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湿疹治疗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外耳道湿疹治疗体会

张会利赵丽丹黄成彬卞后乐杨家富历茂刚

张会利赵丽丹黄成彬卞后乐杨家富历茂刚

(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158100)

【中图分类号】R7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7-0255-02

【摘要】目的探讨外耳道湿疹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氯霉素滴眼液5ml+地塞米松注射液5mg混合液滴耳后无菌棉签均匀涂擦,每日三次,连续用两周。结果38例患者在用药两周后,痊愈者29例,显效9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氯霉素滴眼液5ml+地塞米松注射液5mg混合液治疗外耳道湿疹,效果明显,得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明显的控制湿疹继发的耳道内的炎症。避免了单独使用激素类药物治疗的副作用,二者合用提高了药效。

【关键词】外耳道湿疹治疗体会

外耳道湿疹是指因各种过敏因素所致的外耳道及周围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泡、糜烂、渗液、鳞屑等病损,并伴有局部灼热、瘙痒等症状的病变。外耳道长期的脓液刺激也可引发。外耳道湿疹一般可分为急、慢性两类。通常病变也可同时发生在耳郭皮肤。

湿疹是一种具有多形性皮疹及渗出倾向,伴剧烈瘙痒,易反复发作的皮肤炎症。可多年不愈,发病机理主要是内外激发因素相互作用所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可变态反应。发生在外耳道的湿疹以局部皮肤红肿,疱破后糜烂渗液,瘙痒剧烈,发病部位的狭窄。局部用药困难,治疗时有无理想药物,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我科近几年来用氯霉素滴眼液配合地塞米松合剂用于外耳道局部滴入取得很好的效果。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门诊随机选择患外耳道湿疹病人38例,其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在18—58岁之间。

1.2临床表现

皮损及瘙痒,外耳道皮肤局部皮肤红肿渗出,糜烂伴有黄色结痂覆盖,病史较长者局部皮肤增厚,表皮有脱屑、皲裂、甚至外耳道变窄。局部瘙痒,故常搔挖外耳道,婴幼儿多表现为烦躁不安,不能熟睡。

急性者常感极痒并伴灼热感。检查可见外耳道皮肤红肿,并有黄色水样分泌物,表皮糜烂,有时可为黄色痂皮覆盖。

慢性者以表皮皲裂为主要表现。外耳道表皮有脱屑、结痂和增厚,严重者甚至可形成狭窄,有耳鸣及听力障碍。鼓膜可见充血、增厚。

1.3治疗方法氯霉素滴眼液5ml+地塞米松注射液5mg混合液滴耳后无菌棉签均匀涂擦,每日三次,连续用两周。

1.4治愈标准痊愈:患耳皮疹全部吸收,瘙痒消失,无渗出液及脓性分泌物。显效:患耳皮肤部分吸收,瘙痒减轻,无渗出液及脓性分泌物。无效:患耳皮疹无吸收,瘙痒剧烈,仍有渗出液。

2结果

本组38例患者在用药两周后,痊愈者29例,显效9例,总有效率为100%。

3预防

3.1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对小儿应勤剪指甲,以免搔破外耳道皮肤。对慢性中耳炎患者应及时清除脓液,减少刺激。

3.2去除病因,对慢性感染性病灶应及时治疗。

4讨论

外耳湿疹多由变态反应所引起,引起变态反应的因素可能是内在和外部的,内在的如服用致敏食物、药物,感染及自体组织蛋白等。外部因素有湿热、寒冷、日光、丝织品、外用药、化妆品、染发剂及油漆、肥皂等。外耳湿疹分急、慢性两种。又分为湿疹样皮炎(皮炎)和湿疹(体质性湿疹)。男女都可发病。

我科选用氯霉素滴眼液5ml+地塞米松注射液5mg混合液治疗外耳道湿疹,效果明显,得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较治疗本病的龙胆紫液,氧化锌油及强的松膏等药物除有减少渗出作用外,还有明显的抗炎的作用。能明显的控制湿疹继发的耳道内的炎症。避免了单独使用激素类药物治疗的副作用,二者合用提高了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