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营养知识在儿童保健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及对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普及营养知识在儿童保健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及对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分析

赵树琳

(重庆市沙坪坝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重庆400030)

【摘要】目的:分析普及营养知识在儿童保健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及对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营养状况不佳儿童11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56例,两组均给予对症营养改善措施,观察组联用对患儿、家属普及营养知识方案,随访6个月,统计营养状况好转情况。结果:观察组营养状况总好转率94.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36%(P<0.05);观察组满意率91.0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9%(P<0.05)。结论:在营养状况存在问题的儿童保健教育过程中加入普及营养知识方案,能够提高营养状况好转率及家属满意率。

【关键词】普及营养知识;儿童保健教育工作;儿童营养状况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4-0320-02

营养问题在儿童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能够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不仅能够造成小儿当前体质下降,免疫力不足,还能对其未来成长造成严重阻碍,因此需尽早明确其营养状况,并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症处理措施,以尽快改善儿童营养问题[1-2]。本次研究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营养状况不佳儿童11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对症营养改善措施,观察组联用对患儿、家属普及营养知识方案,统计营养状况好转情况,获得一定研究成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营养状况不佳儿童11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男39例,女17例,年龄1~10岁,年龄平均(5.42±1.56)岁;维生素不足者19例(33.93%),钙铁不足者13例(23.21%),蛋白质不足者8例(14.29%),过于肥胖者16例(28.57%)。观察组,男35例,女21例,年龄2-10岁,年龄平均(5.36±1.58)岁;维生素不足者20例(35.71%),钙铁不足者11例(19.64%),蛋白质不足者10例(17.86%),过于肥胖者15例(26.79%)。所有儿童均意识清楚,无精神系统疾病,无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功能不全,无肿瘤,无凝血障碍,无传染性疾病。对比两组儿童一般资料,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儿童均接受对症改善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体检时,获取儿童血微量元素、身高、体重等信息,计算BMI,查阅相关文献[3],了解儿童当前营养状况、日常饮食及运动习惯。(2)向儿童及家属介绍营养素来源、生理作用、摄取不足或过度的临床表现,以及不同年龄段儿童营养素理想摄入量;调整儿童饮食结构,并督促儿童提高户外活动量。观察组联用对患儿、家属普及营养知识方案:(1)调整普及方式,从传统的面对面交流、电话交流方式扩展为设置微信群、QQ群,鼓励家属间交流;(2)召开专题讲座,引导家属参加讲座;官网醒目设置儿童营养摄取相关知识斑块;(3)设立公众微信号,或定期开通直播,由专家答疑。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观察指标包括:(1)随访6个月,末次随访统计两组儿童营养状况好转情况,显著好转为营养问题已经全部解决,一般好转为营养问题部分解决,未好转是指营养问题未得到任何改善,总好转为显著好转及一般好转总和;(2)两组儿童家属满意情况,随访6个月后,家属在0~10分内选择合适的数字代表对本次保健教育服务质量的满意程度,0~5分不满意,6~8分一般满意,9~10分非常满意,≥6分总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选择SPSS22.0分析数据,利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当P<0.05,提示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儿童营养状况好转情况比较

两组儿童均获得随访。观察组营养状况总好转率94.64%(53/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36%(45/56),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儿童群体的营养状况,一直以来就受到家庭及社会的关注,而一旦出现营养问题,比如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则很容易对儿童正常生长发育形成障碍,加重家庭负担,社会效益较差[4]。因此,医务人员在同家属充分交流后,经体检详细了解小儿当前营养状况[5],采取切实有效、符合个体化治疗需求的干预措施,比如调节儿童饮食及运动计划等,一方面,部分儿童摄取蛋白质、钙、铁等营养素量不足,以铁为例,若摄取不足,则很容易影响其正常呼吸功能,或导致患儿贫血,调整饮食结构后,督促儿童摄取更多营养素,以改善儿童营养状况;另一方面,部分儿童自身营养失衡,比如肥胖,可加重儿童生理、心理负担,不利于其正常生长发育,可适当增加肥胖儿童户外运动量,限制油炸食品、甜食摄入量,促使儿童循序渐进降低体重,提高其自信心,缓解其自卑心理,同时减轻其心肺负担,促使儿童正常生长发育。

本次研究中,两组均给予对症营养改善措施,观察组联用对患儿、家属普及营养知识方案;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营养状况总好转率94.64%、满意率91.0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36%、76.79%(P<0.05);研究证实,在营养状况存在问题的儿童保健教育过程中加入普及营养知识方案,能够提高营养状况好转率及家属满意率,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许明霞.营养知识普及在儿童保健教育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9):304-305.

[2]倪征.儿童保健工作中普及营养知识的有效性的研究[J].当代医学,2018,24(4):170-172.

[3]邱申伟.我国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评价标准的应用进展[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158-160.

[4]谭虹.普及营养知识在儿童保健教育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165-166.

[5]黎琳,段捷华,谭晓亮,等.应用人体成分分析仪评价贵港市3~6岁儿童营养状况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23(4):391-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