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微创手术临床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2

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微创手术临床疗效

丁明

(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江苏丹阳212300)

【摘要】目的:分析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微创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0年6月-2016年10月收治的62例患者食管癌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分别实施腔镜联合下食管癌微创手术和开放性手术。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联合下食管癌微创术的整体效果优于开放性手术,方法经验证效果确切,可在临床中借鉴。

【关键词】食管癌、胸腹腔镜、微创术、开放性手术

【中图分类号】R7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0-0057-02

食管癌是临床上相对较为常见的一类恶性肿瘤,就目前的医疗水平而言,外科手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传统的开放性手术虽然起到治疗疾病的效果,但方法本身的创伤过大,患者不仅康复慢而且出现各种并发症的可能性比较高[1]。为提升疾病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将探讨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微创术的临床效果,现对研究过程作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0年6月-2016年10月收治的62例患者食管癌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1),包括男性19例、女性12例,患者平均年龄(58.5±8.1)岁;对照组(n=31),包括男性21例、女性10例,患者平均年龄(59.0±9.2)岁。基本资料汇总提示,两组患者基本资料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备进行分组研究的要求。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实施胸腹腔镜联合微创治疗,方法为:对患者实施常规全麻及双腔气管插管,并将体位调整至左侧卧位以实现单肺通气。胸腔镜操作:选取患者第七肋间腋后线作操作口并将胸腔镜置入,对患者的胸腔进行全面的检查,以确定肿瘤的位置及肿瘤是否浸润组织和组织粘连的情况[2]。然后,建立辅助操作孔,借助超声刀和电钩对食管进行游离处理,纵隔淋巴结常规清扫。腹腔镜操作:建立人工二氧化碳起伏后将套管针置入,并以此为基础对患者的腹腔进行全面的探查,将超声刀经主操作孔置入后完成对患者的胃部游离处理,完成上述操作过后,在腹中切口将胃和食管牵出并对病灶进行切除,在对食管和胃进行吻合处理后常规缝合手术切口。

1.3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另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借助SPSS19.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汇总和比较。并以(x-±s)表示计量资料;通过t和χ2对数据进行检验,并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数据进行对比,以P<0.05表示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

资料统计显示,观察组(n=31)手术时间(271.3±55.2)min,对照组(n=31)手术时间(260.3±47.7)min。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之间无差异(t=0.8395,P=0.4045)。

观察组(n=31)术中失血量(117.5±30.6)ml,对照组(n=31)术中失血量(202.3±50.6)ml。观察组术中失血量更低,数据之间有统计学差异(t=7.9845,P=0.0000)。

观察组(n=31)胸管留置时间(3.5±1.3)d,对照组(n=31)胸管留置时间(5.6±1.8)d。观察组胸管留置时间更短,数据之间有统计学差异(t=5.2659,P=0.0000)。

观察组(n=31)住院时间(10.8±2.4)d,对照组(n=31)住院时间(15.0±3.0)d。观察组住院时间更短,数据之间有统计学差异(t=6.0868,P=0.0000)。

观察组(n=31)清扫淋巴结个数(15.8±4.9)个,对照组(n=31)淋巴结清扫个数(16.2±6.2)个。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无差异(t=0.2818,P=0.7790)。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

观察组(n=31)共出现肺部感染1例、肺不张1例、乳糜胸1例,并发症率9.68%;对照组(n=31)共出现肺部感染2例、肺部张2例、乳糜胸1例、胃排空障碍2例、吻合口瘘1例、心律失常2例,并发症率32.26%。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率更低,数据有差异(χ2=15.3825,P=0.0000)。

3.讨论

食管癌手术是胸外科最为复杂一类手术,常规的开放手术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手术本身风险高、创伤大,患者不仅康复慢而且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比较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价值[3]。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食管癌的治疗也打开了全新的局面。相对于常规手术而言,最大的优势在于有效控制了术中失血量、胸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加快了患者的康复进程,研究结果的数据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在失血量、住院时间、胸管留置时间和并发症率上均占据一定的优势(P<0.05),也提示了胸腹腔镜微创治疗的临床价值。但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上比较却不存在差异(P>0.05),主要在于胸腹腔镜手术的操作同样比较复杂,而且在手术过程中要消耗一定的时间进行止血。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结论:胸腔镜联合下食管癌微创术的整体效果优于开放性手术,方法经验证效果确切,可在临床中借鉴。

【参考文献】

[1]侯晓彬,任志鹏,杨博,李捷,王钰琦,马永富,范开杰,刘阳.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微创Ivor-Lewis手术(附102例报告)[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5,(04):251-254.

[2]饶新辉,刘汉云,梁锦崧,张自正,张焕荣.胸腹腔镜联合用于食管癌微创手术的可行性及对肺功能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09):1232-1234.

[3]胡红军.胸、腹腔镜联合手术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比较[J].山东医药,2015,(05):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