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诊治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诊治分析

贺向东

(夏津县人民医院,山东夏津,253200)

作者简介:贺向东(1981.11-),女,汉族,山东夏津人,本科,科室:儿科,职称: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儿科。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诊治方法和疗效,从而为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3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分析,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采用炎琥宁静脉滴注的方式,剂量标准控制在10mg/kg,一天一次,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剂量标准控制在10mg/kg,一天一次,统计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2.8%,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8.3%(P<0.05)。结论:针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治疗,炎琥宁可以发挥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炎琥宁;利巴韦林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09-0047-01

病毒性脑炎是一类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是常见的儿科疾病,近年来患有此病的患儿例数在上升。病毒经过呼吸道、消化道等进入到淋巴系统中,在淋巴系统中大量繁殖,在血液循环的影响下感染到各个脏器,全身扩散产生毒血症。患者的抗体反映弱,或者血脑屏障受损,就会导致中枢神经中产生病毒[1]。病毒性脑炎的致残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很大的负担。本次研究分析炎琥宁在小儿病毒性脑炎治疗中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分析我院收治的138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其中有男性患儿88例,女性患儿50例,患儿最小年龄7个月,最大年龄9岁,平均年龄(5.5±1.3)岁,患儿都出现了头痛、发热、呕吐等症状。将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9例患儿,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患儿都接受常规治疗,两组患者都接受脑细胞营养治疗,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降低颅内压等。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炎琥宁进行治疗,国药准字H20066106,剂量标准控制在10mg/kg,一天一次。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剂量标准控制在10mg/kg,每天一次。两组患儿都接受为期三周的治疗。

1.3疗效评价标准

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并且呕吐、昏迷等症状消失,脑电波检测正常为痊愈。

患儿体温降低,呕吐、昏迷等症状缓解,脑电波轻度异常为有效。

患儿体温没有任何变化,呕吐症状严重,并且昏厥,脑电图异常为无效[2]。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进行计量资料分析,采用X2进行计数资料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2.8%,高于对照组的78.3%,差异显著(P<0.05)。

表1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对照

3讨论

病毒性脑炎是一类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患者会出现发热、头痛、恶心等症状。病毒性脑炎患儿不仅仅会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同时患儿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后,会导致脑脊液中β-内啡肽的上升,导致脑水肿和脑细胞坏死。近年来,对我国不同的地区病毒性脑炎发病率进行分析,发现肠道病毒EV71感染轻型一般只是会出现手足口病和急性疱疹等,重型EV71感染会导致中枢神经损害,导致病毒性脑膜炎的产生。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脑炎会出现小脑性共济失调,巨细胞病毒会导致胎儿免疫系统缺陷,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EB病毒会导致脾脏和淋巴结肿大,病毒会通过患儿的呼吸道、消化道直接进入到淋巴系统中,在淋巴系统中大量的繁殖,在血液循环下,病毒会进入到患儿的各类脏器,导致病毒扩散到全身,产生发热症状[3]。当病毒进入到中枢神经系统后,大量的繁殖会导致神经组织遭到破坏,出现水肿和胶质增生等。外周血白细胞,包括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这些细胞的作用是通过快速和稳健的生产活性氧,产生的一些活性物质包括超氧物,羟自由基、过氧化氢、次氯酸盐和过氧亚硝酸盐。合理的药物治疗,同时有益于清除入侵病原体,也可引起通过对重要宿主细胞的氧化损伤而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活性氧的产生及其相关氧化损伤促进单纯疱疹病毒诱导的神经病理学,所以,在病毒性脑炎治疗中,合理的治疗方式可以提升康复率,要有效的抑制活性氧的产生,有效的降低各类并发症的产生。

利巴韦林是一类常见的抗病毒药物,在病毒性脑炎治疗中常见,其可以有效的抑制病毒复制,患儿脑部的细胞微环境可以得到很好的改善。然而,如果大量的使用利巴韦林会导致患儿的白细胞减少,患儿在长期的静脉注射中会出现过敏等。利巴韦林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降低治疗的安全性,在治疗中受到限制。炎琥宁也是一类常见的抗病毒药物,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可以很快的被患儿吸收,而且可以长时间发挥药效,起到清热和杀菌的效果。炎琥宁可以提升细胞的吞噬效果,提升患儿的免疫力,并且副作用不大,长期使用不会产生并发症,可以提升患儿治疗的安全性,患儿在长期治疗中还是可以保持较好的治疗依从性。利巴韦林是一类常见的抗病毒药物,在病毒性脑炎治疗中常见,其可以有效的抑制病毒复制,患儿脑部的细胞微环境可以得到很好的改善。然而,如果大量的使用利巴韦林会导致患儿的白细胞减少,患儿在长期的静脉注射中会出现过敏等。利巴韦林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降低治疗的安全性,在治疗中受到限制。炎琥宁也是一类常见的抗病毒药物,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可以很快的被患儿吸收,而且可以长时间发挥药效,起到清热和杀菌的效果。炎琥宁可以提升细胞的吞噬效果,提升患儿的免疫力,并且副作用不大,长期使用不会产生并发症,可以提升患儿治疗的安全性,患儿在长期治疗中还是可以保持较好的治疗依从性。

本次研究的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2.8%,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78.3%,差异显著(P<0.05),可以看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炎琥宁进行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治疗,可以获得非常满意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予毅.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治策略探讨[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4,16(9):540.

[2]刘萍.病毒性脑炎36例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7,23(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