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生低端的班级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1

聋生低端的班级建设

曾芳琴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8)08-065-01

一种和谐的班级环境,有利于聋生实现自我管理和推动聋生心理健康。班级是聋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对聋生的教育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而班主任作为班级建设的生力军,同时也是对聋生进行教育的主体。作为一名班主任,作者深有体会,特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同时积极借鉴同行优秀教学经验,特从聋生心理现状和班级建设两大方面进行深层次剖析,权做引玉之砖,以期打造良好的班级。

一、聋生心理现状

1.缺陷影响

聋生由于生理上的缺陷,寡言少语,获取的信息是非常有限的,很容易养成性格孤僻、生性敏感、性情冷漠等等性格,缺乏和其他学生交流合作的热情,长此以往,很容易影响到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

2.学校管理教育不当

为了保障聋生的人身安全,一些学校采取封闭式管理,导致聋生人际交往范围变窄,交往能力得不到发展,社会经验优先,长此以往,养成不良的性格,此外,由于深受应试教育影响,过于注重发展智力而忽视其他方面发展,到聋生心理带来不良影响。对聋生教育方式过于单调和陈旧,导致聋生认识水平较低,缺乏心理疏导。

3.家长不良影响

许多聋生家长心理非常复杂,许多父母过于纵容孩子,导致孩子养成自高自大和自私自利的性格。而那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家长过于注重生活,而忽视对孩子学习方面的指导,导致孩子养成一些不良习惯。一些家长采取非打即骂的教育方式,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二、聋生班级建设的探索

1.融洽师生关系,培养真挚的师生感情

父母是孩子在家的依靠,而教师是学生在校的依靠,为此,教师要多一分关注、多一分赏识、多一分信任、多一点微笑,促使聋生体验到快乐。这种浓浓的爱意,不仅增加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而且将教师的爱转化为自身客观需求,努力完成教师交给的学习任务。对于聋生,教师的理解和信任促使他们体验到自身被关注,他们会走出心理阴影,和教师分享自己的所感。这种浓浓德爱有利于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有效帮助聋生摆脱心理阴影。师生之间关系的融洽需要师生深入了解和加深认识,班主任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在民主和平等中加深了解,拉近彼此心理距离,充分挖掘他们的优势,肯定他们的努力,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自信心,在一种信任、平等、自由、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推动聋生发展和进步。

2.打造和谐班级,构建互帮互助的班风

班级是一个以交往和情感为基础的系统,教师要帮助聋生和谐学生之间的关系,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和互相帮助。在互帮互助汇总感受班集体的温暖,在互帮互助中获得安全感。因此,对于那些积极主动帮助其他学生的聋生要给与肯定和赞扬,激发他们参与热情,形成和谐班级和互相帮助的班级风气。现代教育教学研究表明:聋生长期处于关爱的环境中,心态是积极的,情感是丰富的,会放下思想包袱,以更加积极和主动姿态参与学习和生活,最大限度发挥自身价值。而那些被孤立、被歧视的聋生,长此以往,心理会被扭曲,不急你无法完成学习任务,反而会和其他师生关系矛盾和对立。

3.实行岗位轮换制,提高聋生自我管理能力

班级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场所。为此,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将学生自我管理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班主任要以启发、引导,进一步提高聋生自我管理能力。班级日常活动主要包括:卫生、晨读、晚自习、班级纪律、收发作业等等,为此,班主任要力求每位聋生都能负责一项工作,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场面,最大限度避免形成等级,为了提高聋生其他能力,岗位要定期更换,促使聋生体验不同的岗位,便于聋生的接受和管理。对于那些表现良好的聋生要给与奖励,并作为评优选先的重要参考。每位聋生都有自己的工作做,明确自身职责,激发聋生热爱班集体,强化聋生和班级的联系,增加聋生的集体荣誉感,消除他们紧张不安的情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言而总之:良好的班级有利于聋生健康成长,对聋生各项能力培养具有不容小觑的作用,为此,班主任要积极开展班级建设,为聋生综合能力提高进献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