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一行总关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一言一行总关情

徐玮玮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北门里小学255300

摘要:在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建设下,教育领域的发展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这样的特点也使得语文教育成为现今教育事业开展的重要方向,各大教育院校将德育教育有效地融入到教学活动的开展当中,并在实施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语文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一项,德育教育开展的质量与小学生的个人成长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就显得格外重要。鉴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进行简要的分析,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能够积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自身的人文精神,进而不断培养其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以此来提升道德品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渗透分析职业道德修养

随着我国现今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社会对人才的培养有着较高的要求,各大教育院校也随之重视并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语文学科作为小学课程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文化和德育资源,能够不断提升学生自身的道德品质和政治思想,还能增强其民族责任感。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在德育教育的渗透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德育教育与思想教育进行完美结合,就必须不断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以此来提高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进而使素质教育得到有效落实。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来渗透德育教育

教育专家普遍认为教师是作为科学文化的传播者,是学生个性的完美塑造者。就现今诸多学生的发展状况而言,其大多数都处在利益主体多元化、思想道德多元化以及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在生活中未能很好地避免各式各样的诱惑和挑战。身为一名语文教师,其思想道德行为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一定的影响。鉴于此,教师首先应适应教育发展的趋势,起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的作用,在教学课堂上注重师德修养,以此来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思想道德素养就显得格外重要,并采取有目的性、有计划性、有系统性的教学方式,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学习,使其能够耳濡目染,并通过学生自身的消化情况,从而使学生能够树立符合自身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使其能够形成优良的思想道德素养,进而不断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为国家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

二、教学理念应坚持以人为本来渗透德育教育

良好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积极学习性和教学效果。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应建立正确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关心和关爱,积极营造较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比如,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看作是架在河面上的一座桥,语文教师便是有着博大胸襟的桥墩,将良好的素质看作是桥面、博大精深的知识看作是路灯、稳定扎实的才智看作是护栏,这样学生才能够稳定地站在有着坚固师德的桥面上,才能真正地体会出教师对其的关心和爱护,时刻地感受到教师对其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满怀期待,以此来激励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难题和挑战时,应克服自身的恐惧心理,从而对学习语文产生积极强烈的兴趣爱好,为自身的发展树立正确的道德素养和价值取向,进而能够认真对待学习,正确面对自身的生活、面对人生。若教师在给学生传授语文知识时,一直处于面不改色的状态,学生在遇到难题时便讽刺学生、嘲笑学生,这势必会给学生带来反感学习语文的态度,并产生抵触心理,从而使德育教育难以实现。

三、根据实际情况建设有趣味的情境来渗透德育教育

艺术形象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特征,其并非是通过简单的说教和灌输,而是通过具体的、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的。因此,生动形象、新颖便成为语文课堂进行德育教育应着重把握的基本要领。根据学生语文课堂的表现证明,在语文教学课堂上,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在教学课堂上设定有效的情境教学,这样能够不断激发出学生的敏捷思维,还能不断激起其学习的潜能。鉴于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发挥出语文课程所具备特有的功能,对学生的课堂内容创建形式多样且具有不同的情境教学。比如,学生在学习《长城》这一课程内容时,教师根据给学生创建不同的情境角色,将小导游作为介绍长城的情境,积极鼓舞学生能够大胆的上台争当小导游,向全班学生介绍长城的发展和历史文化,师生进行合作随机给学生展示相关课件和图片,也可组织学生进行自由组合形成导游小组,选出一名学生作为代表,对内容进行讲解,其他学生作为辅助,对不全的内容进行补充。学生可以介绍书中提及的,也可以根据自身搜集的资料进行讲解。台下的学生若有不懂的问题,可进行提问,从而形成互动的课堂氛围。

在这样精心建设的情境下,学生能够充分地表现出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还能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语文能力,使其能够更多地了解我国的发展历史。综上所述,思想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完美结合,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意识,使得学生在道德上能受到良好的熏陶,从而有效提升学生自身的道德素养,进而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建芳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J].学周刊,2011,(32)。

[2]王连福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吉林教育,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