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自我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4-14
/ 2

我看自我教育

刘艳蓉程立

刘艳蓉程立新疆自治区巴音郭楞州和静高级中学“自我教育”课题组841300

摘要学生问题的最终解决还得回到学生本身——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关键词中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在具体的德育工作中,在班主任学生问题处理的实践中,让我们头疼的不是学生偶尔的犯错误,最可怕的是同一个学生同样的错误反复犯,一而再,再而三,去网吧的瞅准时机还去,旷课的依旧旷课,打架的伤疤未痊再打,没完没了,无休无止。老师谈话了,家长沟通了,学校处分了,自己检查了,如此这般理应痛改前非,然不久于后,又卷土重来!如此反复,指望老师教育、家长批评这种“毕其功于一役”的做法很难根除。

怎么办?我们在考虑,学生问题的最终解决还得回到学生本身——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一、自我教育实施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工作中,总是强调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的家庭、社会、学校这些外部育人因素,却常常忽略掉了受教育者本身,他们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才是成长内在的最活跃的因素。在提倡多元智能教育的今天,自省智能已成为综合素质中不可缺或的一部分,这里的自省智能正是自我教育能力,而中学阶段正是自省智能培养的黄金时期。青少年的自我教育水平将最终决定他们成功的高度,没有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德育工作注定是艰辛的!要彻底扭转乾坤,非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莫属!自我教育势在必行!

二、什么是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self-education)指个人主动地提出道德修养目标,并以实际行动努力完善或培养自己的人格品质的过程。它是个人品德修养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是在自我评价能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学龄前儿童由于自我评价能力水平很低,还不甚理解道德品质及其培养的意义,因而谈不上自我教育。学龄初期儿童步入学校,开始系统的学习生活,逐步学会自我约束,而真正的自我教育,作为自我完善的方法是在青少年时期形成的。自我教育的环节和内容一般包括:①主体认识到社会政治、思想、道德准则,并努力要求自己的言行符合这些准则,产生自我教育的动机;②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③制定完善和提高自己思想道德修养的计划;④运用种种自我激励的手段,如自我分析、自我鼓励、自我命令、自我监督等。自我教育不是个人自发的,它作为个人道德品质和个性特征发展的内部力量,依赖于外部教育的影响,是教育者正确地组织教育工作的结果。摘自《中学教育学》(叶上雄主编)总的概括:自我教育就是学生能向自己提出一定的任务和要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自觉的思想和行为控制,从而使自己的思想品德符合要求。这里的自我教育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修身、自我控制、自我评价几部分。

三、自我教育对德育工作的指导意义

关于自我教育对德育工作的指导意义,已有不少教育专家做了不少研究。比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促使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财富,是一种能激发每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再如林格伦所说:“儿童需要管教和指导,这是真的,但是如果他们无时不刻和处处事事都在管教和指导之下,是不大可能学会自制和自我指导的”。还有我国有名的教育工作者魏书生也曾说过:

“抽打自己的鞭子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在漫长的人生道路的每一步上,都要经常鞭策自警,万不可以为有过一两次抽打就可以沿途平安了。自新应似长江水,日夜奔流无歇时。”这些思想理念都共同表明: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是德育基本原则之一,他们肯定自我教育在德育中的主体作用,这些都为自我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德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鉴于此,我校“自我教育”课题组试图从我校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对学生自我教育现状摸底调查,在“待进生”个案引导转化中展开研究,以弥补我校在德育实践方面具体可操作指导上的不足,以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自我教育。

四、自我教育理念下,教师该做些什么?

对于学生而言,家庭是第一学校,父母是第一任老师。但目前的家庭教育由于种种原因,大多缺失和失败,难以担当起家庭教育的重任。于是学校教育成为学生接受知识和教育的主战场。自我教育的理念下,我们做些什么呢?

教师要学会放权,把教育的大半责任推移到学生身上,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的能力。该能让学生自己做、该能让学生做的事,全部放权让学生去做,一点不含糊,绝不能包办。比如,我校在落实学生自我教育中,渗透魏书生老师的班级“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的教育管理理念。把班级管理的各项任务细化并分配给每一个学生。

根深叶茂,才会长出硕大的果实。中学生像一棵尚未长成的树,我们不要贪求其结出果实的多少,那会把她压弯、累坏的,只要其健康成长、发展就好。我们要多给养料,让其接受更多的阳光和温暖,还要让其接受自然风雨的吹打和寒冷的侵袭,让其意志得到磨练。这才是一个人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

教师要多放弃一点杂念和自私,多给学生一点自由和发展。刚开始跟一些教师提起自我教育这个话题,有的教师就觉的不能理解,班主任老师天天管着都不行,让学生自由去发展那还得了?教师管学生管的过细过严格,其根本就是想让教育过程简单省事,但事实上升不了事,这势必限制自身能力。学生的教育是一种综合素质的培养,这是任何一位老师都无法单独去做好的,只有学生自己才知道如何把自身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培养好,这就是自我教育提出的根源。

当然,还有最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老师首先要把我们自己教育好。因为我们“为人师表”,我们必须是“行为示范”!

参考文献

【1】《中学教育学》(叶上雄主编)

【2】《自我教育新论》(蒋自立著)

【3】《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苏苏霍姆林斯基著)

【4】u《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魏书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