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池县发展紫花苜蓿生产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2-22
/ 3

华池县发展紫花苜蓿生产的思考

方明金

方明金(甘肃省华池县农技中心甘肃华池745600)

[摘要]:通过对华池县紫花苜蓿生产现状、发展优势、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今后的发展思路是:加强宣传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科技意识;抓好龙头企业,走产业化之路;推动当地畜牧业发展,实现就地转化增值;抓点带面,推进商品草基地建设;科学栽培管理,提高产量品质。

[关键词]:华池县;苜蓿;发展思路

紫花苜蓿又名苜蓿、紫苜蓿,是一种多年生豆科牧草,也是我国北方地区广泛栽培的绿肥作物。紫花苜蓿易栽培、好管理、寿命长、产草量高、营养丰富、适口性好。紫花苜蓿除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外,矿物质、微量元素的含量也很丰富,其营养成份齐全而均衡,是华池县牧草栽培的主要品种,它为华池县畜牧业的发展和农作物的轮作倒茬、土壤改良、培肥地力、水土保持等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由于群众存在思想观念陈旧,耕作管理粗放,商品意识淡薄等因素,致使华池县紫花苜蓿草生产一致处于滞后状态。笔者通过对华池县紫花苜蓿生产现状、发展优势、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华池县发展紫花苜蓿生产的相应思路。

1生产现状

紫花苜蓿在华池县15个乡(镇)均有种植,作为本县饲草的当家品种,除农作物秸秆作为饲草外,种植面积占全县其它人工牧草总面积的95%以上,但绝大部分在山地种植,川塬地种植较少。据调查,在上个世纪末,全县常年种植面积0.4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6.9%,年产鲜草量不足9万t,远远不能满足饲养家畜的需要,只能作为农忙季节时部分补充饲草。到本世纪初,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华池县委、政府积极倡导退耕还林(草)工程,发展生态农业,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逐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推行“满山遍野种草,家家户户养畜”,走草畜产业发展的路子,使紫花苜蓿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目前,全县留床面积达到3万hm2,年产鲜草达到100万t以上。农民除了自给自足的养畜饲草外,还可以有部分商品草为养殖企业和进一步深加工提供原料,但远远满足不了现实市场和深加工的需求。

2发展优势

2.1土地面积广

华池县共有总土地面积3776km2,其中总耕地面积5.73万hm2,人均0.51hm2,可利用的荒山荒坡面积也较大。不仅土地资源丰富,而且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土质好、酸碱度适中,为发展苜蓿草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地资源优势。

2.2气候条件适宜

紫花苜蓿喜干燥、温暖、多晴、少雨气候,而抗寒性强,种植区域降雨量一般在300~650mm为宜,无霜期100天以上的地区均可种植,它在-25℃低温下还可越冬,幼苗能耐3~4℃的低温,一般生长适宜温度10~20℃。而华池县年平均气温8.4℃,无霜期145~165天,≥10℃有效积温2896.7℃,极端最低温度-26.5℃,极端最高温度38℃,年日照时数2250h,年降雨量450~550mm,该区域最适宜紫花苜蓿生长发育。

2.3栽培经验丰富

紫花苜蓿在华池县已有上2000年栽培历史,农民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作者简介]:方明金(1966-),男,汉族,甘肃华池人,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选种、留种和栽培管理经验。尤其是近年来,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引导下,该县积极加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力量,为种草养畜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更有利于苜蓿草生产的发展。

2.4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所需的肉、奶、蛋等畜禽产品需求量大幅度上升,刺激了养殖业迅速发展,相应的饲草需求量也不断加大。目前,苜蓿草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国内市场售价达到800~1000元/t,国际市场售价达到1200~1500元/t。华池县紫花苜蓿除供应本县的养殖业所需饲草外,草产品还远销国内外其他地区,市场前景看好,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扬,目前,该县苜蓿干草市场收购价格稳定达到450~600元/t。

2.5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强

目前,已有“华池县通达草业有限责任公司”是集紫花苜蓿、农作物秸秆的加工、生产、销售、科研为一体的专业化公司,年设计加工能力5万t,其生产的苜蓿草产品销往国内的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银川等城市,并向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出口。另外,全县成立了县畜产联合会和15个乡镇畜产促进会,由元城绒山羊繁育场、良子牛业、鑫旺牧业公司、元隆兔业公司等龙头企业分别带头组建羊、牛、猪、兔养殖专业协会,采用“公司+协会+会员”的农村经济组织模式,引导农户放心大胆地增加投资,扩大养殖规模,这对华池县发展紫花苜蓿生产都有很大的拉动作用。

3存在的问题

3.1群众观念陈旧,商品意识淡薄

华池县自然条件差,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对发展紫花苜蓿认识不到位,把苜蓿草作为商品产业开发的意识更加淡薄,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状态。因此,在苜蓿生产过程中,一些新的配套技术措施跟不上,投入不足,长期处于传统的生产状态,不但是现存的土地资源不能充分发挥其巨大潜力,更谈不上深度加工和产业化发展。

3.2交通不发达,收购市场过于集中

华池县地貌多属丘陵沟壑型,梁峁重叠,沟壑纵横,交通不发达。而农民习惯多将苜蓿草种植在山地和可利用的荒山荒坡地上,使其田间管理、收割晾晒、交通运输等带来诸多不便因素。加之,市场收购场所过于集中,运输成本增大,效益降低,挫伤了农民将苜蓿草作为商品销售的积极性。

3.3品种单一,种质退化

该县在上个世纪前只有一个品种,从未进行过更新换代。目前,仍然以当地陇东紫花苜蓿生产为主,品种单一,缺乏优良品种。尽管近几年在技术部门引进推广了美国三得利、赛特、德宝等优质苜蓿良种,但推广种植面积不足苜蓿总面积的10%,从而使该县苜蓿品质退化,抗病力差,病虫害严重,生产水平下降,严重制约了苜蓿草产业的持续发展。

3.4耕作粗放,栽培技术落后

华池县绝大多数农民没有把苜蓿种植和其他农作物一样科学栽培与管理,而是把苜蓿种植后,将不再采取任何管理措施,不中耕、不除草、不施肥,且防鼠、防虫、防病意识淡薄,任其自生自灭,致使产草量低,品质差,营养价值和饲用价值下降,商品价值不高。

3.5刈割不及时,管理不科学

紫花苜蓿的营养成份随着生长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一般始花期的苜蓿草无论鲜喂或调制干草,其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粗纤维含量低,适口性好,消化利用率高,商品性好。此期一过营养成份将呈下降趋势,粗纤维含量增高,商品利用率也虽之降低,但大部分农民仍然在盛花期或开花后期才刈割晒制干草。刈割后的苜蓿草露天堆放时间长,仍屏风吹雨淋,霉烂变质和枝叶损失较多,不但产草量低,而且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都会降低。最后一茬刈割后,仍然存在随意放牧现象,影响了苜蓿安全越冬,增加病虫危害,从而影响了其产量和品质,降低土地利用率。

4发展思路

4.1加强宣传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科技意识

各有关部门要紧密配合,加强科技宣传培训力度,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专栏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发展苜蓿草产业的重要性、必要性和效益前景,增强广大农民的科技意识和商品观念。采用专题培训和现场指导相结合的办法,从苜蓿良种引进和繁育、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割、加工、贮藏、运输、家畜家禽转化利用等各个环节入手,对农民进行培训,不断提高种植管理水平,延伸产业链,防范自然风险,提高产品质量。

4.2抓好龙头企业,走产业化之路

要充分抓好现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和完善招商引资政策,进一步兴办草畜龙头企业,采用“企业+基地+农户”小规模大市场良性经济发展的产业化生产模式。建立健全各类中介组织,协调企业与农户签订购销合同,充分调动农民种草的积极性,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走基地连农户,企业牵基地的产、加、销一条龙服务产业开发新路子。

4.3推动当地畜牧业发展,实现就地转化增值

鉴于目前苜蓿草产品市场发育低,政府部门要倡导并鼓励农户发展高效养殖业,要把草业开发与发展草食型、节粮型畜牧养殖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地种草,草养畜,畜变肉(皮毛),肉(皮毛)变钱的生产经营方式。进一步扩大现有养殖企业规模,辐射带动全县农民以农户为单位广泛种植苜蓿和养羊、养牛、养猪、养兔、养禽等,实现苜蓿草就地转化增值。

4.4抓点带面,推进商品草基地建设

华池县紫花苜蓿种植因坚持“突出重点、以点带面、集中连片、全面推进”的原则,因地制宜,重点抓好以公路及交通方便的“千亩”草点、“万亩”草带的商品草基地建设。为农户出售和企业收购提供便利条件,减少费用支出,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4.5科学栽培管理,提高产量品质

4.5.1注重良种化生产,加大优良品种引进推广力度。首先,以陇东紫花苜蓿为基础,大力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质高产品种,逐步改变本县苜蓿品种单一,品质退化问题。目前,适宜华池县种植的苜蓿品种除陇东紫花苜蓿外,引进推广的有美国三得利、赛特、金皇后、阿尔金刚等品种。其次,应对该县老品种紫花苜蓿进行提纯复壮和改良,确保当地品种的扩大应用和延续。第三,应进一步加大紫花苜蓿种子生产基地建设,为全县更好地发展紫花苜蓿生产提供优质种子支持。第四,加强种子市场管理,避免劣质种子流入市场。

4.5.2施足基肥,科学种植。一是增施肥料。播前结合整地一般每666.7m2施优质农家肥2000~3000㎏,尿素15~20㎏,过磷酸钙50~60㎏,硫酸钾10~15㎏。二是适期播种。在适宜期内播种有利于苜蓿根茎膨大和分枝增加,促进生长量和营养物质积累,增强根茎和根的耐寒力,提高越冬率;迟播幼苗在越冬前仍处于生长状态,植株纤细,根茎未膨大,体内物质积累较少,根茎的耐寒性较弱,从而使越冬率降低。华池县区域春季苜蓿播种时间一般在4~5月份;秋季播种须在7月底前完成,以保证苜蓿在早霜来临前生长期达到60d以上。三是改变播种方式。逐步淘汰混播、散播,推广耧播、条播先进技术。在墒情较好的情况下,一般每666.7m2播籽量1㎏,播深2cm为宜。

4.5.3加强田间管理。一是苜蓿播种后遇雨板结,要及时耙地,破除板结,确保苗齐苗全。二是幼苗期及时中耕除草,确保苗期生长旺盛,有利于安全越冬和提高苜蓿产量。三是适时补充追肥。在生育期每茬收割后,应补充追肥,一般每666.7m2追施过磷酸钙50~60㎏,尿素10~15㎏,硫酸钾10~15㎏。四是病虫害防治。苜蓿常见的病害有叶斑病、黄斑病、锈病及菌核病等,可用提前刈割、摘除病叶或用药喷洒等方法防治。苜蓿虫害有蚜虫、菜青虫、蓟马、蛴螬等,可用乐果、菊酯类药物防治。五是加强冬春季管护,防止牲畜啃食和践踏,严禁制止秋后放牧现象。

4.5.4适时刈割,科学管理。紫花苜蓿一般在始化期刈割养分含量最高,最晚不能迟于盛花期,否则,植株底部叶片变黄,落叶严重,茎杆纤维含量增高,品质下降。冬前最后一茬刈割应注意在早霜来临前40~50d左右为宜,刈割高度一般为7~8㎝,以保证苜蓿根和根茎内营养物质的积累,提高抗寒能力,有利于保证安全越冬和次年生长。刈割后及时晾晒存放,防止风吹雨淋,有条件的农户可以加工成草捆、草粉和草颗粒进行存放,有利于节省存放空间。并要大力推广苜蓿青贮及氨化饲料喂养,进一步提高苜蓿草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