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肝温经膏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期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1-11
/ 2

软肝温经膏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期的临床研究

汪慧兰

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感染科湖北武汉430300

摘要:目的:观察软肝温经膏对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研究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软肝温经膏口服治疗方案,对照组仅采用恩替卡韦分散片口服治疗,以8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在HBV-DNA阴转率、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变化及总有效率上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软肝温经膏是有效的抗纤维化治疗新途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ClinicalstudyonthetreatmentofchronichepatitisBcirrhosiswithsoftliverpaste

WangHuilan

(Departmentofinfectiousdiseases,people'sHospitalofHuangpiDistrict,WuhanCity,Wuhan430300,Hubei)

[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therapeuticeffectofSoftLiverWenJingointmentonthecompensatorystageoflivercirrhosis.Methods:60casesofpatientswithhepatitisBcirrhosiswererandomlypidedintotreatmentgroupandcontrolgroup,30casesineachgroup.Treatmentgroupusingenentecavirdispersibletabletscombinedwithsoftlivertemperaturebyoralpastetherapy,whilethecontrolgrouponlyreceivedthegraceofentecavirdispersibletabletsinthetreatment,8weeksasacourseoftreatment.Results:thetreatmentgroupwassuperiortothecontrolgroupinthechangesofHBV-DNAnegativeconversionrate,serumliverfibrosisindexesandthetotaleffectiverate.Conclusion:SoftLiverWenJingointmentisaneffectivenewwayofantifibrosistreatment,anditisworthyofclinicalapplication.

l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1.1纳入标准:诊断符合《2010年中国乙型肝炎防治指南》[1]中关于慢性HBV感染及肝硬化代偿期的诊断标准。即:代偿期肝硬化一般属Child-PughA级。影像学、生化学或血液学检查有肝细胞合成功能障碍或门静脉高压症(如脾功能亢进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证据,或组织学符合肝硬化诊断,但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腹水或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1.1.2排除标准:①酒精性、药物性、遗传性、免疫性、其他病毒性肝脏疾病,慢性乙型肝炎合并或重叠其他肝炎病毒感染;②合并严重的心血管、肾、内分泌、血液、神经系统疾病及精神病患者;③妊娠、哺乳期妇女;④不能配合完成疗程者。

1.1.3入选病例:60例均为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我科住院的乙肝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血清HBV-DNA阳性。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8~70岁;对照组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23-65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临床症状、HBV-DNA病毒载量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治疗组与对照组均采用恩替卡韦分散片0.5mg口服,每次一次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我院药剂科制备的软肝温经膏口服治疗,疗程为8周。

软肝温经膏配方:吴茱萸600g,当归900g,芍药900g,川芎450g,党参900g,桂枝900g,阿胶900g(烊化),丹皮600g,生姜900g,甘草900g,法夏450g,麦冬900g,蜂蜜500g收膏用。制备方法:以上处方混合后加8倍量水浸泡3h,煎煮2次,每次2h,合并煎液,静置12h,过滤煎液,减压浓缩至热测(80℃)相对密度在1.4的清膏,然后加入炼蜜500g。服用方法:早晚各1次,每次15克,温水送服。

1.3观察指标: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临床评估和实验室检查。包括肝功能(TBil、ALT、AST、ALB)、HBV-DNA定量(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最低检测限为1×102copies/mL)、肝纤维化指标(HA、LN、PCIII、1V-c)等检查。同时观察记录患者的症状、体征及不良事件,并进行Child-Pugh分级评分,于治疗后24周进行评价。

1.4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X±s),组内、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双侧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所有处理在统计软件SPSS15.0上进行。

2结果

2.1疗效判断: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复常,HBV-DNA转阴,肝纤四项值下降率≥50%。有效: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复常,HBV-DNA未阴转但滴度下降,>1log/ml,肝纤四项值下降率≥25%。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肝功能未复常、HBV-DNA未下降、肝纤四项值无明显变化。

2.2HBV-DNA阴转率,见表1

3结果

代偿性肝硬化且有病毒活跃复制的患者易发生肝功能失代偿。失代偿易出现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有资料显示,5年生存率仅为14%[2]。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早期乙肝肝硬化且病毒含量高,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恩替卡韦分散片,佐以软肝温经膏口服.治疗组HBV-DNA阴转率为76.7%,明显高于对照组56.7%(P<0.0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肝纤四项值下降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明显高于对照组40%,(P<0.0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软肝温经膏口服治疗具有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能够发挥协同作用.促进疾病的恢复,防止肝脏慢性化的进展,抗纤维化效果更佳.且方法简便.安全.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及研究。

4结论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肝纤维化是肝硬化发病的基础。现代医学认为肝硬化是肝脏的不可逆性病变,对于肝硬化的治疗,早期干预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最佳方法。但现代医学除了针对病因及一般支持的治疗以外,在抗肝纤维化方面仍未有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诸如秋水仙碱、苦参素等药物副作用大,不良反应多,费用高,疗效不肯定,难以在临床推广。中医方面,本病可归属于中医的“瘕积”范畴,对本病的治疗大体上有辨证分期分型论治、基本方加减论治、中成药治疗三种。前两种治疗方法较为个体化,缺乏有效的药理和临床研究,疗效不肯定,可重复性差。中成药方面,近年来涌现出一系列的专方专药,如强肝软坚汤、丹芪和肝冲剂、复方861、扶正化瘀方、复方鳖甲软肝片、复方丹参滴丸、疏肝理脾片等,多选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等方药制成胶囊、片剂或颗粒剂,服用方便、疗效肯定,然肝体阴而用阳,久用上述药物,或疏之太过,或攻伐太甚,虽可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但仍难以达到满意的治疗目标。因此,积极探寻新的抗纤维化治疗途径是具有临床意义的。以中药软肝温经膏(主要成分为温经汤加减)治疗乙肝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具备有以下几大特点:l、软肝温经膏以温经汤为主体。温经汤载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3],其原文如下:“问日: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2、膏方是传统中医八大剂型之一,其在对慢性疾病的治疗上具有独特优势。其保存和服用方便,每剂膏方可供患者服用长达一个月,且其口味甜腻,极大的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临床上肝病的治疗往往因为患者依从性差,得不到规范、足量、足疗程治疗,以至病情难以控制。3、膏方制作过程由医院中药房进行,在临证过程中,可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随证加减药物或剂量,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优势,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能调节各脏腑气血、阴阳,使机体处于阴平阳秘的状态;以达到更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3(1):40-56.

[2]王泉滔.阿德福韦酯联合大黄蛰虫丸治疗早期肝硬化67例.中国实用医药,2010,5(20):143-144。

[3]范永升.金匮要略[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