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方式及应用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方式及应用的探讨

陆颂彬

陆颂彬

广州南方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510000

摘要:当前,智能化继电保护构建已成为变电站建设的重点,智能化计算机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变电站继电保护工作过程中的运用日益广泛。在这种形势下,需要继电保护工作人员以不断的探索与研究,以更加科学合理的保护调试方式,使变电运行的稳定性得到提升。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方法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电力事业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变电站智能化的发展,成为了我国电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方向。变电站建设过程中,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大幅度地提高了变电站的整体技术含量,提高了变电站内部系统的工作效率。在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变电站中继电保护调试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地进行发展和创新,对于智能化条件下继电保护技术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科学地进行运用。下文对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体系进行了分析,并且探讨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方式与运用的一些关键问题。

1、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体系

智能化的变电站,较传统变电站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并且采用了新的通信标准,使得信息交互和变电运行控制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更好地提高了整体变电站的工作水平。在现阶段的智能化变电站体系结构中,其大多由“过程层”、“间隔层”与“站控层”三个层面所组成。当前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的过程中,IEC61850标准已经成为了变电站建设的主要应用标准。通过IEC61850标准的应用,提高了变电站整体结构的规范性和透明性,并且采用了集成化的系统配置,将变电站结构与布局的科学化水平引入了一个新的台阶,这是当代变电站智能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IEC61850标准对于通信协议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并且按照相关的性能需求、逻辑类型等进行了明确的划分。IEC61850标准中,通信协议的应用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来设定,并且将其组织运行中的机制进行明确的定义。智能化是变电站设计与发展的重要趋势,不同继电设备在进行应用和设计上,要根据智能变电的实际需求来合理地选择,保证整个设备体系的综合科技含量。

智能化的变电站继电保护体系中,其组织形态、运行机制以及同步对时等都被重新地设计。在当前继电保护运行中,为了解决以往数据传输对过程层的过度依赖,从而采用了数据帧的传输方式,这种传输方式对于整个网络性能会造成限制。在变电站设计规划阶段,要对于继电保护的运行需求进行明确,并且采用模块化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原则,对于整个电网的组织形态进行明确的定义。在过程层中,要实现高效率的实时同步系统,并且将继电保护的信息需求进行满足。只有保证了实时同步系统的科学设计与建设,才能提高网络对时的精度,为继电保护动作的实现提供重要的对时基础,并且提高整个网络智能化实时监测能力。

2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相对传统继电保护的优势

第一,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仅为常规站的33%。第二,智能变电站全部为工厂预制化生产,建设周期短(只需三个月),投资少,比常规站可节省约10%资金。第三,耐候性强,适应面广,适合污秽、高地震、高海拔等地区。第四,二次设备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无人值守。第五,噪音小,外形美观,易与环境协调,环保程度高。

3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方式与运用

第一,通道调试。在进行继电保护设备调试时,要对于整个调试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并且对于通道的状态进行提前的判断。在保护设备调试上,要对于设备内部路径进行全面的检修,并且避免出现异常报警。对于通道中的光纤要采用科学的清理方式,并且做好相关的接口接地,保证连线的整体传输质量,并且实现与其他地网相互独立。现阶段的通道调试主要采用复用通道调试和贡献通信通道调试的方式。在进行服用通道调试时,要对于调试信号进行实时的观察,并且保证两侧的识别码相同。只有在限定时间内,通道内部的数据信号传输未发生异常,再判定通道的工作状态正常。在调试的过程中,要对于调试设备进行提前的检查,保证发光功率正常,再对于通道内的光纤收信率进行细致地确认。

第二,保护设备调试。在对于继电保护设备进行调试之前,要对于调试设备先提前做好相应的检查。首先,要对于各类设备插件进行检查,保证各类插件设备齐全,并且性能符合检车需求。在完成检查之后,再做好连接检查,保证连接稳固,在调试过程中不会出现非人为脱落。其次,在进行回路设备检查时,要对于直流与交流回路上的电源进行提前切断,并且拔出内部的逻辑插件,保证后续操作不受到影响。进行零漂检查时,要在切断回路的基础上进行回路短接,从而更好地对于相关检车数据进行观察。在监测与观察的过程中,要对于采集的数据进行误差检查,保证误差小于5%。再次,要做好相应的模拟实验。在开关量测量的过程中,要通过合理的实验对于各个继电保护动作进行模拟,进而保证整个监测的结果符合相关精度要求,保证整个设备调试监测的效果与质量。最后,在完成设备动作之后,要对于保护定值进行合理的校准。在校准的过程中,要对于距离、纵联差动、对零序定时限、对零序反时限等保护定值进行校准。在完成校准之后,要进行二次设施,保证通道的连接足够稳定,符合正常工作需求。

第三,GOOSE调试。GOOSE(GenericObjectOrientedSubstationEvent,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是智能化变电站系统中IEC61850标准中所规定的报文需求满足机制。GOOSE提高了整个系统信息响应的快速性与及时性,是继电保护设备调试中的重要内容。在进行设备调试的过程中,要合理地对于报文统计与设备通讯的情况进行全面地配置。在进行调试的过程中,要对于网络的断链问题、网络风暴警告、配置不合理等问题进行详细的定义。在最优情况下,GOOSE可以实现8模板同时工作。在进行现场调试的过程中,要保证调试设备数量足够,并且相关信息做好清零处理。

第四,信号的添加。在智能化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中,GOOSE的连线功能的实现是非常重要的。现阶段主要采用的连线方式,是通过电缆来进行连接,在进行数据的传输。智能变电站中,信息接收装置职能接受一些具有标记的信号。在事件处理的过程中,要提前进行信号的添加,并且保证内外部信号的有效连接。调试人员要对于信号添加的过程进行严格的监视,并且保证可靠的实时信息传递。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形势下,我国电网建设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智能化的变电技术发展,对于我国当代电力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进作用,并且有效地提高了电网供电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智能化的变电技术,也减少了调试人员的工作压力。相关人员要对于当前继电保护调试方式的变化予以正确的认识,提高对智能化技术的接受能力,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与研究创新,对于调试方法进行改进与革新,更好地为我国电力供应提供优质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梁国坚,段新辉,高新华.数字化变电站过程层组网方案[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1(02).

[2]汪鹏,杨增力,周虎兵,王友怀,俸玲.智能化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继电保护的比较[J].湖北电力,2010(S1).

[3]周健,高晓军,刘大伟.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方法及其应用探析[J].中国电业(技术版)2013(04).