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考察法在古代音乐史研究中的重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1-11
/ 1

逆向考察法在古代音乐史研究中的重要性

徐忠奎

———读冯文慈《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中的逆向考察》

【摘要】逆向考察法是一种很优秀的史学方法,对于中国音乐史的研究很有启发。许多史学工作者在自觉不自觉之间就运用了逆向考察法,本文从分析冯文慈先生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中的逆向考察》一文着手,阐述逆向考察法在中国古代音乐研究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逆向考察法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

《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中的逆向考察》一文是冯文慈先生发表于1986年《音乐研究》第一期中的一篇文章。文章以丁伟志同志发表于1984年7月25日《光明日报》的《论历史研究中的逆向考察》为引子,引出历史研究中史学方法论这一研究方法对中国古代音乐史的影响和启发。并运用最粗放的方法总结归纳历史现象的多种多样的联系。主要分为:横向联系,即同一阶段的社会生活、思潮以及其文艺体裁等的联系;纵向联系,即历史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同时将纵向联系分为:(1)顺向考察,(2)逆向考察,并说明其重要性“任何科学的历史考察,都应当是相反方向的两种考察”。

在文章的第二段,作者详细解释了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着重提出了纵向研究中的逆向考察,并以思考南北朝时期各民族音乐文化交流对促进唐代音乐文化繁荣为例子,提出在音乐历史的研究中研究者不自觉的运用逆向考察法这一论点,并通过不同的例证,论证这一论点。如

(1)冯洁轩先生对“乐”字的论证,运用文字学知识,推测“乐”字结构的起源是象征环绕着大树或木杆的群众性的古代乐舞的体现;

(2)秦序通过引证文献《诗经》、《北史》和对少数民族地区口弦的流传情况分析对乐器“簧”的论证;

(3)作者通过对星宿名臣与《国语·周语》、《淮南子》等有关阶名的对比,对音阶阶名的论证;

(4)杜亚雄从语言学角度着手,采用比较音乐学的方法,对现存裕同民歌与维吾尔族民歌和匈牙利民歌进行比较,通过历史追溯,逆向考察,论证“裕同民歌保存了古代民歌特点,是但丁敕勒民歌的‘嫡传’”;

(5)杨荫浏先生通过借助“实际存在的五台八大套和西安鼓乐对宋代谱式运用到今天的论证”;

(6)李石根同志通过对西安鼓乐的乐谱和演奏形式的研究,对唐代大曲遗响仍在的论证;

(7)通过对现存北京天桥等的游乐场所的存留对宋代东京、临安瓦子中市民文艺的论证;

(8)通过对福建南音的曲牌、乐器、宫调体系等的研究对汉族音乐文化某方向的古代面貌的论证;

(9)通过对福建莆仙戏的曲牌、剧词、旋法、犯调、演唱形式的具体分析,论证得出“莆仙戏是宋元南戏支流的结论”;

(10)通过对目前维吾尔族民间音阶调式和古代龟兹的苏祗婆音阶调式的对比,论证得出至今存在有苏祗婆音阶调式的遗迹;

(11)通过对纳西族保存的《白沙细乐》的研究,对元代时期蒙古族音乐的面貌推测等等,这些贯穿了逆向考察与顺向考察的鲜明例证。论证了其中所用到的逆向考察的方法,同时指出自觉运用逆向考察是探索古代音乐的多种途径之一。并引用马克思“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这一论点,论证了逆向考察对于中国古代音乐史的研究的特殊重要性。

在通过对音乐艺术的特点,分析古代音乐与古代美术、古代文学等姊妹文艺的特点时,提出音乐形象、形象思维、音响思维等观点,采用想象的狭义性,说明它对古代音乐史研究方法带来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无声无乐的文字记载;

(2)有声无乐的文物乐器的记载;

(3)记谱法这一反映音乐近似信息的记载;

(4)乐伎演唱者与乐谱笔录者掌握音乐知识水平差异,造成记谱误差的记载;

(5)民族众多,地域辽阔,历史悠久,乐种乐器繁盛、文化交流嘈杂造成的古代音乐信息难以融会贯通的记载等等,通过这几种形式论述了逆向考察对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的特殊重要性。

在通过阐述古代音乐作品无直接的形象史料,横向研究势必受重视,但也要结合并借助纵向研究,特别是逆向考察法。主要以音乐作品的乐谱局限性,必须采用多种研究途径和方法为论据,提出需要逆向考察出无声无乐无谱、有器无乐无谱和有乐无谱的古代音乐文化面貌,论证逆向考察法的重要性。并指出了近年来逆向考察法在中国音乐史研究中的成果。如敦煌曲谱等古谱解释、琴谱打谱研究、古曲演唱演奏等,客观的提出仍有一定历史时期或相当程度上的限制,需冷静分析。

在结合今天生活的音乐资料的分析中,作者论述了逆向考察可作为可靠成分,并分析其成立的条件,运用《汉书·礼乐志》中的“夫乐情性,浃肌肤而臧骨髓,虽经千载,其遗风余烈尚犹不绝”。并用黄翔鹏先生提出的“某些文化形态的惊人稳定性”为重要论点,有力论证了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中逆向考察法的重要性,和要自觉进行逆向考察的必要性。

在论证了逆向考察法对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的重要性的同时,作者提出了进行逆向考察必备的几个条件:

(1)要有历史文献、文物考古等多方面交叉学科的知识与修养;

(2)要对现实音乐生活进行多方面的实际研究调查;

(3)要有持久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