费。像一些中药如王不留行、黄柏、车前子等,在提取浓缩过程中就很难控制。

在此加入消泡剂可分为植物油类和合成类,植物油的用量较大,一般为1﹪左右,消泡效果不如合成类好,合成类消泡剂如硅油类、聚醚类的用量为万分之五左右,消泡效果非常好。消泡剂在提取过程中加入既可。但是,加入消泡剂后生产的浸膏发软,水分含量大,影响以后的干燥和制剂。中药提取浓缩所加入消泡剂的种类、时机、用量和对药品质量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4用于液体制剂的消泡

由于中药的成分复杂,在液体制剂的精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泡沫,液体在搅拌过程中也会产生气泡,这就需要消泡剂破坏并抑制气泡的产生。液体制剂特别是注射剂在使用过程中,有许多泡沫产生,不但影响药物的疗效,甚至会出现严重的输液反应,这就要求在制剂过程中尽量消除产生泡沫的成分,并可以加入消泡剂抑制泡沫的产生,国外已有在输液剂中加入消泡剂的报道。

5用于检验过程中的消泡

在药品微生物检验中,需要先制备药品供试液,在研磨中药制剂时,特别是在匀浆仪高速研磨过程中,经常会产生大量细密的泡沫,且泡沫久久不易消失。如果立即取样进行检验,会造成取样量不准,实验结果不可靠;如果待其泡沫自然消失,往往需要很长时间,延长了检验时间,容易引起供试液中微生物的繁殖或死亡。如果在研磨之前或研磨之后的供试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消泡剂,如油酸,可以减少或迅速去除泡沫。

消泡剂在中药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所以进一步研究其对中药成分和疗效的影响是很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