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术后疼痛的评估及护理进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3

普外科术后疼痛的评估及护理进展研究

李舒敏

李舒敏(广西北海市合浦县红十字会医院外科536100)

【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术后疼痛的评估方法及相关护理工作的研究现状。方法通过查阅多方面资料,总结普外科术后疼痛的评估方面,分析术后疼痛的护理策略。结果普外科术后疼痛的评估方法有多种,包括评估表法、词汇描述法、面部表情法以及生理指标测定法等方法;术后疼痛的护理需要做好常规护理工作,还应该做好心理护理工作。结论普外术后的疼痛评估对于有效降低术后疼痛意义显著,结合一定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效提高术后康复效果,减轻患者疼痛。

【关键词】普外科术后疼痛评估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8-0097-02

引言

普外科术后疼痛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人体受损组织修复过程中产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反应,是影响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重要因素。随着人们对医疗服务水平要求的提高,普外科术后疼痛已经成为了受到广泛关注的医疗服务指标。如何采取有效护理措施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已经成为了医院医疗服务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普外科术后疼痛的影响

1.1术后疼痛对患者的影响

术后疼痛,其本身属于一种比较复杂的过程,是通过患者的生理和心理进行作用的一种活动。通常情况下,术后疼痛指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当机体受到伤害或者是刺激之后,会表现出疼痛的感觉;另一方面指的是患者对于一些刺激或者伤害所表现出来的反应,这样的情况含有比较重的情绪色彩。朱丽霞[1]等在《癌痛控制的状况及分析》中对疼痛进行了定义,参考了国际疼痛学会的概念进行了总结,得出疼痛的定义。疼痛是能够影响人的不同层次的高度个体化的经历,能够使得人们整体的生活质量下降。术后疼痛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需要进一步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2术后疼痛对机体的影响

术后疼痛,在多个方面都会有影响,尤其是在患者机体方面,影响较大。由于疼痛,患者机体的不同系统可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在内脏方面,会影响生理功能[2]。术后疼痛会使得患者的自主神经的活动不正常,在血液中的苯酚胺含量增大。机体方面则表现为心动加速,血压升高等,严重的时候会出现心跳骤停、呕吐等现象。在疼痛的时候,会释放一些炎性介质,这样会加重患者在原发病灶方面的缺血、缺氧以及水肿等情况,导致患者机体内激素和相关酶系统的代谢异常[3]。这些都会使得蛋白质的合成速度下降,而分解速度上升,是不利于伤口愈合的。如有的患者进行的是腹部的手术,在手术后,不敢咳嗽,不敢做深呼吸,不敢翻身调节肢体,形成肺不张、褥疮等并发症的概率增大。术后疼痛对患者机体的影响是很大的,需要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评估和术后护理,降低术后疼痛带来的危害。

2普外科术后疼痛的有效评估

对于术后疼痛进行有效评估,能够更好的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降低机体所受的损害,保障患者健康[4]。只有经过了有效的评估,才能够有更好的治疗方案,合理治疗患者的术后疼痛。对于术后疼痛进行有效评估,需要有专门的人员进行,他们都是经过训练之后,并且对各项评估技术比较熟悉的工作人员[5]。在一些调查资料中表明,患者对于镇痛效果不满意,主要是因为护士方面的原因。现阶段,一些护士还没有掌握好疼痛的评估方法,对于评估工具的使用,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赵存凤[6]等在《患者自控镇痛的问题分析与护理对策》中认为,在某些情况下,患者能够自己决定用药量的多少。在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的时候,护理人员需要根据准确的方法进行,这样才能够更为科学的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判断,采取对应的护理措施。

2.1术后疼痛的评估方法

术后疼痛的评估方法有多种,可以依靠评估表进行评估,也可以通过一些生理指标进行评估等[7]。首先,评估表法进行评估,是采用Mcmilan设计的疼痛评估表进行的,对于该表中涉及到的一、疼痛程度的判断,是通过目测直观疼痛实现的[8]。还有一种方法是词汇描述的方法,Melzack拟定了关于疼痛程度描述的相关词汇,例如轻微疼痛,重度疼痛,阵痛等,以此来让患者选择自己属于的疼痛程度[9]。这种方法相对比较简单,只是描述不到一些细微的疼痛。第三种方法是面部表情法。人的疼痛可以通过面部表情来得到体现。有微笑、哭泣等。这样的判断方法适合于各个年龄段,对于缺乏语言表达能力的群体比较实用。第四种方法是生理指标测定法。该方法能够借助于患者的生理指标的变化,间接实现疼痛程度的评估。

2.2术后疼痛评估时间控制和护理管理

对于患者进行疼痛评估,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评估间隔。有的患者疼痛比较急,大概可以选择在每2-4h进行一次评估,而有的患者疼痛不是很急,可以每隔8h进行一次评估。对于患者疼痛的评估,医院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管理制度的建立,以更为标准的评分方法进行评估,更好的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张桂琴[10]在《普外科术后患者疼痛护理研究》中对护理情况进行比较,发现时间对于疼痛是有一定影响的,通过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患者疼痛,利于患者康复。

3普外科术后疼痛的护理

3.1常规护理方法

患者在经过普外手术后,疼痛是困扰患者的难题之一。作为护士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恰当的护理,以减轻患者的疼痛[11]。在一些细节方面,需要及时、准确、麻利的进行处理,护士人员要尽最大可能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环境,降低患者的疼痛。对于患者的休息的地方,要做到干净卫生,避免嘈杂的休息环境对患者的疼痛和康复造成影响[12]。为了适应不同的工作需求,跟上新时期的护理节奏,护士人员应该定期不定期进行培训,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技巧,掌握疼痛机理,及时对患者进行止疼护理[13]。

护士应该能够连续准确的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评估,患者的姿势、体位、面部表情等各个方面,均会反应出不同程度的疼痛,有时候如出汗、呼吸等一些显著的特点也可以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疼痛[14]。当然,对于一些生理指标,如血压、脉搏等方面的进行检测,也能够对患者的疼痛进行持续性的评估。通过各种方法的判断,得到准确的疼痛原因,对症治疗,减轻疼痛。为了让患者能够进一步了解疼痛知识,护士还可以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让患者能够在多个方面进行了解,配合护理治疗[15]。对于一些疼痛评估工具,护士也应该教会患者家属使用这些工具,让患者能够进行疼痛的自我缓解。

有研究表明,护理干预时间和患者的疼痛出现时间是成一定的关系的[16]。对患者护理干预的时间早的情况下,患者出现疼痛的时间相对比较晚,也会相应的减少对止痛剂的使用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程度;而如果护理干预时间晚的情况下,患者出现疼痛的时间则相对比较早,也比较容易引起患者的满意度下降现象[17]。同时,要了解外科手术后的疼痛是分不同阶段的,常划分为不同的时间段。在麻醉清醒一直到24h内为一个时期;在手术后的2-3天为一个时期;在手术后的3-4天为一个时期;超过4天为一个时期。不同时期的疼痛程度是不一样的,所以也就需要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在最早的一个时期,则需要进行密切观察,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用药[18]。第二个时期则多表现为咳嗽引起的切口疼痛,这个时候护士需要多鼓励患者深呼吸,清理呼吸道的分泌物[19]。第三个时期则主要是主要肠道的问题,少用止痛药物[20]。等患者进入第四个时期,则基本没有太大的术后疼痛。如果出现特别疼痛,注意术后炎症等情况,避免伤口感染。

3.2心理护理方法

疼痛很容易引起患者的心理障碍,因此护理工作是必要的。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21]。有资料表明,患者在不同的环境下,对疼痛的感受程度是不一样的。对患者进行疼痛的心理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正确对待疼痛,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疼痛,减少术后抑郁情况的发生率[22]。

一般情况下,改善患者心理,采用的方法有认知治疗法、放松治疗法等多种方法[23]。采用这些方法之后,患者的交感神经活动减少,对氧气的消耗量减少,心率、呼吸等都会相应减缓,疼痛显著降低[24]。而且患者承受疼痛后,难免会有心理压力[25]。经过心理护理治疗后,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减少家人的压力。对于患者的心理护理,需要护士有更高的工作能力,在各个方面不断提高,学习多方面的知识,积累经验,以全面的护理面貌面对患者,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4结束语

普外科术后疼痛是患者术后常见的现象之一,需要及时正确的进行评估,得到合适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这样才能够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更好的为患者服务。相信在医学事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关于该方面的研究会更加透彻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朱丽霞,高凤莉.癌痛控制的状况及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03):226-228.

[2]堵国琴.外科术后疼痛评估和护理方法的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12,16(12):1888-1889.

[3]谭冠先.疼痛诊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89.

[4]LaymanYoungJ,HortonFM,DavidhizarR.Nursingattitudesandbeliefsinpainassessmentandmanagecment[J].JPainsymptominMan-aye,2006,31(01):13-21.

[5]苏冰莲,汤红莲,徐建婷,等.外科手术中疼痛的心理护理[J].现代医院,2009,4(9):112-113.

[6]赵存凤,姚梅芳,赵继军,等.患者自控镇痛的问题分析与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03):222-223.

[7]GarraG,SngerAJ,TairaBR.ValidationoftheWong-BakerFACESPainRatingScaleinpediatricemergencydepartmentpatients[J].AcadEmergMed,2010,17(01):50-54.

[8]SertelS,HerrmannS,GretenHJ,etal.AdditionaluseofacupuncturetoNSAIDeffectivelyreducespost-tonsillectomypain[J].EurArchOtorhinolaryngol,2009,266(06):919-925.

[9]丁秀英.普外科术后疼痛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14):320-321.

[10]张桂琴.普外科术后患者疼痛护理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3):231.

[11]于丽萍.外科术后疼痛的评估、治疗及护理进展[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9,(04):75-76.

[12]刘莉莉,李晓玲.术后疼痛控制的护理现状[J].现代护理,2005,11(6):441-443.

[13]王秀兰,尹玉华,焦萌.患者疼痛的观察及护理办法[J].中国社区医师,2011,24(13):255.

[14]龚细玲.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4):94.

[15]苏洁,张俊,薛卫斌,等.规范化疼痛管理在心脏术后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7,21(2):135-136.

[16]谢冰柯,许乐.疼痛控制影响因素的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7):678-679.

[17]毛桂珍.疼痛的护理研究进展[J].右边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3(31):498-499.

[18]钟婕娟.手术后疼痛的评估与护理[J].当代护士,2010,(5):48-49.

[19]朱丽霞,高凤莉.癌痛控制的现状及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3):226-228.

[20]李海玲,李瑾.癌症患者的疼痛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112-113.

[21]杨雪华.疼痛的评估与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5,19(8A):1423-1425.

[22]朱娜,周海燕.疼痛的组织管理[J].护理研究,2006,20(8):730-731.

[23]贾芙蓉.疼痛相关指南[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7):779.

[24]刘迎辉.冠心病重症监护室中疼痛护理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药学工程,2012,1:133-135.

[25]吴锦明,张利萍,陈晓争.重视术后疼痛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7):393-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