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与家庭养老的经济供养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计划生育与家庭养老的经济供养能力

周宁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保定工务段,071000)

摘要: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计划生育政策所呈现出的负面影响逐渐凸显,尤其是表现在家庭养老经济供养能力方面。实践调查证明独生子女的经济供养能力要明显低于多数子女家庭的经济供养能力,因此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要依据实际经济发展状况,建立多元化的计划生育与家庭养老经济供养体系,提升我国居民整体满意度。

关键词: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供养能力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为了控制人口增长,提出“计划生育”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如今已经过去了36年。在这36年中计划生育政策有效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计划生育政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逐渐呈现,尤其是家庭养老经济供养能力,有着一定的负面效应。我国的家庭养老方式一般情况下都为“反哺式”养老,即父母养儿女小,儿女养父母老,尤其是在农村这种家庭养老方式依然是主要的养老方式。由于计划生育的提出导致独生子女较多,某种程度上破坏了家庭养老所需的人口资源以及经济资源,从而影响老年的生活质量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家庭养老经济供养的模式

我国的传统家庭养老经济供养模式一般都是由子女和个人两部分组成。子女的经济供养就是“反哺式”养老,对父母有瞻养义务,为父母提升经济或物质来源,个人的经济供养模式就是父母的通过劳动所积攒下的财物,对于自身有自我保障。通过子女瞻养和个人自养,实现了家庭养老的经济供养模式。

二、目前家庭养老所遇到的困境

家庭养老在我国的所有养老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提出导致家庭养老的功能逐渐弱化,使得目前的家庭养老陷入困境之中。特别是在农村,大部分家庭的经济来源都是来自土地收入,但是由于我国的工业化以及城市化的普及,使得人均土地占有量逐渐降低,导致农村家庭的经济收入稳定性相对较差,易失去生活保障。

从独生子女的角度而言,他们所承担抚养父母的责任和压力较重。一方面由于子女年龄不断变大,当父母进入老年时期,他们则会不步入中年时期,面对抚养下一代的责任。另一方面子女若不在农村务农,去外地工作时,父母在步入老年时期时,即使获得子女的经济支持,但在精神慰藉和生活护理上得不到满足。由此可见,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某种程度上促使我国的计划生育家庭容易出现“空巢老人”的现象。

同时在计划生育的家庭养老中,还存在很特殊的养老风险。即在计划生育的家庭中独生子女如果出现重病或伤残,甚至出现意外死亡。发生这样的情况父母已经丧失生育能力,一旦失去唯一的劳动能力,这样家庭养老更是难上加难,一旦发生意外他们的老年生活将会失去有效保障。

此外,我国的养老保险形式单一而且保障水平相对较低,实践执行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养老保险的普及面积小,地区发展不平衡;养老保险是通过缴费累积的方式,先累积再受益,其次养老保险主要是依靠个人进行缴费,因此保险的基金保值没有保障。

三、建立多元化的计划生育家庭养老经济供养体系

(一)加强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持

我国为了能够更好的实施计划生育的国策,开展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持制度。并在很多地区都进行试点实验。同时部分地区在计划生育奖励扶持政策的基础上,还推行了针对农村的奖励扶助政策,即在计划生育家庭中只有一个子女或是两个女儿,在夫妻年满60岁之后,可以享受国家的资金奖励扶助。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同时针对独生子女出现意外的家庭,政府部门以及扶贫部门应该成立福利机构,共同筹集福利资金,对于出现意外的独生子女家庭给予帮助和关爱,能够将家庭养老作为己任。

(二)实施计划生育家庭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可将独生子女的保险金作为父母的养老金。目前使用这种方式可以以山东作为代表。规定独生子女每月的保险金,每月10元钱,一直奖励到独生子女年满14周岁为止,可以将独生子女的保险金作为父母的养老金。后经过不断的完善与改革,将独生子女的保险金提升到3个档次,按目前的商业保险计算,每个月可领三千到四千的养老金,可起到保证父母的基本经济作用。

(三)开发二胎政策

二胎政策是我国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人口比例失调所提出的又一项国策。是继计划生育之后的生育政策,该政策的提出有效的改善了家庭养老的现状。家庭养老不仅是经济供养,同样是精神上的慰藉,我国规定年满28周岁的夫妻,如果第一胎是女孩,则可以生育二胎。目前多数的独生子女都是在外工作,父母在精神上得不满足,因此开发二胎政策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失,此外,在以后家庭养老中子女的压力会减少很多。

(四)提升家庭子女的道德观念

在家庭中子女对长辈要有最基本的孝道以及道德行为规范。在我国“孝”是传统文化,同时也是家庭养老不可缺乏的条件。但是目前由于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拜金主义越来越严重,因此导致独生子女对孝道越来越淡化,对于瞻养父母的理念也逐渐下降。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必须提升独生子女的孝道观念,能够使他们懂得“养儿防老”的道理。同时创设提升独生子女孝道观念的环境,对其进行具有价值观念的熏染,加强独生子女的道德品质,转变独生子女的孝道观念,同时还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对于家庭养老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不断的完善我国计划生育家庭的经济供养体制,政府要加强统筹实施,完善相关的政策制度,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加大对独生子女家庭的经济补助,加强对养老保险的建设的力度。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独生子女常常外出打工,不能在家中陪伴老人一起生活,因此还要建设良好的社会福利机构,多给予老人关爱照顾,因此,加强计划生育与家庭养老问题的分析与研究,可以有效提升我国的养老事业的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在共同努力下,促进我国的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贺巧知.计划生育与家庭养老的经济供养能力[J].人口与经济,2015(05):27-31.

[2]彭庆超,睢党臣.“白发浪潮”下计划生育家庭养老困境研究[J].老龄科学研究,2015,3(09):22-33.

[3]郑韩雪,胡继亮.完善计划生育家庭经济供养体系的思考与对策[J].时代经贸(中旬刊),2017(S8):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