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7-17
/ 2

探析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策略

卜发英

卜发英甘肃省民乐县三堡学区734500

随着社会分工日趋精细,专业化已成为社会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专业性也成为衡量职业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准。在教育职业日益走向专业化的今天,班主任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教师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一、班主任专业化的内涵

班华教授在《班主任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指出,班主任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化的一个特殊的方面。班主任专业的特殊性可以概括为两个特殊的方面:一是从教育劳动的性质看,主要是精神劳动,是与学生心灵沟通、促进其精神发展的精神活动;二是班主任有其特殊的教育操作系统即发展性班级教育系统。

二、专业化发展给班主任带来的机遇

1.专业化发展为班主任的专业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提升创造了机会

在整个社会系统中,每一个职业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包括社会权利、经济待遇、职业声誉、发展前途等,职业的专业化过程就是提高职业的社会地位的过程。班主任是社会分工中的一个阶层,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甚至遭人冷落的工作,要改变这种现状,只有靠班主任自身行动起来,通过提高自己来改变社会对本职业的偏见。而专业化发展为班主任获取社会的肯定和认可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契机,积极改变职业形象、努力提升专业地位和社会地位、争取集体向上流动将是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目标。

2.专业化发展为班主任专业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条件

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班主任对学生影响的全面性和复杂性,要求班主任必须成为专业化的教育工作者,具备班主任工作所需的专业素质,这样才能培养出素质教育所需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学生。而以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道德和专业个性为核心内容的专业化发展为班主任专业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专业化发展是班主任搞好班级建设的有力保障

班级建设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包括班级思想、文化、学习、组织以及作风等方面,这是班主任对学生实施教育影响的重要途径。建设良好的班级关键在于优秀的班主任,优秀的班主任需要具备优秀的管理智慧和管理能力,而专业化发展对班主任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为班主任搞好班级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三、班主任专业化的核心和重点

1.班主任在工作中学会享受快乐

“处天外遥望地球很小,居体内细察心域极宽。”这是魏书生老师两句精彩的哲理诗句。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学生的心灵世界是极广阔的天地,我们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在广阔的心灵世界里耕耘,其责任是重大的,其劳动是神圣的!优秀的班主任大多视工作为享受,他们的教育生活是愉快的,他们的人生是幸福的,但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胜任班主任的,也不是任何一个班主任都能体验到班主任劳动的快乐和幸福的。班主任的教育劳动是一种专业性的劳动,要胜任班主任的教育劳动,就需要逐渐地走向专业化;而只有经过努力,发挥了自己的教育智慧,创造性地劳动,感受到自己劳动的价值,感受到它的神圣性,才能享受班主任劳动的快乐和幸福,才能真正体验到人生的意义。当老师是苦的,当班主任更苦,当你没有选择的时候,你就学会享受吧!

2.核心:学会精神关怀

人格魅力——班主任精神关怀的力量源泉是健康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教育者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格,而这“人格”必须符合社会的需要。班主任专业的根本任务和核心内容是提升自己的道德人格。

师生关系——班主任精神关怀的重要条件是平等、真诚、相容、乐纳。

师爱——班主任精神关怀的永恒主题。

偏爱后进生——爱的教育。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而教师所从事的工作就是一份神圣的工作,因为我们是在爱着别人的孩子。而在神圣当中又有高尚之人,什么人配得上是高尚之人呢?他们不仅爱那些长得好看的、成绩好的,还爱那些长得丑的、成绩差的学生。这样的老师,他不仅是神圣的,而且是神圣中的高尚之人。

厚爱特殊生——特长教育。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智能多元论”观点,人类具有七种智能:语言能力,对文字意义和词句搭配的敏感性;逻辑——数字能力,处理连锁推理及识别模式和次序的能力;音乐能力,音节、旋律、节奏和音调的敏感性;身体活动能力,灵活地运用身体和灵巧地操纵物体的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空间感知能力,准确地感知世界以及改造世界某个空间的能力;探索心灵能力,以此理解自己和特殊生。

博爱中等生——赏识教育。拿破仑·希尔在《成功学全书》中写道: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受到激励而产生的,通过不断地自我激励时,就会使你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最终达到成功的顶峰。

3.重点:学会班级建设

授课制把数十名学生集中在一起开展教育活动,首先面临的就是管理的问题。许多教育家、心理学家在大量的观察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典型班级中的80∶15∶5的比例。在典型的班级中一般有三类学生:80%的学生很少违反规则;15%的学生会周期性地违反规则;5%的学生是长期的规则违反者,有时甚至会与这些规则作对,这些学生需要额外的支持和帮助。这就是班级学生管理中的潜规则——80∶15∶5法则。

依据这个法则,我们管理班级的诀窍就是:维持那80%的学生的良好习惯,控制那15%的学生不违反规则,同时又不把那5%的学生逼上绝路。

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和策略

作为一个班主任,应该有四方面的专业素质,也就是班主任专业化的内容:第一是班主任的专业道德,第二个是班主任的专业知识,第三个是班主任的专业能力,第四个是班主任的反思能力。在这四个方面的内容中,班主任的反思能力是前提,班主任的专业道德是核心,班主任的专业知识是基础,班主任的专业能力是目标。

1.学会学习,增加专业知识

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可见,学会学习是未来社会生存的必要条件。班主任作为学生的榜样,应该做一个终身学习的实践者。首先,班主任应经常参加继续教育和在职进修;其次,班主任应制订自我学习计划,包括短期和长期的计划;最后,班主任应该多读书,多读教育专著,结合班级工作实践写读书笔记、教育感想等,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2.学会研究,提高专业技能

“研究态度与能力是一个人创造力的集中显现,是一个人主体性的能动体现,是人发展的基本手段。”因此,学会研究、提高专业技能是实现班主任专业化的基础。首先,从研究的内容上,班主任要研究教学课程,研究教学策略,更要研究学生,包括他们的兴趣、心理、个性等;其次是积极参加教育科学研究,班主任应善于把工作理论与日常实践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发展自己的理论知识。

3.学会合作,提升专业道德水平

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一个教育合作者,班主任是连接各种教育因素的纽带和桥梁,更应善于和学生、同事、家长沟通与协作、专业化要求班主任从“领导者”转变为“服务者”,而学会合作,提升专业道德水平是实现专业化的重要保障。首先,班主任要与学生合作,与学生建立起朋友般的师生关系,用心去倾听学生的心声,做到权为生所用、情为生所系、利为生所谋;其次,班主任要与同事合作,同事间在工作中的互相帮助和配合是班主任取得进步的动力;最后,班主任要与家长合作,班主任可以通过做家访、开家长会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以增进彼此的理解,达到一致的教育目的。

4.学会创新,发展专业自主

班主任工作之所以具有无法替代的专业意义,全赖于班主任的专业自主。专业化发展要求个体发挥自主性,班主任的自主发展是发展教师的个性和特长,使个体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这要求班主任要善于突破常规、有所创新。在思想上,不能满足于知识的积累,要善于“知新”,树立创新意识;在教学中,善于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建新型课堂;在班级工作中,不盲从,依据自己班级的现状,自主实施有针对性的改革,构建个性化班集体。创新是发展的生长点,学会创新、发展专业自主是班主任专业化持续发展的动力。

5.学会反思

华东师大的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会有所滑坡。”为此,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该公式体现了教师成长的过程应该是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实践的过程。班主任工作也是如此,班主任应不断分析自己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性,不断反思当前的教育实践,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提高专业技能。

科学技术日益进步,知识不断更新,社会对每一种职业的专业化要求也越来越高。班主任应抓住机遇,不断全面提高自己,力争与时代共同进步、与学生共同成长、与专业共同发展,走出一条有自身特色的专业化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