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计量检定实验室运行管理常见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议计量检定实验室运行管理常见问题

李艳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计量中心湖北武汉430080)

摘要:实验室管理是维持实验室检定能力,保证实验室检定工作质量的有效手段。本文根据在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日常积累,梳理了实验室管理相关依据,指出了实验室运行管理中在标识、设备档案、日常运行记录、人员培训等方面易发生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方法及相关建议。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标识;档案;培训

0.引言

实验室管理是在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实验室的发展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实验室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组织、计划、领导和控制实验室工作及质量使之产生良好循环状态,其本质在于协调。

实验室运行管理主要依据国家有关规程规范、机构质量管理体系三级文件、机构关于实验室的各类规章制度。

表1实验室运行管理依据

1.标识的管理

1.1设备状态标识

粘贴设备状态标识用于标识测量设备当前的状态,目的是防止不合格、超过有效期的测量设备被误用。

1.1.1依据:JJF1069-20126.4.5.4机构控制下的需检定或校准的所有测量设备,只要可能,应使用标签、编码或其他标识表明其检定或校准状态,包括上次检定或校准的日期和再检定、校准或失效的日期。

中心程序文件规定,设备状态标识包括合格证、准用证、停用证,用于标识实验室设备当前状态。根据实际需要中心增加了调试中、送检中的标识,用于标识处于调试状态的设备、标准器或配套设备送检的测试装置。

1.1.2常见问题:一是,状态标识填写不规范,如合格证未按规定填写有效期、准用证上未标明准用范围等;二是,状态标识更换不及时,常见的是设备送检后不及时更换合格证;三是,贴有准用证、停用证的设备未按照中心程序文件规定办理相应手续。

1.2实验室分区标识

实验室分区标识用于规划实验室内区域布置,起到规范实验室内各类设备的摆放、警示警戒等作用。

1.2.1按照中心实验室标准化工作评分细则要求实验室需按功能对区域进行划分,根据实际情况可设置已检区、待检区、在检区、资料存放区、备品备件区、留样区、检定/检测装置摆放区、高压警戒区等,并在实验室定置图上对各区域予以标示。

1.2.2常见问题:一是,由于分区不合理导致某区域范围过小,而发生设备未按分区摆放;二是,区域位置发生变化或设备摆放位置改变时未及时更新定置图,未保证定置图与实际的一致性。

1.3安全责任人标识

为确保设备安全有人管、设备问题有人修,中心需对实验室5万元以上的设备(包括特种设备)指定安全责任人,并在设备上粘贴安全责任人标识。

常见问题:一是,安全责任人的设置上不宜所有设备为同一人,宜按谁使用谁负责为原则设置,才能切实保证设备安全得到及时有效控制;二是,当发生人员变动时,安全责任人应及时更换。

2.设备档案管理

设备档案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个是设备验收档案,另一个是设备技术档案。目前是由各实验室负责记录、收集、存档。

2.1设备验收档案

根据中心程序文件,设备购入后需经调试、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设备验收档案明细如表。

表2设备验收档案

2.2设备技术档案

设备验收通过后应建立设备技术档案,设备验收档案由使用设备的实验室负责收集和存档,并进行定期维护。

根据JJF1033-2016《计量标准考核规范》要求,每套标准设备都应有其对应的文件集一套,并归档在档案盒中。计量标准文件集包含18个文件及维护要求见表8。

表3建标设备文件集

常见问题:一是,将计量标准的稳定性和计量标准器的稳定性等同,其实两者概念是不一样的。计量标准通常指一套测量设备,一般由主标准器及其配套设备组成,计量标准的稳定性指计量标准对稳定的被测对象测量得到的测量结果的一致性,通常由实验室通过试验测量得到;而计量标准器是指计量标准中的主标准器,计量标准器的稳定性是考察其主要技术指标在一定时间间隔内的变动量,一般将计量标准器本年度在上级计量部门进行周期溯源的数据与上年度进行比较,计算而得。因此,在填写履历书的表四“计量标准器稳定性考核图表”时要与附录E“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记录”区别开来。

二是,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与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试验的被试对象选用问题。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与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试验的被试对象的选取是不同的,根据JJF1033-2016附录C中C.1.2条款重复性试验选择常规的被检定或被校准对象,C.2.2条款稳定性考核选择稳定的测量对象作为核查标准。JJF1033-2016中并没有要求重复性试验测量对象是固定的,但是稳定性考核的测量对象作为核查标准必须是固定的。

3.实验室日常运行记录

实验室日常运行记录主要指温湿度监控记录、设备使用记录、设备维修记录等,在实验室各种记录中记录最为频繁,也最容易被试验员忽视。建议有条件的实验室制作固定模板装订成册,便于记录的保存与管理。

4.人员的培训

人员的培训对于实验室能力的保障和提升具有现实的意义和作用。JJF1069-2012的6.2.3条款明确要求机构应制定对人员的教育、培训和技能目标。在人员培训方面专业技能提升相关的培训大部分实验室极其重视,而规章制度的培训往往被忽视了。在实验室的运行管理中发现很大一部分的问题的出现其根源在于实验室人员对相关的规章制度不熟悉不重视,不能将规章制度的要求融入到工作日常,未能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5.结束语

实验室的运行管理不是一日而就的,需要在实际的运行中不断的发现问题改进问题来逐步完善。一个好的实验室具备较高的检测校准能力及资质是远远不够的,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实验室能力的保持及不断提升,都要依靠一个具备良性循环,在实践中不断优化的管理体制来维持。而实验室运行管理工作一定要落到实处,不能停留于形式,才能真正实现持续改进、日益完善。

参考文献:

[1]张亮,李忠昊.检测和校准实验室内审中的问题与改进方法[J].中国检验检测.2017(03)

[2]杜刚.检测和校准实验室持续改进实施策略[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5)

[3]JJF1069-2012《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

[4]JJF1033-2016《计量标准考核规范》

作者简介:

李艳(1989.07.27),性别:女;籍贯:湖北荆州;民族:汉;学历:本科、学士;职称:助理工程师;职务:电能计量器具检测;研究方向:电能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